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的经济基础

 大春观察 2020-09-10

陶渊明的经济基础

作者管怀伦

早起,一边打理农事,一边想着田园诗祖陶渊明。这个人的人格形象,主要由文名和气节共同塑造的。不说文名,但讲气节,其最为闪亮之处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事情见载于《晋书·陶潜传》,应该可信。
从历史来看,别说不为“五斗米”,不为一口饭折腰的也不乏其人,但最终都要付出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礼记·檀弓》记载的那个普通人,为保全自己的人格尊严而选择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史记·伯夷列传》记载的却是两个贵族的同类事迹:“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最后有人指教他们说,你们采的“薇”(野菜)也是在周的土地上长出来的。两人闻言,无奈而绝望,既为尽忠,也为全节,绝食而死。
在中国文化道统中,十分崇敬忠义两全的刚道气节,所以这样的故事百代传诵,育人无数。当然,历史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同样育人无数,于是衍生出成群结队苟活于世的生命状态。虽然不值得颂扬,事实上却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矛盾总要调和,历史也就渐渐孕育生出三种“中庸”性质的价值形态:随波逐流、独善其身、同流合污。

虽然能够以归隐山林的方式得以独善其身者大有人在,但是陶渊明却做得最为成功的一位。 他之所以最为成功,关键在于他有官声、文化与田园三种资源集于一身。他二十岁出门求官,二十九岁得官,四十岁在县处级任上辞官归隐。十年官场,宦海沉浮,毕竟获得一些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名声。这种资源对于他的文名没有决定性影响,但会助益其文化实践,提升声望。最终,他选择退出江湖归隐山林,工作重点转向文学创作,其最里程碑式的文学成就就在这个阶段上取得的。

但是,人只要活着就要吃饭,文学创作家也不例外。要想保持自己不苟且的生命状态,也得有饭吃。陶渊明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大概家里还有几斗米,否则哪怕自己愿做伯夷与叔齐,难不成老婆孩子也愿意一起上首阳山?所以任何一种选择都是现实的选择。只要是现实的选择,通常都要考虑现实的问题,最必要的就是经济基础的支持。
应该说,陶渊明这个时候的经济基础还是不错的,不看其他,看看《归田园居》组诗就能窥见。“其一”有句曰:“方斋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此处的“方”同“旁”。斋旁能有十多亩地,完全可以维持一个中等家庭的生计。不仅如此,他可能还在40岁辞职后开荒得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其三”)。从这几句大致看出,他在南山有地但缺少劳动力,所以为除草亲自早出晚归。其劳动时间在“晨”“月”之间,少说有十个小时左右。再从这个劳动时间推想,南山的土地也不会太少。

正是有这个经济基础,陶渊明才能够在官场不得意时,拂袖而去——老子不干了。归隐田园后,不但不失业,还能白天开荒种地,晚上“饮酒”消遣,避开车马喧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真是令人向往而陶醉,但是,如果没有经济基础,大概也是祈求难得的。当然在说他的经济基础的同时,必须看到他死于62岁,很大原因是贫病交加,但这种状况并没有能够摧毁其精神。原因就在于他更有不同于常人的精神。他的精神世界里装了什么精神?一言难尽,姑且不谈,但可以肯定已经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精神文化遗产,而且不声不响地留在自己的作品里,直至我们今天的精神世界里。   

本文作者为南京市委党校资深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