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会议|听课回响:锻炼儿童的思维 开发儿童的智力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汉字,是中华民族先人在认知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我心灵充满深情的、真实的描绘与记录。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幅精美的图画;每一幅图画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每一段故事背后都深深蕴藏着中华先人的智慧。所以,汉字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书写载体,更是我们探知中华文明的生命基因。

然而,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对有着丰富艺术美感、人文情怀与文化内涵的汉字教学不够重视。汉字教学还停留在一点一横、一撇一捺、反复抄写这种不通字理、死记硬背的层次,不能从汉字形、音、义的深度追寻中去探知汉字的本源。这样的汉字教学使我们的娃娃,自启蒙开始,就对母语缺乏深度的亲近和了解,更谈不上“文化的自信、文明的传承”。

如何准确理解汉字的含义,让学生能快速入眼、入脑、入心地书写,并写话应用?我想,不仅新入学的一年级的老师、学生、家长担心,就是二年级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对生字尤其是造句写话也有点“亚历山大”吧。草根专家丁惠臻和她的《生字开花》,只需一课时,一学期内教师和家长不用组织学生听写,学生不仅书写干净整洁,而且正确率、优秀率均达到90%以上。这不是神话,这是自然的、真实的课堂,它就诞生在济南名家人文的课堂,就在草根专家丁惠臻老师的课堂,质朴如玉、浑然天成。

正本溯源  传承文化

汉字是中国悠久文化的源头活水。一笔一画,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横平竖直,承载着中华文明厚重的底蕴和价值。只有字以溯源,才能更好地领略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或者木头上刻纹路来记事,后来,他们想出来一个好办法:把要记住的东西画下来。抬头看,天空中日月交替、星辰闪烁、风起云涌、雷电交汇;俯身看,大地上江河奔流,山势连绵,土地肥沃,怪石嶙峋;往远处看,牛羊成群,野兽出没,鸟儿在欢快地鸣唱,还有那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原和成片的庄稼;观察近处,身上有眼耳鼻口,体内有骨肉心血;除了对大自然的认知外,人们还要进行生产活动——养蚕种麻、捕鱼打猎、盖房造车、占卜祭祀。这就是古人的生活,也是象形字的源头。在汉字里面,蕴含着古人的经验和智慧,延续着民族的精神和血脉,铭刻着岁月的烙印和风霜。丁惠臻老师带领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下,对部编版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通过图文结合和动画的方式,把一至三年级的所有生字正本溯源,或甲骨、或金文、或小篆,依据说文以图解字,画字源、识甲骨,领孩子探索汉字背后的文化,让儿童在感受汉字书法审美中,获得汉字启蒙、智力开发和文化熏陶。

部件童谣  新颖独特

汉字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也可以作为一种开发智力的素材,能够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它本身既是左脑排列组合、逻辑推理的产物,同时也能够激发右脑图像记忆、想象力和创造力。丁老师的原创汉字巧计小秘密,朗朗上口,方便儿童记忆。她将所学汉字利用部件分析法、部件意义法、笔顺儿歌法等形式创编成朗朗上口的童谣,孩子边读边想,手脑口眼并用,在发展思维的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常”:小字头,秃宝盖,口水巾,常常戴;“进”:莫往井里走,进去出不来;“空:穴宝盖,下面工,齐天大圣孙悟空。既部件拆分,又有情境创编,更是学以致用。

厚积薄发  发展思维

生字开花环节,在丁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全场老师和她的孩子们进行PK赛,孩子们大量的词语、成语、诗词的积累,全场老师自愧不如,啧啧称赞。认真听、大声说、快速想、不重复,这样的规则对一年级的小豆包们还是非常有难度的,更何况还在一两千人的大会场里,更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大脑快速反应能力的一种挑战。一年级的小豆包,仅仅跟着丁老师学习几个月,就能引经据典,口吐莲花,信手拈来,自信满满。从成语“异乎寻常、笑口常开、习以为常、动静有常”,到“常记溪亭日暮;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胜败乃兵家常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将进酒,杯莫停。”等诗词的脱口而出,真是生字开花朵朵艳,语言硕果累累见。更令人叫绝的是,丁老师出示《小猴子下山》里“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字,鼓励学生看字说话,看谁能说一段有逻辑意义的段,把本没有联系的字连在一起,创编句段,锻炼思维。翻看丁老师的《生字开花》一书,这样的练习天天有,课课见,老师还给了文质兼美的例子,真是用心良苦,精益求精。虽然只有短短40分钟,看得出师生平时的阅读和记诵量惊人,更看出师生在说话接龙和生字开花学习中的快乐与自信。这样的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又练就了学生风火轮一般的超级大脑,积淀丰厚的文化素养,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习惯养成  独辟蹊径

正确规范慢书写:“笔尖斜斜按,轻轻向右行,穿过点8到点9,顿笔再回收。”没错,课上丁老师正利用9点16宫格指导学生书写“空”的最后一笔。汉字书写,读贴最难,结构为重。丁老师的生字开花里,每一个字除了标注出汉字的笔顺、笔画、部件以外,根据老祖宗方块字的特点,把以往的田字格变成了16宫格,并标出了关键的9个点,这样孩子在对汉字的字形、占位静观默察时,一目了然,书写时也就更加关注书写的细节,真正做到扎实高效的指导。课后,丁老师展示了学生的书写,各个书写横平竖直,端端正正。见字如面、字如其人,可以想象,这些孩子在丁老师的指导和教育下,都是君子品行、美德少年。

丁老师,是一位根深扎于泥土之中,在践行说话接龙课程的路上上下求索,孜孜不倦的优秀老师。她的生字开花,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必将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大门。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胡汉丽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