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会议|听课回响: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观余映潮《“飞天”凌空》有感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2018年10月13日,美丽的泉城济南,“第十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与余映潮老师执教的《“飞天”凌空》,就这样不期而遇。

真实、扎实、踏实、朴实的教学风格,让我深深折服;简明地上课,扎实地上课,有训练力度地上课,这是一位真正语文人的一堂“家常课”。简简单单的背后是返璞归真,是大道至简,是他对教学理念最精准的演绎:坚持利用课文、克制碎问碎答、关注时间效益、丰富活动形式、强调课中积累。

起要平直

习惯了公开课或优质课上,导入要绞尽脑汁地设计,余老师的“知识卡片”直接导入却从从容容,不急不缓地引着学生上路了。没有刻意地虚张声势,没有明知故问地师生对答,教师的领,学生的学就这样开始了。

有人会说,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自主探究,不能让老师的告知代替学生的学习。而余老师课堂上以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植入大量的信息,是不是一种简单的告知呢?我想我们应首先弄清楚余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他告知的方式是否能够促成教学目的的达成,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更充分的自主探究。很显然,余老师整节课的整体架构非常关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这种知识卡片式的告知是在学习之初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的一个铺垫,有了这些最基础的文本信息,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更充分的思考空间,更充足的探究时间,才能使训练、积累落地有声。

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应该能激发学习兴趣、弥补知识漏洞、教给阅读方法、拓宽借鉴思路。只有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在阅读中以文本为依托,延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落地语文核心素养。我想,我们的课堂上也需要适时、适当、适量的宣告和海量信息的输入,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知识建构,充分调动学生个人体验,触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和“文本”合二为一。

承要舂容

余老师以板块式教学,领着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从引领学生认读字语开始。读准字音、写好字形、理解词意、积累短语、背诵微文,一个个学习活动有序推进,余老师边讲解知识要点,边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这种由易到难,梯次推进、高强度、大容量、注重积累的基础知识学习训练活动,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我们教学中常常忽略的地方,而余老师却扎扎实实地做、认认真真地落实。

余老师的课堂,不炫技,亦不炫才。他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何整合基础知识教学,做到不乏味,不枯燥。我想起了余老师的《给词写话,趣读课文》的阅读教学。“给词写话”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点设计的教学活动,借助有趣的说或写的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集体训练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余老师紧贴着学情走,用文本自身的资源解决文本的问题,用学生自有的资源解决学生的问题,让课堂容量“大”一些,学生思维“广”一些,学生积累“厚”一些,从根本上解决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学生繁华落尽是云烟的问题。

我们的基础知识教学,也可以借鉴“给词写话”,结合课后生字词,进行写句训练、写段训练,检验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转要变化

“课文集美”是余老师通过设置话题,创新设计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注重咀英撷华,通过提取精美语言及集聚美段美句的方式,组合出精彩的微文,借此让学生突破文本,进入字里行间,用体验激活文字,让文本走向内心。

“课文集美”,是教师教学设计智慧的展现,利用课文文本训练学生能力、优化教材处理、诗化教学语言的一种创新之举,是对“一课一得”的一种落实,是对“一课一仿”的一种训练,是对学法和实践的一种检测与落实,是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落脚点的语文教学活动。

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以能力训练点为突破口,促使学生连续不断的思考、想象、判断,让学生在丰富立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主动的积累、理解、梳理、优化以及再创造,在阅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跨入更深层次的理性审美活动阶段,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精彩的课堂各有各的璀璨,或灵动或深刻或朴实,而最好的课堂都如余老师的《“飞天”凌空》,看似普普通通,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实则简短却不单薄,简单却不简约,让人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山东省威海市城里中学  曲艳妮

END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