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晴‖首届“乌拉特奇石杯”有奖征文‖家乡的沙枣树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高晴,女,汉族,60后,生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德岭山,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五原五中政治老师,兼心理健康工作。系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报巜点亮心灯》副主编。爱好文学、书法、摄影,硬笔书法作品多次获奖。曾在巜内蒙古晨报》《北方新报》巜黄河晚报》巜河套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几十篇。于闲暇之时,执笔研墨,书写清浅的风情、悠远的感动而已。

 

有奖征文

家乡的沙枣树

高晴

在沙枣树花飘香的季节,我又想起了家乡的沙枣树。

从十几岁读初中就离开了家乡,之后,一直奔波在生活的路上,直至考学,成家立业。如今,人到中年,常常怀念家乡,尤其怀念那片满载着童年幸福和快乐的沙枣树。

家乡的沙枣树位于阴山脚下乌不浪口南,长约四、五公里,呈南北走向,一直延伸到村子北沙后的地顶头。沙枣树下有一条长长的战壕,这是解放前乌镇战役中抵抗日本侵略者时村民们挖的。每到春季,冰雪消融,山上的消冰水顺流而下,沙枣树就早早地吸收上了它的水分,随着春风,逐渐抽出它银灰色的嫩芽。每年四、五月份,沙枣树开花,枝繁叶茂,花香四溢,朵朵小花挂满枝头,树枝上散发出阵阵馨香。这时,无论是你赶着马车出地里路过树下,还是上学放学的路上,你都会闻到一股沙枣树花香。每到这时,我们这些小伙伴心里就乐滋滋起来:“沙枣树花儿你快快开,沙枣树果果你快结出来”就开始盼啊盼啊,盼望秋天的到来。

终于盼到了秋天,沙枣树上红红的沙枣吸引着我们这些小馋猫。放学的铃声一响,小伙伴们就背起书包,相跟一大群径直朝着沙枣树方向奔去。男娃娃们像猴子一样爬到树上,骑在树丫间,一边摘得塞进嘴里,一边装自个的书包里,还不时的哼着儿歌。我们女娃娃们不敢上树,就捡根木棒递给树上的男生,一棒下去,雨点般的大红沙枣便沙沙地洒落一地。树下的我们便争抢着往自己的书包里、裤兜里、上衣兜里装,一边捡,一边塞嘴里。又大又园的沙枣吃到嘴里,香香的,甜甜的。有时运气不好,会被看树的梁老汉逮着,他一般都是吓唬我们:如果折断沙枣树枝,我就把你们打到的沙枣没收掉

常常,我们打得忘了时间,直到日落西山了,才恋恋不舍地相跟着向家走去。回到家,书包,兜子一翻,倒一锅台,蛮充实的样子。

我们拿回来的沙枣,熟的直接吃,不熟的妈妈会在锅里加些糖精煮着吃。第二天上学装在兜子里,边走边吃,还不时地和小朋友们夸耀妈妈煮的沙枣是多么得香,多么得甜。在那个没有零食的年代,天然醇香的沙枣就是那时我们最奢侈的美味食品。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回味悠长!

从初秋开始打沙枣,一直到落霜。整个秋天,打沙枣成了我们孩子们最大的乐趣。 它添补了那个贫穷年代我们经常挨饿的肚子,也留下了我们那一代人童年的纯真美好。

后来,我外出求学,每次回家,从乌不浪口车站下车要沿沙枣树旁的砂石路走很长一段。这时,沙枣对我已没了童年时的诱惑,我更注重观察它那弯曲而粗壮的身躯,繁茂的树叶,感觉它们那坚韧的性格和几番风雨酷寒的顽强生命力。这时,我发觉,这一大排其貌不扬的沙枣树不仅仅带给我们童年美好的记忆,更主要的是,它们像是用自己粗壮的身躯站成一排戍边的战士,多少年来,保护着家乡的农田,保护着落后的村庄。想到这时,我对它们肃然起敬!

前几年一次出公差,路过乌不浪口,我专门来到那片沙枣树下,多少童年的美好画面又浮现脑海。可这次看到的沙枣树没了往日的繁茂,树下的战壕被添为平地,树的周围种满了庄稼,没了山水的润泽,沙枣树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树上的果实干干的,瘪瘪的,看上去好多年没人照管了。但它们仍以自己的刚强和忍性坚守着一份无人喝彩的寂寞。这时,我爱上了这种悲壮!

已经过了闻香的年龄,已经过了那个把沙枣树花夹在书页里的浪漫青春岁月,但每到花季飘香的季节,我仿佛能闻到家乡飘来的沙枣树花香。它浓郁了我整个童年的美好生活,记载了我童年的欢歌笑语,也承载了家乡父老对我的厚重希望。

家乡的沙枣树啊,你是我心中永远散不去的心香!

编辑:孙传海

﹏﹏﹏﹏﹏﹏﹏﹏﹏﹏﹏﹏﹏﹏﹏﹏﹏﹏﹏﹏﹏﹏﹏﹏﹏﹏﹏﹏﹏﹏﹏﹏

链接征文启事

首届“乌拉特奇石杯”有奖征文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