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关注〗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智能手机上学?(续)

 纪实纵横 2020-09-11

          讨论话题

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智能手机上学?(续)

          主持人:

          孙传海

  参与本期讨论的嘉宾:

 王瑞芳 懿德  老魏 陈跃国  

 王永昌 陈连进 赵海霞 鲁笋

今日话题

   从昨天开始,我们《纪实纵横》微信公众平台就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智能手机上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今天,我们继续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参与今天讨论的嘉宾既有人民教师,又有在校学生;既有机关干部,又有作家诗人。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我是一名老师,我觉得学生最好带只能接打的手机,既方便联系又能避免学生玩物丧志。好多时候老师们都感慨的说:手机祸害了这一代学生。现在多数中学生拿的都是智能手机,上课的时候好多学生不好好听课忍不住偷偷拿出来玩,老师们发现了大多数时候会没收,于是很多时候,师生会因此发生冲突,有的学生还会因此不上学,甚至还有因为手机被没收发生学生轻生事件,前年五原县二中就发生了这样的一起事件。在家里若家长监管不力,有的学生彻夜玩手机,白天上课只能呼呼大睡了,高中学生这样的事例比较多见。而且过度玩手机,导致了现在的学生大多数视力下降,小小年纪就加入了眼镜先生一族。过度玩手机,可以说玩物丧志,荒废了学业,蹉跎了青春,到时候只能悔之晚矣了。对于手机,真的是既爱且恨,杀人不见血的刀啊。如何监管学生的手机,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啊。

  --王瑞芳(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一中教师)

 我觉得中小学生带智能手机利大于弊。其一,中学生节假日往往布置一黑板作业,拿小本本抄作业的时间几乎都能写完一科作业,用手机拍照能够节省学生时间,为什么不陈、用这时间休息或复习。其二,中学生已经过了儿童阶段,基本的自控能力是有的,而且手机有很多APP可以供学生预习和复习,学生在学校听不懂的可以用手机软件学习,尤其到了初中家长几乎没有能力教孩子那些复杂的物理数学题,有些APP还可以在线答疑,相当于给孩子请了一个随身家教,何乐而不为?其三,现在孩子基本是独生子女,手机可以方便的联络朋友同学。其四,孩子遇到危险手机可以方便定位。其五,方便孩子与家长联系,在校住宿的同学可以利用休息时间给父母打电话。如实在对手机游戏痴迷的孩子可以不定时检查手机应用,若担心孩子在学校玩手机可以拔下其电话卡。

       -- 懿德(山东省平度市某中学学生)

可带,出于安全角度考虑。说的是学校上屏蔽系统嘛。有些事情问题在大人身上,而不再孩子本身。就像有的孩子家长管不了,就让老师管一样,既要管学习还要管做人,那样岂不是惯坏大人了么?现在的智能手机没什么了不起,就是方便而已,比起计算机来差的太远了。现在的孩子智商不比大人差到哪里,手机和电视都是大人禁止的,你能带头不用手机不看电视么?高分低能大学里有比比皆是,有的小孩上了大学连笔记本都不会用,多误事!不用说一个小小的智能手机,以后还要发展成智能人,身上都植入智能电脑,你拒绝么?

   --老魏(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某机关干部)

我个人认为弊多利少,不带为好。 

 --陈跃国(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个体工商户,作家,诗人)

  我的观点可能让家长们喷了,因为我认为学生可以带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功能多。谁都有欲望分享高科技共享带来的资源。如果说智能手机影响了学生学习,甚至列出更多负面影响,那先不要怪怨孩子们,先找找我们大人自身的问题,让我们不要成为低头族。做好表率,做好引导,做好约束我们自己和孩子。自控能力也需要学习和锻炼的。言传不如身教。 智能手机也是一个强大的学习查询工具,与"字典、词典"同样光彩。菜刀可以切菜,也可砍人,菜刀有错吗?要错,是使用菜刀的人。

 --王永昌(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地税局干部)

科技进步,孩子们不能错过!家庭、学校应该有个疏导方案!手机不是游戏机!

--陈连进(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编剧,作家)

     作为家长,我坚决反对学生带智能手机上学。这也是学校明令禁止的,我想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首先是出于维持纪律的考虑。一旦让学生带智能手机上学,就会难免出现偷打电话,玩游戏等不守纪律的行为,班级纪律岂不是一团糟?这样的学习环境怎么能够教育出好学生呢?其二,自律能力普遍弱的问题。受社会形形色色不良风气的影响,网络对孩子的诱惑很大,尤其玩智能手机。带着智能手机上学,对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来讲,注意力就会转移,不再专注老师的讲课,就会影响学习。久而久之,积习难改,后患无穷。基于以上二点,我不赞成学生上学带智能手机。至于回家用手机查询学习,应另当别论。

赵海霞(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纪检委干部)

关于中小学生能否带手机上学的讨论,是否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是否征求了孩子的意见,倾听了孩子的心声,尊重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呢?如果老师、家长一味武断禁止孩子带手机上学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第一种,对于想带手机而且敢于叛逆的孩子,他不会轻易顺从,所以禁止也没有用,相反,如此之举还可能逼他采取激烈的手段和老师家长对抗,坚决不妥协;第二种,对于想带又迫于压力不敢反抗的“乖孩子”,只能把郁闷埋藏于心,如果这类孩子经常迫于老师家长的权威不敢发表意见,长此以往,可能形成孩子没有主见的性格甚至出现心理上的一些问题;第三种,对于能够辨清利害关系自觉不带手机的孩子,禁与不禁又有何区别? 由此可见,“堵”不是办法,“疏”才是良策。我们可以发扬民主和孩子共同探讨带手机上学的利与弊,以及如何趋利避害的问题,和孩子“约法三章”。这样一来,若有孩子“爽约”,他也甘愿受罚,正所谓“二大娘腌菜——有盐(言)在先”。如此做法,既尊重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又帮助孩子树立了民主意识、规则意识,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鲁笋(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第二小学语文教师)

    不用说小孩了,大人都成了低头族!我本人对朋友聚会、开车赶路、聊天说话时候还手不离机,低头玩手机的人十分厌恶!很讨厌的!就连最基本的尊重人都不懂,怎么给孩子做表率?其实,手机不是问题的根源,它只是个具体存在的物件而已,至于怎么去利用,都在于人身上!

    --那仁龙(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党校教师) 

现在不少家长经常就拿手机给看娃娃动画片。中小学生家长要学会引导,不能让孩子沉溺于手机。手机里面有很多不健康的、虚假的,低级的东西。孩子们缺乏辨析能力,尽量不用手机!

    --章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