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之教|老咪的成功不是谜——王辉湘的家教策略与启示(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读:入乎其内,乐而忘返

老咪读书,总能步入忘我的空灵境界,走进书的深层内蕴之中,迈入愉快亢奋的最佳境地,与哲学大师、文学巨匠、科学之子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感情的交流。未孜求于开卷有益而获益匪浅,未求取其智慧而慧门大开。王辉湘则为女儿的入情入境从心底奏出一支欢快的乐曲,并与女儿共踏书山,一起领略这宜人的旖旎风光。

王辉湘认为,宇宙浩瀚无边,而人的生命是有极限的,在有限的人生中,要让老咪读到世界上高层次的书。所以选读之书,必须“取乎其上”而不“取乎其中”,“取乎其中”而不“取乎其下”。即便在老咪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王辉湘给老咪所读之书也不是一般孩子常读的通俗的小人书,除中外著名童话外,便是伟大诗人的精品之作,以及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的经典之作。老咪未必全能听懂,但她为之神往,为之痴迷。王辉湘的高层次定位,为以后老咪的高层次读书奠定了基础。在老咪具有了一定的读书水平后,王辉湘便与她共同解读哲学的深邃、文学的美妙与科学的奥秘。王辉湘读起书来朗朗上口,老咪的目光便随着爸爸的读书声在书上移动并自己辨认着各种字体,心里品味着书中的要义。令王辉湘大为惊奇的是,老咪竟在爸爸的领读中,迅速地识记了许许多多的字,甚至连那些佶屈聱牙的繁体字,她也知其读音与含义。与此同时,王辉湘有意与老咪讨论读书的感受,老咪竟娓娓道来,而且不乏精彩之语。

这时,王辉湘便开始教给老咪读书的方法。他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读书人的座右铭。”读书之前,将红、蓝铅笔与钢笔、本子准备齐全。读书时,对书中的妙语警句用红、蓝铅笔做标记,并将点滴认识与感受写在书上,同时,分门别类,做好读书笔记。老咪心领神会,不仅“不动笔墨不读书”,而且所写皆有自己的见解与个性。老咪甚至还“胆大包天”地将大师们的名著批得“体无完肤”,而且不乏自己的真知灼见。

老咪的读书笔记是一道绚丽的风景,也是一笔精神财富。其间融入了她的思考,打破了传统的读书笔记的写法,挥洒自如,不拘一格,颇具“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美。比如,老咪看了1775年歌德写的小诗《湖上》最后四句“晓风翼覆了/影阴着的湾/湖中影映着/成熟中的果”,便非常赞赏,她写道:

“影阴着的湾”“成熟中的果”是何等新鲜的诗句,多么流畅的情思!歌德培植了广阔无边的诗的纯净田野。

尽管所写寥寥数语,但显示出老咪高品位的欣赏水平与亮丽的语言风格。她评价歌德说:

歌德丰富的一生,因承受了上天太丰富的赠予,而拥有太丰富的灿烂,从而聚集成太丰富的伟大。正如赫尔德所说的那样:他在每一个生活进程中都是一个男子。拉步陀与克乃勃尔称他是一位英雄,铁石心肠的拿破仑也不得不喊出:“这是一个人!”

从这不长的评说中,足见她知识面之广、思考问题之深刻,以及用词之精美。再比如,她看了《曾国藩家书》之后写的一篇笔记:

曾国藩祖父梦蛇藩生。咪生也有异,呱呱坠地之时,即与死神纠缠半月。人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咪闻此语皆一笑了之。今读曾国藩,实感快乐非常,侠气虹流。书上曰:“梦龙,天子相;梦蛇,一品相。”奇人必有奇兆。然转念一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又将快乐一把挥去。见窗外花态柳情,只愿茫茫今古,积成感慨于胸中。

这篇读书笔记不仅面面俱到,而且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慨,以及名言警句,很显大家风范。

老咪不仅读自然科学类书,也读名著与哲学类书。6岁时,她将《千家诗》一首一首地往下背,钱钟书注释的《宋诗选注》也一首一首地往下看,而且在繁体字上都注上简体字。7岁时,又细读了800多页的《辞海》。后来又读《唐诗三百首》《全宋词》《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山头火俳句集》《尼采诗选》《浮士德》《歌德诗选》《叶赛宁诗集》《普希金诗选》《雪莱诗选》《李白全集》《杜甫全集》等中外诗词。同时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故都》《雪国》《老人与海》等中外小说,以及《管锥编》《随园诗话》《文心雕龙》《文学与人物》《艺海一勺》《艺林散叶荟编》《诗韵新编》等谈艺类作品;《大气运行漫谈》《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趣味物理学》《趣味生物学》《非人——时间漫谈》等自然科学类书,也令老咪如痴如醉;至于《周易》《梅花易数》《生活智慧》《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哲学类书,更令其心驰神往。

王辉湘认为,读书是一个汲取信息、丰富知识的益智历程,也是一种审美体验与哲学思辩的精神活动,甚至是在原有知识载体上再创造的创新过程。所以他经常与老咪一起经历与感受这一过程的美好与激越,并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表述彼此的认知与见地。这种丰富有趣的谈论,无时无刻不在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无论是落英缤纷的英雄山脚下,还是在惊涛拍岸的青岛海滨;无论是与猫咪共同悠闲漫步于门外的小园中,还是全家人筷勺往来于有声的饭桌上,父女二人都将所读之书作为审视主体,热情洋溢,侃侃而谈,使这一说的艺术情趣盎然、美不胜收。

王辉湘惊奇地发现,老咪犹如一块偌大的海绵,迅速而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而妙语警句层出不穷,奇谈哲语峰回路转,更表现出她已进入了书的深层境界并迸发出奇特的创造力。欣喜与愉悦之情在王辉湘的心田荡漾,同女儿感情和语言的交流也与日俱增。老咪则因有爸爸的热情参与,感受到父爱之水的汩汩流淌,激发起口头与心理交流的莫大兴趣,所谈似滔滔之水,灵感也滚滚而来。所以,老咪的每一番议论,都是知识性、逻辑性、哲理性、情趣性和创造性的高度融合,都是一篇篇闪动着灵性的口头创作的读书笔记。

王辉湘心潮澎湃,感受着“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内蕴,同时用精彩而又不失分寸的评论对老咪进行褒扬。老咪得到了爸爸的肯定,自信心不断增强,愉快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又有了一泻千里的下一番宏论。

这种富有文化内涵与幸福愉快的说,使老咪渐渐练就了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特有才能。心灵的澄澈与思维的活跃,和着知识的增多,智慧的开启,将老咪推向了一个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富有艺术品位的境界。

王辉湘还认为,读书是一种艺术享受,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老咪同样感到读书是一种高品位的愉快,甚至是一种玩。所以,王辉湘与老咪读书,有一份恬静淡泊的心境。当读累了的时候,马上将书放下,另换其他书再读。读其他书也感到累的时候,就抱起猫来玩玩,或演一演木偶戏、吹一吹笛子,或者蹦蹦跳跳、唱唱笑笑。有时则站在阳台上,远观岛城美景,心游天外,美在心间。王辉湘与老咪一致认为,保持心理愉悦至关重要,读书与玩有着内在的联系。孔子在《系辞》上加批《周易》说:“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周易》这么一部伟大的著作,孔老夫子为什么非在上面加个“玩”字呢?于是父女二人便对这个“玩”字进行了研讨,认为这个“玩”字是指一种学习态度、治学方法。这种“玩”不是一般孩子稀里糊涂的玩,而是对入乎其内、乐而忘返的读书入境的深层解读。

王辉湘有时也带着老咪去游玩,但外出时总忘不了带书,因为他们认为读书与游玩是融为一体的。他们到海滨去时,老咪总忘不了带一把小铲、一个小篮,以便铲沙装沙,一个小女孩的活泼烂漫由此显露出来。而与此同时,小篮旁边还放着两本高深的哲学书。玩一会儿沙子之后,父女二人便会坐在沙滩上,各翻开一本书,彻底步入哲学的王国里。这时候,小女孩的天真不见了,与哲人交流的深邃又表露出来。

老咪对哲学情有独钟,她还特意创造了富有情调的“哲学小屋”。她将许许多多的布娃娃按中外著名哲学家的名字编上序号,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漫德、芝诺、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孔子、老子、庄子等等,并逐一按其哲学思想与其对话,有时还展开一番争论。在老咪看来,这不是一个个布娃娃,而是一位位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有灵性的大哲学家。她从他们那里吸取智慧,也用自己的智慧与他们交流。所以,对话之时,她其乐无穷;深入其中,她哲语迭出,美不胜收。

王辉湘与老咪一块儿读书,老咪超常的智慧越来越显现出来。王辉湘尽管经验丰富,读书面也相当宽泛,但他没有老咪特有的感悟力,对书的内容的理解也难以达到老咪的高度与深度。老咪明显地超越了爸爸,这令王辉湘既惊讶又兴奋。

老咪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智慧也愈来愈深邃,但她并不满足,王辉湘也不满足。他告诉老咪,知识与智慧犹如一个圆,掌握的知识与具备的智慧越多,这个圆便越大,而圆外的未知部分也就越大。宇宙浩瀚无垠,人类在宇宙面前显得格外渺小,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人类对知识的学习与未知的探索,是永远达不到宇宙那样无边无垠的。所以,学无止境,智慧也无止境。人们应当永远向未知的世界进军。

End

原载于《父母要成为子女的精神导师——五个孩子走向卓越的奥秘》,陶继新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第1版。

在看点一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