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物致知,到底是指什么?

 与天为徒ytwt 2020-09-10

因为有朋友问到“格物致知到底指什么?”,我就简单说说我的理解,这个话题太抽象也太大,在此我不引经据典,不说任何术语,就以最简单的话说最基本的道理。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就是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最根本的规律,这个规律决定了天地万物,人间社会的一切运转,小到蚂蚁怎么爬,中到人类文明怎么发展,大到星体如何运转,都取决于这个规律,是个终极的大宝藏,大秘宝。

这东西,道家叫做道,哲学叫做本体,佛家有一堆名字,什么本性,道体,明妙真心,如来藏,真如法性,本来面目,大光明藏,大圆镜智……,总之说开悟,悟的就是这玩意,而儒家致知,至的也就是这个知,到达世间最根本的规律,原理。

而格物,就是手段,以深入事物的义理,来希望达到最究竟的根本,人眼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于是要“格”它,使劲格,琢磨到足够深,就能到达最根本。

这就相当于,在一块石头中总结出量子力学,从一个美女身上看出全身神经网络一样。

你会发现,这不就是科学么,科学不就是探究事物表面之下的深层次原理么,对的,清末的时候,人们就是把西洋传来的自然科学,称作“格物”。

但中国古来并没有西方这种科学精神,在另一套体系下,儒家所说的“穷极义理”,背后的前提根据就是,这个规律,也就是这个根本,是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的。

也就是说随便格什么都行,这世间任何一点深入进去,都能摸到最根本的规律。佛家说一既是多,多即是一,须弥藏纳芥,芥子纳须弥,就是这个道理。

最著名的例子,守仁格竹,王阳明年轻时候做过这样的傻事,盯着竹子看,盯了七天七夜,废寝忘食,穷极义理……终于……病倒了~

这就是一种格物的实践行为了,希望通过盯着这个竹子,格这个竹,来探究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就是达到致知。

所以理论上来说,他也可以格任何东西,格美洲豹,电冰箱,ipad,开心果……什么都是一样的格,所以庄子也说,道在蝼蚁,道在屎溺……所以如果不嫌臭,可以去格榴莲格臭豆腐,一样可以悟道。

所以这就是格物致知的最简单解释,以穷究事物的道理,就是格物,来达到最根本的认知,就是致知。

以上我们说的是最浅白的概念,作为儒家的根基理念之一,格物致知的概念在漫长的历史中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演化,包括具体怎么“格”,物是什么,知又是什么……谁先谁后,乃至跟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无休无止的探讨,这些事,他们一群老头在棺材板里面聊去吧,我就不参与了~

最后说,这东西到底有没有可能成功呢?

有,古往今来,大有人在。不过那需要的条件太多太多,太难太难,远不是光格个什么东西那么简单,就拿王阳明本人来说,如果他是历经各种磨难之后,在龙场开始格竹子,也是必然能悟道的,说到底,格物终究是工具,致知终究是目的,这一路上的艰辛,风光,那是要亲自走过才知道的。

当然,也有极少数生命,是可以不经历这些艰辛,管庭前花开花落,目睹因缘生灭,就能悟道的。

这道理就像烧开水一样,一壶凉水,再怎么“格”也不会一下子变成沸水,而一壶刚刚煮沸的水,哪怕架个酒精炉,也就继续冒泡了~

视频日记

《体重》佛罗伦萨 2018-4-3


关于视频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