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小街 | 启 蒙 学 堂 · 美 文

 当代文摘 2020-09-09
中外文艺
朗诵·美文·诗歌·小小说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重名家,力扶新人

  启 蒙 学 堂 · 美 文  

作者 | 吴小街(江  西)

       

乡下祖宅的西南侧,有一栋极为简陋的房子,红墙灰瓦,外墙上印着毛主席语录,在漫长风雨的侵蚀下,很多字剥落看不到了。这是我的启蒙学堂,前几年被隔壁堂叔买下来做了厨房。

九岁的那年秋天,奶蓝色的天空飘着朵朵羽毛状的白云,风轻轻吹着,晚稻轻轻摇曳着笨笨的身子。我还在村头田野里疯跑呢,祖母拿了件干净的衣服让我穿上,牵着我到了村西张老师家,那时候读书报名程序很简单,三言两语,祖母就和张老师谈妥了。

从此,我告别了田野里的青蛙和树上的鸟儿,结束了夏天只穿一条短裤在村前村后疯跑的日子,开始了漫长的读书生涯。

村里设了一年级,除了我和村里6个伙伴外,还有邻村7个学生,13颗晒得黑不溜秋的脑袋整天拖长尾音念着古老的汉字。所谓的教室非常简陋:黑板是用木板拼成的,上面涂了一层厚厚的漆,七张破烂不堪的课桌放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写字时每张课桌好像是大海中冒着风浪上下颠簸的小船在摇晃,需要费很大劲才能放平。教室的门也是破烂不堪,轻轻一推发出刺耳的尖叫,所以一天到晚都是开的。上课时,隔壁人家的母鸡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一路咯咯咯大摇大摆走进教室,在我们周围溜达一圈后才昂然走出;一个同学家的小狗一路跟着他来到教室,主人在上课,他忠诚地卧在一角呼呼大睡;有时村里人家的猪竟然哼哼唧唧拱着大门想迈进教室,讲得唾沫横飞的张老师看见了,气得大手一挥,那猪才不情愿缩回身子,气呼呼离开了。

教室门前是一片宽阔的空地,旁边有口古井,井水清冽甘甜,大半个村子都依靠这口古井生活,西边是一片竹林,竹林一年四季葱葱茏茏,麻雀最喜欢在中间打窝育雏,这是我们活动的乐园。每一根竹子都是我们创作的好地方,无非就是用小刀在竹子上刻些乱七八糟的图画,再就是用幼稚可笑的语言写些诅咒别人的坏话。

张老师那时候三十出头,天生卷发,每天穿着干净的蓝色中山装,风纪扣一天到晚扣得紧紧的,他一个人教我们语文和数学,上课没有铃,就在我们天天在竹林里围追堵截打打闹闹时,有人看到张老师夹着课本从远处走来,一声呼叫,大家才惊慌失措地找鞋穿衣,还有男孩子慌慌张张地提着裤子冲向旁边的旱厕,有时发出一阵惊叫:原来里面蹲着一个女同学,这下可好了,以后有的是笑·····

别看是一个村的人,张老师上课不苟言笑,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小孩子总有顽皮的,每天总有人不做作业或者背不出课文,他采取的手段就是饿饭:到了放学时间不让人回家吃饭。这招够损的,比挨打挨骂还要难受。到了吃饭时,大人端着饭碗来到学校一看,孩子坐在教室里可怜兮兮地喃喃自语,那表情十分痛苦,马上阴沉着脸回家了,等到孩子回家,大人二话不说拿起赶牛的软竹子在腿肚子就是一阵“笋片炒肉”,打得鬼哭狼嚎。

有一天张老师在教室烂门后放了个尿痛,并告诉我们:“小学生要讲文明,不能随地大小便,从现在开始男孩子都要在这里拉小便。”

他不知道这句话在我们心中掀起了多大的浪花!那个年月,老师威望很高,村里人都敬重老师,见了面就是一句话:我家小孩子如果不听话或者不做作业,你就让他罚站罚跪饿饭,打几下屁股都可以。因此我们都怕张老师,他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当圣旨一样。

第二天天刚放亮,我一骨碌爬起来,下身憋得相当难受,慌慌张张穿上衣服一路小跑来到学校,十几米的路程眨眼间就到了,在黝黑的门后急冲冲褪去裤子就是一阵酣畅淋漓的释放,不一会儿,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急冲冲冲进来,好像都憋得够呛,大家都不说话,哗哗哗一道道银白色的小水珠冒着丝丝热气冲进尿桶,排山倒海一样,只听见哗哗的撒尿声和几张小嘴因为痛快而发出的呵呵声。几分钟后,我们舒服极了,兴奋地争辩着谁第一个来到学校撒尿。突然大家冲我哈哈大笑:你家的裁缝真高明哦!低头一看,原来起床时太匆忙了,衣服扣得歪瓜裂枣,完全不对称······

尽管条件这样简陋,张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他认认真真地教我们读书写字,每个生字词都让我们抄几遍,第二天再让我们听写;每篇课文都让我们读熟,再让我们一个一个到他面前背诵。如果我们写不出来或者背不出课文,他脸一沉,不让我们回家吃饭。因此为了避免“关学”,我们个个伸长了脖子扯开嗓子,脑门上的筋都蹦出来了,好像池塘里的青蛙在开演唱会一样读读背背,在张老师严厉的惩罚下,我们每天战战兢兢地努力读书背诵课文。

童年的光阴就这样在每天的读读背背中悄然溜走,虽然那个时候很艰苦,但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很怀念的,回不去的岁月最让人留恋。

那时候,总觉得时光缓慢,远方就是远方。

很快,一年级结束了,到了二年级时,我们转到村后一里外的中心小学读书,我和伙伴们告别了村里破烂的教室,开始新的学习。

惠特曼说过:当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最初看到了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而最初看到东西,就会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我涉世之初的读书年代,是张老师培养了认认真真教我们读书写字的习惯,如果没有完成作业或者背不出课文,我一个晚上都不安心。

这个习惯直到今天我还保持着:认认真真做好手头上的每件事,今天能做完的,绝对不拖到明天早晨,而且尽能力把事情做好。

自从我们离开后,那间破烂的教室从此风雨飘摇,堂叔买下来后请人修整了一番。每次回到乡下,我都会站在房子面前发一会呆,尽管门前的竹子全部砍掉了,古井也被填平了。隔着岁月,竹林上空鸟儿的欢唱,教室墙角横卧睡觉的小狗,在我们周围大摇大摆走过的母鸡和她的孩子们,还有天不亮我们被尿憋得满脸乌青急匆匆跑到门后欢畅撒尿的喘息声,犹在耳边回荡。 

 作  者  风  采  简  介 

吴小街,男,江西省余江人,鹰潭市作协会员,从事教育工作,醉心读书写作,在读书写作中寻找到一片美丽的桃花源。文章《喝彩》《孤独的背影》在《每周文摘》上刊登,文章《美丽之花在错误中绽放》、《坐在最后一排鼓掌的男孩》、《我和家长有个约定》等九篇在《江西教育》(中文核心期刊A版),《又闻柚子香》《初为人师》《目送》在《中外文艺》《当代文摘》上刊登。在市级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本刊特邀专栏作者。

中 外 文 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