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之道|“立仁之道,曰仁与义”——育人先育德的河北省冀州中学(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开展活动  培育美德
一、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周景月】理想引领人生,一个人没有理想如暗夜独行,生活必然陷入迷茫和困惑的泥淖。在信仰缺失和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树立理想,明确人生的努力方向,用理想引领生活,用理想点燃激情,使每个学生成为拥有浪漫情怀的追梦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是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冀州中学全体师生在深情描绘的中国梦的感召下,紧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时代主题,开展了“中国梦,我的大学梦——让梦想引领现实”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板报评比、班旗授旗仪式、征文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奋斗精神。

【陶继新】中国梦就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你们学校把大学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一心报国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斗志和情怀。高中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没有梦想,就少了激情,少了追求。你们所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一种心灵泉水滋润的呼唤和渴望,是一种纯洁精神的感染。这不但让学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让学生在激情洋溢中受到了刻骨铭心的教育,其良好品质,在活动中就不知不觉形成了。

【周景月】我们坚持对学生进行“学绅士、做淑女”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班主任会议、培训等形式,从师德师风师言师行教育入手,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功的管理经验赢得广大班主任老师的认同和参与。激发、培养班主任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组织“现代绅士淑女”板报、辩论会,“争做绅士淑女”征文比赛等,让学生以“绅士、淑女”为目标,学习文明礼仪常识,杜绝不良习惯,提高个人修养,为学生在校三年乃至整个人生过程中培育良好的气质和形象。

【陶继新】绅士、淑女是一种风范,一种精神。在学识上,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渊博知识;在人格上,通情达理,宽仁大度,自信自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省。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绅士、淑女呢?既要文,也要质,因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所以,要让他们有文化,还要让他们质朴善良,懂得做人之本,本立才能道生。这些也许与高考成绩没有多少关系,可是,却与他们的整个生命成长有着不解之缘。因为他们毕竟是要走向社会的,一个文明之士,在社会上是会受到人们欢迎的。即使在学校里,讲文明懂礼仪的学生,同学们也会对其“高看一眼”。所以,以培养“绅士、淑女”为目标的教育,是塑造生命的高层境界,是一件利在当下,功在未来的好事情。

【周景月】寓教育于活动,润物无声。开展“相约春天,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闪光”主题教育活动。为弘扬雷锋精神,进入三月份,我们开展多项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校五块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弘扬雷锋精神 参与志愿服务 争当文明使者”等学雷锋标语,学校“校园之声”广播站在三餐和课外活动时间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日记》《雷锋家乡春常在》等歌曲。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这一天全体同学行动起来,走上街头清理小广告,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打水、表演节目,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学校还组织开展“像雷锋那样做人”演讲比赛、“学习雷锋精神,创建和谐校园”征文比赛、学雷锋做好事等系列活动。

【陶继新】雷锋精神有着永恒的意义,可是,当下的学生对于雷锋事迹已经知之甚少。你们所开展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搜索雷锋的故事,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处。这个过程,慢慢地发酵成心灵的诱惑,也就是受教育的过程。他们在演讲与写征文的时候,就有了“情动而辞发”之妙。当学雷锋由心动变成行动的时候,雷锋的形象就会矗立在学生的心里。在日常生活中,在净土上应该守住什么?崇拜、模仿什么?已不再迷茫。他们做每一件好事的时候,都会在心里产生一种美好的感情,健康的人格形成 ,进而升华成一种品质。所谓好的教育,也就这样自然生成了。

【周景月】举行宿舍文化节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以建设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为目标,营造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冀中学子的宿舍文化品位。我们定期组织开展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每次历时一个半月,包括学生宿舍装饰大赛、优秀舍长评选、“我爱我家”演讲比赛、“我的宿舍情缘”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同学们通过参加活动,进一步弘扬校园文化,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增强遵纪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宿舍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同学们的行为也比以前更加规范,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同学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陶继新】你们的学生宿舍已经成为一个“弘德致美,和谐温馨”的文化景点,而且,这个景点是由学生自己布置与构建的。没有统一要求,却有共同的行动。学生的才华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品位也由此彰显。于是,宿舍不只有了整洁之美,还有了文化之雅。这才是绅士文明修养的居住之处,这才是淑女陶冶情操的修炼之地。

【周景月】每年4月份,我校都举行以“感恩、成长、梦想、责任”为主题的感恩仪式,以“行感恩礼、家长学生互赠感恩信、拥抱父母老师”、“感恩宣誓”为主要环节,全体同学面向自己最亲、最爱、最敬的家长、老师郑重地鞠下三个躬、发自内心地喊出“爸爸妈妈您辛苦、老师您辛苦了”,来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对老师培育之恩的深深谢意。此项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感恩意识,拉近了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陶继新】在这个特殊的场合,老师与家长接受学生感恩礼的时候,心情一定是澎湃激荡的,为师与为人父母的那份幸福感自然油然而生。而学生也会触景生情,感谢感恩之心也就有了情动于衷的流动。其实,几乎没有教师与父母不爱学生的,学生对教师与家长也多有感激之情。可是,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载体,没有生命的感悟,这种感情往往被埋藏起来,甚至有可能被淡化。而活动与仪式,则将这种感情激活,并形成一种与美德相系的品格。

【周景月】举行“迎双节”主题教育活动。9月份,为迎接中秋节和教师节的到来,围绕“感恩老师、祝福亲人、立志成才”这一内容,组织学生给老师或父母写一封“感恩信”;举行“感恩父母”演讲比赛。同学们还以班为单位,广泛开展我为老师做好事和为父母尽孝心活动。他们在班长、团书等班干部的带领下,走访科任教师,自制贺卡,给老师送慰问信,为老师准备一杯开水等。学生利用放假回家的机会,亲身感受父母的工作环境、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理解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协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理自立能力,激发了他们感恩老师,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

【陶继新】感恩是中国传统美德,也是衡量一个人品格高下的标准之一。可是,当下的学生对此已经渐行渐远。你们开展的活动,是浣洗心灵的一泓清水,是加快酝酿春天的步伐,让感恩回到学生的视野以至心里面。他们对教师的感恩言行,在教师心里播种下的是美好的感觉。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感恩之举而更爱学生。师生这种因爱相生的感情,不但有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而且也会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孝为德之本。而感恩父母培养的则是学生的孝敬美德,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了这个本,才能有立身之本。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体贴、关心、理解、帮助父母,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尽量不给父母增加负担。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敬爱之情都没有的话,就很难谈到爱社会爱祖国。即使满腹才华,学富五车又有何用?儒家的修身之后,就是齐家,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只有让学生拥有一颗“孝心”,才能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二、举行班旗授旗仪式

【周景月】每年高一新生入学后,我们都举行班旗授旗仪式。班旗设计是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益自发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各班的班旗图案寓意深刻、既有时代气息,又有青春色彩。伴着激昂的乐曲,各班旗手高举班旗,带领本班同学,向全体领导、全校师生展示各班班旗,展现班级风采。授旗仪式是学校“一个班一面旗”德育特色的一次升华,提高了同学们对班级的向心力,增强班级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良好氛围。

【陶继新】同学自己设计一面寓意深远、凝聚集体智慧结晶的班旗,不但会让不同的班旗各具特色,还会让学生的感情融入其中。同时,这其中也有竞争的况味,喜欢“燃烧”的少男少女们都不希望自己设计的班旗在全校“展示”中失去光华。这样,从生命的源头走出,班旗就有了特殊的意义。这样的德育,也像班旗一样,有了“这一个”的团结协作、不懈努力的特色。

三、举行歌咏比赛

【周景月】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生才艺,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每年5月4日和元旦,我校都举行“五四青年艺术节”和“元旦歌咏比赛”,以展现冀州中学师生的凝聚力以及积极向上、健康昂扬的精神面貌,唱响了和谐冀中的主题曲。

【陶继新】好的歌曲不但有音乐之美,也有教化之妙。孔子之所以说《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就是因为它有两者兼具之美。因为这样的歌曲,会让学生在产生美感的时候,也受到了思想的熏染。校园文化是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展现的舞台,你们学生所唱响的是激扬斗志与积极向上之歌。以歌声的形式唱出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以歌声启迪道德智慧。

四、举行远足拉练活动

【周景月】每年九月份,我们都举行“青春·励志·环湖行”远足拉练活动,让同学们接受一次体能和精神的双重洗礼。远足拉练行程30多公里,对有些出门就坐车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挑战,是一次意志的磨炼。这一路上同学们要自背食品,还要克服太阳的照射,有些娇生惯养的同学在其它同学的鼓励帮助下也走完了全程,无一人坐车回来。远足拉练活动让同学们的意志得到了磨炼,这也是他们人生的一次进步,从而在学习上也渐渐地学会克服困难。

【陶继新】受安全因素的影响,现在举行远足活动的已经很少了。可是,如果因噎废食而不举行这些活动,学生难道就真的安全了吗?事实上,你们所举行的这些活动,反而培养了学生的吃苦精神,强化了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并让他们更加安全。同学们在历练中,互相鼓励,相互帮扶,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同时,这种远足拉练,还有他们的体能和意志品质的磨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品味到了决不放弃的超越意义。它不再仅是一次远足之行,还会积淀成一种“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意志品质。而学生要想更好地走向未来,这种品质恰恰是必不可少的。

五、举行“出彩冀中人”活动

【周景月】针对许多学生在生活上贪图享受,学习上怕吃苦,不专心,逃避高中学习的现状,我们审时度势,适时开展了“出彩冀中人”活动,引导学生以争学习成绩之优、树文明道德之风为奋斗目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涌现出了自愿放弃学业,照顾身患癌症养父的孝女韩娜等一批先进典型。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两次报道了韩娜的孝心事迹,冀州市政府授予她“冀州市十大楷模”荣誉称号。

【陶继新】韩娜的事迹感人至深,这不仅是她本人的荣耀,也是你们学校的骄傲。你们好的学校教育,与她本人优秀的品质和谐为一,才有了这种“出彩”之美。而高中时代,是一个人生命的转折点,这一步走得好,有了信仰、追求和心中的楷模,就会点燃命运的光环,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就更能产生影响力。你们表彰一个韩娜,会有更多的“韩娜”出现,从而激励学生学生自觉地做最美的自己。当“出彩”的冀中学生都在传递正能量时,学校也有了更好发展的前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