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得人心的“接纳式育儿”,原来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

 小豆丁讲故事 2020-09-10

 

群里支招的家长很多,有意思的是——大家都没从孩子自身的习惯和学习内在动力等方面来找原因。

有的说老师讲的有可能不太适合当下孩子的发展,有的说孩子专注力本来就很短,要理解孩子的发展现状。

基本中心思想就是要家长接纳孩子的表现,这不是问题云云 。

那位家长就大家的发言也没再说一句话,估计他是没有寻到真正的答案吧。 

无独有偶,我发现在很多人的育儿list中,“接纳”真的像一个至高无上的宝典般的存在,无论什么情况好像必须先接纳了才是正解。        

        

令人担忧的是,人人谈接纳,却没有将什么是真正的“接纳”儿童、“接纳”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搞清楚,甚至出现了很多育儿的误区。

误区一:“接纳式育儿”

为避免内心焦虑,把“接纳”作为一种育儿过程中的前置性态度和思维方式

 举个例子。舟舟的妈妈希望孩子能保持成绩优异,当看到孩子的学习排名下滑地厉害,会忍不住发脾气。

但又觉得这样不好,不是一个有智慧的妈妈的行为。

所以,舟舟妈妈看到孩子令自己失望的表现,在心里的火气和焦虑还没开始升腾的时候内心就有个声音在劝诫自己——

“不,我不能焦虑、生气,

这不是好妈妈的表现……

应该平静下来,接纳孩子的一切……”。 

本质上讲,这不是接纳,而是为避免内心焦虑所产生的防御性心理暗示。

当人的内心由于外界信息的输入而会涌动着各种感受和情绪,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

 

在体验不愉快的负性感受的时候,如果这种感受的强烈程度大于心理承受能力,防御心理就会被触发、唤醒。如同电路的断路开关被启动,当前的不愉快体验便被阻断、压制。

那么,当“接纳孩子”作为家长们面对问题、避免焦虑的防御手段时,其实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成了一种逃避,所以不可能促使孩子变得更好。

对于自己的不良情绪,由于只是简单压抑和转移注意,不仅不能帮助我们脱离苦海,还为日后自己的脾气失控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

 

习惯性的在孩子棘手的问题上出现压抑和自我催眠倾向的家长,基本上生命能量目前处于一种僵硬和匮乏状态。

这个时候建议尝试从现实层面进行一些调整,比如运动,比如成功而漂亮地完成一项工作。

“接纳式育儿”误区二:以“接纳”之名,行“改变”之实  

 

也就是所谓的“假接纳”,接纳的目的仍然希望孩子改变。

有不少人持这样的信念:当接纳了孩子,孩子的改变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所以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刁难表现,企图以“接纳”为跳板,先说些与孩子 “公式化的共情语言”,以行“接纳”之过程,然后在孩子情绪缓和时再在“接纳”的基础上图谋对孩子进行教育改造。 

比如Ellen四岁的儿子坚持要妈妈给买柜台里的玩具手枪,妈妈觉得家里类似玩具太多而拒绝。孩子开始大哭大闹。

Ellen想赶紧结束孩子的这种糟糕表现,便上前安慰孩子:

“妈妈知道你特别喜欢这个玩具,是吗?”

孩子一听,以为妈妈答应了,从地上爬起来,满含泪水热切的冲妈妈不停点头(这种理解性的语言往往在平复孩子情绪方面还是比较奏效的)。

Ellen接着说:“但是你已经有很多手枪了,不能再买了……”

孩子一听,又倒地大哭起来(并没有真正共情孩子的需要,开始的理解和接纳只是缓兵之计)……

这种将“接纳”作为教育措施来应用的,其实内心对孩子的状态是不接纳的、是抵触的,只是迫于情形所需不得已而为之。

当看到“接纳式育儿”的结果是这样的,大人就会忍不住抱怨:

“我都接纳他了,怎么他还这样”?

“这孩子怎么油盐不进呢”?!

以接纳之名,行改变之实,把接纳当做对孩子教育的权宜之计,就会看到期望(期望接纳带来的效果)和现实的巨大落差。

不仅造成家长内心的巨大煎熬和失望,对以理解和信任为基础的亲子关系也是一种打击和破坏。 

真正接纳孩子的一般会这样处理:

一是清楚当下这把手枪玩具对孩子的意义,依随孩子的需求给孩子买下来,并且不会觉得孩子买这么多手枪玩具是一种浪费和不懂事。

二是虽理解孩子的需求,但家长综合考虑后并不予以购买(比如经济原因或其它)。

第二种做法看似与Ellen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家长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有育儿挫败感,更不会归咎于“接纳式教育”的不奏效。

设想一下Ellen在真正接纳孩子的前提下第二种解决方式中的场景——

“很抱歉,今天我们带的钱是用来买XX的,没有多余的钱买它”。

儿子也许会沮丧、会哭闹,Ellen也会心疼儿子的情绪,但她自始至终会客观理性,不会认为是自己或儿子的错。

所以不会自责,更不会责备孩子。而是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耐心等待孩子的情绪流动和转化。当孩子情绪稍稍平复时,给孩子一定的解释和安抚。

 

“假接纳”是没有真正理解孩子,只是急匆匆地直奔教育改造,孩子不会买账。

而真实的接纳,来自于对孩子当下不妥当的行为模式(用大哭大闹来达到目的)所进行的原因分析和深度探寻,以对儿童充分地理解和洞察为前提。

比如:

——玩具枪对Ellen儿子意味着什么(是一种重要的陪伴吗)?

——为什么(是获得力量感的重要道具吗)?

——孩子需要这种方式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吗?

——孩子第一次使用大哭大闹的模式成功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时候?

——当孩子这样做的时候,你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和想法?

——对于孩子大哭大闹的方式索要东西,抛开道德评判,这种行为对于孩子本身有没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大概率的得到自己想要的,避免因错失玩具引起的懊恼、无力感)?

只有层层揭开当下育儿困境的表象,看到事实和真相时,家长才会顺利地对接孩子的表现,真正的接纳也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而真正的接纳孩子后,就会走向客观判断,从而使得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通畅,教育中亲子对峙局面才会解决。

所以真正的接纳不是我们头脑给自己下的命令,更不是育儿难题的灵丹妙药。

在真正理解“接纳”的内涵和未践行探寻如何走向接纳的心路历程之前,不要急功近利地滥用“接纳式育儿”。否则会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问题,新烦就恼,得不偿失。

作者:言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儿童教育工作者   二孩宝妈,最着迷的事是“天上的星辰和地上的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