分享

种好心田|教育管理(7)——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 系列之二十四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课堂要成为学生就业的舞台、

择业的舞台、乐业的舞台、

敬业的舞台、创业的舞台,

绝不能变成学生待业的地方。


课堂十条

魏书生:要抓好每一堂课。咱不搞统考,不弄分数,也不排队,那么,干什么?狠狠地深入课堂,狠抓每一堂课,所有的校长、主任全都深入课堂,抓好每一堂课,天天每堂课都这么上,你想让成绩上不去都不可能。

陶继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这个阵地的主力。可是,如果校长与主任对此漠不关心,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一是校长与主任没有了课堂话语权,指导老师教学时就不能切中肯綮,如果再乱作指挥,就会给教学造成失误。二是个别不负责任的老师因为没有领导的监督而应付工作,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您当过老师与校长,知道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所以,明白校长、主任走进课堂的必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效应。所以,这个规定不是您一时心血来潮随便定下来的,而是有着自己的实践经历与科学依据。这个问题抓好了,升学率高也就成了必然。那么,在抓课堂教学的时候,您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魏书生:有啊,就是课堂十条。

第一,教案公开。

第二,每堂课至少有三类不同的学习目标。我说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如果大家别的都忘了,这十条不能忘,这十条都忘了,第二条不能忘。什么叫科学发展?就是在每一堂课上,让所有的学生都发展起来,有事可干,有业可就。课堂要成为学生就业的舞台、择业的舞台、乐业的舞台、敬业的舞台、创业的舞台,绝不能变成学生待业的地方。学生的很多毛病都是课堂上无事可干造成的。我说要下大力气抓这一条,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类不同的目标。

第三,老师纯讲授时间别超过20分钟,这是我当校长24年的要求,最近6年我提出别超过15分钟,讲什么讲?最要紧的是留下时间给学生。

第四,学生发言人次别少于10人次,让学生去说,去讲。

第五,学生动笔练笔时间,别少于10分钟,听一听,想一想,练一练,才是教育。

第六,处理偶发事件的时间不许超过20秒。上着上着,课堂闹起来了,于是你气不打一处来,你不是在糟蹋自己吗?也会伤害学生。要学会冷处理,先用20秒解决,下课再说。

第七,至少留三类不同的作业。

第八,提倡让学生作课堂教学总结:孩子,你说说这堂课怎么样?你说一说这堂课对老师有什么看法?这个教学环节你感觉满意吗?还有什么建议?经常让学生共同商量:怎么上这45分钟效率更高?

第九,课间10分钟别离开学生,学生做操时,盘锦市的老师都跟学生一块儿做操;学生不锻炼时,就走到学生堆里去,谈谈心,聊聊天,拉拉家常,感受那种在心灵上接近学生的幸福。

第十,教案开始,教案结束,首尾照应,在教案上写这堂课成功在何处。有老师说,魏老师,我失败了。我说,失败了,先别说失败,先要写成功。都失败了,怎么还写成功?我说,45分钟是失败的,可是总体来说,哪两分钟比较顺畅?哪一个教学环节是闪光的火花?哪一点措施你感觉比较满意?一定要积累成功。积累成功,积累快乐,这是至关重要的。我相当讨厌那种培训,总让学生、老师反思,反思,再反思,反思到都不知道从哪里来,更不明白向哪里去了。我说,盘锦市的老师首先必须正思,正思,再正思,每个人都积累自己的成功,积累自己做得对的地方。那不是你骄傲的资本,那是你课程改革的资源、走向先进的出发点,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一定要积累,积累,再积累,发展,发展,再发展,这样,你就会越来越爱课堂。

陶继新:教案公开,就意味着每个老师的教案都可以共享,这样,大家就可以从中取来“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同时,也意味着随便写写,敷衍了事,是绝对不行的,因为每个老师都有一双“火眼金睛”,都会从中读出你的不认真来。真可谓一箭双雕也!

如果课堂上至少有三类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时,教师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一样,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也有不小的差异,所以,教学时,就应当因人而异。即使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同的问题,也应当因人而异,体现不一样的目标。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其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孔子很早就注意到人的才智高下有别,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对于中等以上智力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于中等以下智力水平的人,则不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内容。根据这一原则,他深入了解弟子们的志趣、智慧和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并施以不同的教育。《论语·先进》有这样一章: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对于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的答案也是因人而异的。因为他面对的是有生命活力的不同的个体。

我很欣赏您提出的一节课老师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因为老师讲得多了,学生自己学的时间必然就少了。而没有学生之学的课堂,不但没有生气,也没有效率。其实,中国第一篇教育学的论文不是《教记》,而是《学记》;古代的教学场所,不叫教室,而叫学堂。看来,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并不排拒学生之学。《论语》几乎就是一个对话体的文本,是孔子之教与其弟子之学的一个思维交互过程,而且有的学生之学还给予孔子以有益的启示。历经两千多年,我们却没有继承这些优秀的教学思想,而是亦步亦趋地学习外国的东西,结果学堂不再,教室诞生,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了教室里的霸权者。可是,如果只是教师教而不重学生学,信息的传递自然就成了单向的。单向的最大弊端,是使学生这个占教学主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体没有了话语权,因此也就没有主动思维的自觉要求,甚至连一般化的要求都可能被教师压抑下去。而没有话语权与主动思维的学习,必然是索然无味而又低效的。

让学生去说、去讲与单纯地听老师讲,其效果是大相径庭的。教学的过程本来就是知识信息、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既然是交流,至少应该是双向的,不但要有老师讲,也要有学生说。最佳的交流状态,是知识信息在课堂中呈现为一种网络状,每个师生都是该网络的一个“结点”。但是,在我们的传统课堂上,信息传输是单向的。单向使我们的课堂异化了,不再是您所说的学堂,甚至使我们的课堂异化为“会堂”。“会堂”里双方有压力吗?你会因为第二天要去“听会”而难以入眠吗?没有紧张度、松弛的课堂,能够高效吗?能有吸引力吗?

每节课要有10分钟的练笔时间,这太重要了。因为课堂教学要留空白,这个空白不是思想的空白,而是教学之讲的空白,再让学生在这个空白里思考。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学习效率自然就会低下。如果给学生留下练笔的时间,他们就会很好地思考,并将所学所思所感写成文字。而且,天天练笔,时间一长,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让学生形成写作的习惯。

处理偶发事件的时间不许超过20秒,不但可以迅速地平息事件,让课堂教学继续进行,而且也可平息老师当下的怒气,等到下课的时候,老师的心理就会平衡很多。长期如此,对老师的心灵来就,也是一种修炼。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学效率就会高起来。有的老师用了这种方法、那种技巧,但是为什么还是不能高效?因为有一个内在原因,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愉快,不放松,不舒服。所以,尽管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依然不能快乐地听,依然不能高效地吸收。

给学生留三类不同的作业,这样,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就都不会感到太难或者太易,不同类型的学生就都能完成作业。完成作业,也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种书面认可,也是一种责任。这样,即使成绩差的学生,也不会将作业视作负担,而是将之当成可以完成的一种责任。

让学生作课堂教学总结,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权力的一种“剥夺”,是让学生拥有更多话语权与主宰权的理念的变更。这样,课堂教学就不只是有教情,还有学情;就不只是老师的一言堂,还是有学生参与的多言堂。您所提倡的民主,在这样的学生总结中,也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课间10分钟别离开学生,可以即时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消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心理问题,从而很好地解决。

不但要反思,还要正思,这可谓智慧之语。对于任何问题,如果一味地否定,时间一长,就会在心里积淀成一种消极暗示;相反,如果不断地肯定自己,时间一长,就会在心里积淀成一种积极暗示。消极暗示不但会让老师越来越没自信,还会让他们的生命质量低下。相反,积极暗示则会让老师越来越有自信,从而让他们的生命质量更加优化。而老师的自信心提升后,还会影响学生,从而让他们也有自信。而自信,恰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内在密码。

魏书生:盘锦市的教育从一分钟抓起,再从一堂课抓起,每堂课都上好了,每天日子都过好了,你说最后高考还用说吗?能没有好结果吗?真要没有好结果,什么都不能说明,只能说明你命不好。命都不好,我还说你干什么?我只能鼓励你,明年咱们更好地过日子,争取有个好命。我就是这么当局长的,抓的全是小事。

陶继新:世间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您的课堂教学十条落实之后,课堂上就出现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的可喜景观。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情感高效,而这种情感高效,又与您让老师和学生掌握的科学方法和谐为一,从而让老师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让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所以,盘锦市的高考成绩年年在全辽宁省名列前茅,当然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sdfd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