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旅有道|蜡像馆感怀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1999年12月5日晚

于新加坡美丽华大酒店

圣淘沙观光区位于新加坡的南部,是一个颇受游人青睐的旅游胜地。

马来西亚的几艘轮船静静地停泊在附近的海域里,午后的阳光从云隙间洒下金光万道,令本就十分豪华的轮船更加器宇非凡。据当地人讲,这是赌徒们趋之若鹜的场所,因为新加坡禁赌,这些赌船便接纳四方赌客,然后再驶向公海,到那里做金钱的交易与利益的角逐。

我们对赌博避之唯恐不及,对捡拾到的这点信息很快置之脑后,然后便去观览颇有名气的蜡像馆。馆内的蜡像栩栩如生,即使人物脚上凸起的青筋都历历在目、触手可及,仿佛那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真人。置身其中,流连观览,方知那是一部浓缩的新加坡历史。

从1819年1月29日英国驻明古连副总督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和威廉·法奈尔少校(后来出任新加坡首任驻扎官)登陆新加坡,到1965年12月8日新加坡首届国会开会,铺展开新加坡近现代史开始到这一国家诞生的一轴历史画卷。这一弹丸之地,又是军事要塞,所以成了军家必争之地,而且英、日、印、马、中等国家的人们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里书写了很不平凡的历史。从19世纪20年代起,每年便有中国帆船抵达新加坡河口,并源源不断地带来中国移民,也带来干粮和腌制食品、中药材、丝绸、青花瓷器和陶器等。华人在甘密园做工,也经营有关商品,并有了市区规划的华人村,但华人的剧增与房屋渐增产生矛盾,造成华人移民或者苦力只得住在牛车水的简陋房子里。尤其是1942年2月始,日本人取代英国人统治新加坡后,生活相对稳定的人民便走入步履维艰的境地,而积极支持中国对日抗战,同时组织起来抵制日货的华人则被日军强迫集中到几个指定的地点,接受检查,遭受欺凌,如被视为反日,便遭屠杀。在观看这段历史时,我看到周围很多黄皮肤的中国人的脸上,都凝结着悲愤的严峻,乃至走出蜡像馆时,仰视悠悠白云与展望郁郁绿色时,仍然驱赶不去人们心中积淤的愤懑之情。

马来西亚的赌船依然泊在静静的海面上,越来越多的游人轻轻地踏着夕阳的余晖,向奇彩迭出的音乐喷泉汇聚。擦肩而过的,是肤色不一的各国游客,但这人流的主体,仍是黄皮肤的中国人,挺胸昂首,自信而又自豪,大国风度清晰地写在他们的脸上。于是,一股民族自豪感在心中腾地升起,我会心一笑,便融入那行色匆匆的人流中。


原载于《行旅有道》,陶继新 著;语文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