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弃抵触,这是内部成长的开始

 心理咨询师拉拉 2020-09-10

从外部接受从未接受过的东西,从内部接受以前一直排斥的东西,这是成长的大方向。所以我们要去尝试以前从未尝试过的事物,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因为这些新事物可以拓展,提升和丰富我们的人格。

但是,我们过于强调对外的接受,而忽略对内的接受。

“从外部接受从未接受过的东西”最常见的就是旅行,旅行可以让我们见识许多从未见识过的东西,包括风景,文化,风土,人情,人性等。其次是读书,读书也如同旅行,可以让我们了解除自己之外的外部世界,包括的内容跟旅行见识的内容一致。最后就是各种各样新奇的,从未体验过的事物和事件的体验。

这种对外在事物的接受的确在一段时间内带给我们强烈的刺激,拓展我们视野,丰富我们的经验,从而提升我们的人格。

但是,随着接受的广度的拓展,这种刺激感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单纯的对外部世界的接受已经无法让我们有更深远的成长。那么,我们就需要开始关注内部世界。

关注内部世界的首要任务就是觉察自己,觉察自己对内对外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觉察自己的接受和抵触。抵触通常又是我们堵塞的点所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成长方向就是放弃抵触,接受我们所抵触的东西,让堵塞的点疏通,流动起来。

简单地概括起来就是,对于习惯性说“No”的,我们有意识地说“Yes”,而对于习惯性说“Yes”的,我们有意识地说“No”。

第一种的“No”是很明显的抵触,第二种的“Yes”看上去是接受,但实际上可能是惯性的用“Yes”在隔离自己,所以需要用“No”来打破隔离。

我们可以一边接受从未接受过的外部世界,一边接受一直抵触的内部世界,内外兼修,双管齐下。也可以先外再内,或者先内再外,但无论是哪种途径,最终都是殊途同归,那就是内外合一,同时兼顾,这是人格的最终整合。

PS.说个题外话,刚刚荣格最后那句话提到,一切好东西都是昂贵的,人格的发展是最昂贵的东西,而心理咨询做的就是促进人格发展的工作,所以收费昂贵是很正常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