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释生活

 与天为徒ytwt 2020-09-10

原创第643篇,1426789字

最近很累,但我清楚的知道,这个星球上有无数人比我更累。

偶尔溜号的时候会想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现在的生活是一件物品,那么它是什么质地的呢?

前三十年,我的生活大概类似烟尘,或者晚霞,反正很飘渺很轻,松松垮垮;近两年开始做事,生活似乎变成了液体,还是相对粘稠的那种,比如牛奶,或者蜂蜜;而最近三四个月,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让生活变成固体,硬邦邦的,像一块生铁,没有一丝弹性,没有一点空隙的余地。

无论有多忙,有多忙重要的事情要做,如果生活固化了,变得僵硬了,我都会警觉的注意到,然后尽量给自己松松骨,放松下来,松则久,松而不垮。

毕竟,上善若水,不是上善若铁~

不过目之所及的地方,真的有太多人的生活已经完全陷入僵硬了,这是个飞驰的时代,带着人群呜呜泱泱的狂奔,几乎没人能够幸免,眼看着,加班变成了常态,钉钉让手机变成了办公室,逃不掉的,谁都逃不掉。

这让我想起,大概90年前,经济学泰斗凯恩斯老爷子曾经有过一个预言,他说到了21世纪的时候,人们每星期只需要工作15个小时,也就是两个工作日未满,中间还要开个小差,而剩下的时间都是自由的,然后他认为人类会陷入一个全球性的危机,因为无法打发多出来的那么多时间。

对我们学经济的人来说,凯恩斯是祖师爷,他是个聪明人,一生极尽聪明,开宗立派,风生水起,然而这件事终究是说反了,时至今日,21世纪过去了五分之一,我们不但一周没有变成工作两天,甚至连休息15个小时都难以保障了。

当然,社会总财富是极大增加了,如今干点什么都能活的不错,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但工作的意义,也早已不再局限于养家糊口了。

如果仅从谋生角度来说,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我们就拿极端一点的例子来说——典型的富人阶层,你头脑中的这群人,是怎样的形象呢?

开豪车,住豪宅,一顿饭十几万,一瓶酒上百年,整天吃喝玩乐,酒池肉林?

这大概是封建时代富人的样子~

现如今,一个成功人士,大富豪的形象是怎样的呢?

身姿挺拔,肌肉结实, 勤奋,富有,强硬而迅捷,他们走路带风,精力无限,动作利落并且惜字如金,而且最不能缺少的,他们都是工作狂,甚至是偏执狂。

像不像……钢铁侠~,对,这才是如今成功人士的典型形象。

实际上,工作已经早已不只是工作,而变成了某种身份的象征,成就感,价值感的来源,甚至成为身份认同的核心。高价值的人群中,人们攀比的早已不是物质享受,或者娱乐品味,而是比成就,比事业,比远见,比高度。

当工作成为信仰,原因是没有信仰,于是工作室变成了新的教堂,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人成为了神父。

宗教可以作为信仰,是因为宗教的教义中有大量的“出口”,可以给人带来包容和安慰,但工作很显然并不适合作为信仰,因为它很硬,冰冷而无情,有太多部分是封死的,进去了,就是成与败,除此之外,走投无路。

很明显,这样的生活,会越来越僵硬,失望,焦虑和疲惫都是在所难免的,形而上的问题,并不能用形而下来解决。

码这篇字,也算是警示自己,我的使命是很清晰的,但使命不是工作,肯定不只是工作,瓦萨里之所以是二流画家,就是因为他永远把自己的画布填的很满很满,让人看着就透不过气。一流的艺术家都会留白,而谁能活到水墨画的程度,则是另一层境界了。

适当的,稀释生活吧。

视频日记

《假极限》佛罗伦萨 2019-3-2

关于视频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