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好意思,我不是从你那个状态过来的”

 心理咨询师拉拉 2020-09-10
我每次听人说,“哎呀,我就是从你那个状态过来的~有一天你到了我这个阶段,你也就明白了”我心里就“哼哼”,心里翻白眼:“不好意思,我不是从你那个状态过来的。”

有一次,耳朵实在听得忍无可忍,忍不住回了一句,“我在你那个年纪没有结婚生子,这个就说明我跟你不一样了,你凭什么说我结婚生子以后就会跟你一样呢?这个逻辑根本就不通好不好?”

你无法终止你的“轮回”,不代表我不可以。

这个“轮回”指的是某种悲情的悲剧的情感模式,表现在个体,更多的是源于父母的情感模式,当然也有社会文化大背景的影响。

一味强调“我们都一样”的人总想为自己拉住更多的盟友,为自己的“无力”寻找更多的借口和支持,于是你就会看到一大群怨妇在感叹“这个就是命呀!”男人也有,但比较少见。

这是独立意识尚未觉醒的一个表现,这个不分男女,因为独立意识尚未觉醒,于是你认为你跟其他人,你的父母,你的祖先,还有广大的受苦的集体女(男)人一样,这个也受困于集体潜意识了。

如果你的独立意识觉醒,你会开始思考:她们为什么会这样?我是不是也会这样?我可不可以不这样?最后你慢慢坚定,我是可以不这样的,我是可以跳脱集体潜意识的影响的。只是集体潜意识影响的方方面面太多太广,你跳脱了这个,未必能跳脱那个,但是至少,你知道那些方面,你在努力跳脱。这个就足够了。

活得通透清楚的人未必是能全部跳脱的,而是比一般人更多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不管能否跳脱的东西。

个体有共性,也有个性。

所以虽然同是女人,但女人之间也是千差万别。同是男人,这个男人也是千差万别。同是父母,这个父母也是千差万别。同是孩子,这个孩子也是千差万别。每个个体都千差万别了,由个体之间组成的关系就更是N次方的千差万别了。

由于职业关系,我接触更多的是无法摆脱“轮回”(某种模式)的一类人,所以可能我比你看得更清楚,所以有了一种“自以为是”的骄傲。

“你没经历,所以你不懂”这种逻辑只能让我感觉你在自怨自怜,甘愿陷在爱恨这个“轮回”里不愿出来,所以你受苦是自然(自找)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