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千年的手艺,近两百岁的织布机,花甲的婆婆,传承着深厚的中华文化

 取经的兵 2020-09-09

一块土布,看似平整简单,却饱含着织布人的智慧与辛劳,沉淀着深厚的文化。什么叫丝丝入扣、光阴如梭,织块布,你就了然了。

    织布,至少有两千多年历史,孟母断机杼就是明证。

在鄂州市华容,就有一群婆婆仍传承着这两千年的传统文化——华容土布制作技艺被评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鄂州华容素有“花容月貌”之称,也是产棉区。据资料记载,纺织技术在当地至少有五千年历史,华容因盛产棉花,从而有着悠久的手工纺线、织布、印染的历史,“布艺之乡”因此而得名。

    小时候跟随者奶奶生活,她全程织布的过程至今历历在目,现在咱快进式先了解一下:摘棉、纺线、浆线、染色、插扣、梳布、上机织布、晾晒。“500根线为经,长15米的一块土布,得耗时10天。”织布最耗时的环节在纺线,一天能纺三四两就很不错了,纺线得花费8天时间,之后的环节虽多,但一双巧手的她一两天就能搞定。

    “就像织毛衣一样,先要把线集中到一团。”说着,她手脚麻利地演示牵经线,共有500根线。

    紧接着,将一根根线用钩子穿入像梳子一样的插扣中。“这就叫丝丝入扣,穿漏一个孔,就成破布了。”倪婆婆指导徒弟谢凤云细心操作。

    之后,就要给这一缕缕线“梳头发”,理顺平整后,方能上织布机。“那架织布机,有一两百年历史了。”奶奶的手艺是太奶奶教的,其太奶奶又是师从太奶奶的太奶奶。

    织布时,手飞梭,踩踏板,手脚并用,心领神会,“这就是心手相应。”奶奶时常笑着对好奇的我说。

    唰唰唰!飞梭在奶奶手中飞来飞去,阳光洒在织布机上,光影中,线如光,光似线。“这就是光阴如梭啊!”手艺精巧的奶奶她不知道这织布工艺里深藏的文化之根。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计划时期,很多家中的所发的布票远远不够一家人穿衣,于是很多女性纺线织布,所织的棉布,可做床单和裁剪衣服,共一家人穿戴。纺线织布是一种技术活,其间要经过弹棉花、纺线、络线、牵线、浆线、作缯、闯杼、吊机子、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若从大的方面分,就是四大工序。

    第一大工序是纺线。它包括择棉花、除棉籽、弹棉花、搓棉花条、纺线等。这道工序中我看得最多的是奶奶纺线。奶奶经常在家门口架起纺车纺线,她一手牵着棉绒条,一手摇动纺车,一摇一扬中,棉条抽出长长的线,绕在那专用的听锤上,在均匀的吱呀声中,线锤渐渐丰满起来,中间大两头小,而我呢,就经常在奶奶和纺车周围跑来跑去。

    第二大工序是刷布。它包括络线、牵线、刷线等。若是要织出有花纹的布,或各种颜色的格子布,那就需要对棉线染色,染色需要在阳光充足的白天进行。染色之前需要将线子浸湿,奶奶家用来浸泡棉纱的用具是木盆,这是她回娘家特地请当木工的弟弟专门制作的。通常奶奶把一绞绞棉纱散开,放进这个盆中层层叠好,在河中打水倒入盆子里,然后,需要有一个人跳进盆中不间断的踩踏,直到棉纱全部湿透,然后取出绞干。奶奶总是把这项光任务交给我,她经常将年幼的我抱起来放进木盆里,对我说只许我踩踩踩,不许我低头弯腰,不许我动手乱摸棉纱线,她是怕将棉线弄乱了。在木盆子里的我刚好露出头来,看着裹过小脚的奶奶提着木桶出门去到河边打水,然后颤颤魏巍地双手抱着满满的一桶水回来,倒进盆中。

    棉线浸湿了,然后是染色。在一个大灶上安有一只大铁锅,水烧开后放入颜料、碱,然后把棉纱一绞一绞的放入染色。颜色一般以兰色、黑色为主,偶尔也染些红、黄、绿色。染好的纱要再到河水中漂洗,去除余色,并在日光下晒干。奶奶家的厨房里有两眼灶,一个大灶架起大铁锅给棉纱线染色,一口小灶用来一家人做饭吃。中间还有一个装水的焊坛(装水的铁器具),只要有一眼灶在烧火,焊坛里的水随着温度升高,热水、开水都有用的。

    每当奶奶染布烧大灶的时候,她总会用一个瓦罐盛点米加点水添上豆子或者玉米等杂粮盖上盖子,然后推入灶膛的最里边。大锅里的水烧开了可以为棉纱线们染色了,我的瓦罐粥也熬好了,那种香味让我终生难忘,给棉线染色的日子也似乎成了我的“节日”。

 

    盛大的绕经纱线场景是我喜欢的场面,这是第三道工序。外公早年去世,三个舅舅在武汉工作,奶奶家偌大的三进三重的房子里,只有我和她朝夕相伴的身影,所以绕经纱线的日子也是我无比快乐的日子。这天,与奶奶关系好会织布的邻居们来了,因为这需要团体合作才能完成。那满满一盆子又一盆子的半成品——摇好经纱的竹筒子(长约20厘米,直径约3厘米的木管子)和倒好纬纱的纾子,需要人帮忙把经纱线绕到织布机上去,这项工作最少需要两个人协作才可以完成。

    把几百个颜色不一摇好经纱的竹筒子插到一个有竹棒的经纱架上,是绕经纱的首要工序。一般在平坦而又开阔的地面进行。奶奶门前的空地、隔壁的王姓奶奶门前,再隔壁的李姓奶奶门前,都被用来摆放排列整齐的经纱架。那一排排像大萝卜一样的竹筒子像列队的士兵一样非常壮观。比如做成兰白条子花纹的布匹则需要排成10根白纱4根兰纱为一组,这样数十组就组成经纱,然后,用带钩工具把一根根纱穿入梳理架孔中,全部穿好把纱头打一个结,套到经纱轮上,经纱轮很大,直径有2米左右。这样,一个人用手匀速转动,将一组纱绕到经纱轮上,一个人全神贯注观察每一根移动的纱,一有断头就要马上停住轮子把纱头接好,大约转过十几转,有20疋左右(十市尺为一丈,十市丈为一疋布),就截断打一个结,如此往复经纱10多组,(旧时布匹宽度为2.6市尺),在经纱中随时要添换用完纱线的竹筒子。负责观察移动着的纱线有没有在绕到经纱轮的时候断了是我的任务,我经常看着我的奶奶在转动轮子,另外一位奶奶负责接好端头,只见她伸出手指轻巧一绕就接上断头了,在我眼中那是多么神奇啊!

    经好纱以后,就要把绕在经纱轮上的经纱全部并列绕转到轴上,纱轴用木料制作,轴的两边有圆形档板,档板外有大于档板的十字交叉木条,搁在一个木架子上,两个人一起缓慢均匀扳转,等绕转完毕,卸下经纱轴,就进行穿综工序。综,是用竹做的,形状如梳,有许多综丝排列成一面,每根综丝中间有孔,一个织布机上有两面综,相当于一匹布的正反两面的经线部分。穿综时要把纱相隔一根穿入综眼、空档,穿好第一面综后,再错开的相隔一根穿过第二面综。穿了综还要穿扣,是把经纱平面顺序穿到扣中,不能漏下一根,否则织成的布就是次品了。

    下一步就把经好纱的轴头装在布机后面,然后再把两个综前后装上,每个棕上边有二条绳子扎在布机上一个高低活动的木轴子上,综下边各有一条绳子装在木制的左右踏板上,其次再把扣竖装在前后摆动的梭子架子上,这前后摆动的梭子架两边各有一个活动的套圈,用绳子安装在上方滑轮里,再把二股拉绳合在一个拉手中,木架下边有一条滑道,以使梭子穿过,最后,把经纱空轴固定在织布工的腰前架子上,并紧绷经纱。

 

    第四道工序是织布。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就织成了布匹。纬纱是通过梭子来完成的,梭子是一个船形的的工具,中间镂空,有一个可摇起的小铁棒,能插入纱纾子,纱从旁边的小孔中引出,放置在梭架一边套圈中;纾子外呈圆锥形,内是直孔,事先有摇纱车把纱均匀地绕在纾子上。有一次,奶奶拿着梭子在她的头上比划着问我,她的发髻和梭子是不是一样的形状,我这才明白奶奶给我唱的那首童谣。

    奶奶家的织布机是拉手布机,奶奶织布非常细致认真,她绝不肯错过一根纱线或者掉落一根纱线,所以奶奶织布的正反两面完全一样,平展细密,没有断纱和跳纱。我最熟悉的场景是看到奶奶双脚一上一下的踩着织布机的踏板,使经纱在综上拉成棱形,在扣之前形成空间,这时奶奶手中的梭子在这空间来回穿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错开,如此反复,脚手并用,眼睛盯住经、纬纱,若发现断头就停机接好,再继续织。这样,织到有一市尺左右时,就停机把布卷进身前布轴中,直到把经纱全部织成布时才卸下布轴,重新换上新的经纱轴头。

两千年的手艺,近两百岁的织布机,花甲的婆婆,传承着深厚的中华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