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生文‖古体诗与自由体诗创作比较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王生文,网名:大漠孤烟直。男,回族,内蒙古磴口县个体工商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作家协会会员。一道诗艺社专家团成员。一道诗艺社小说散文总监。在宁夏《新月》、新疆《回族文学》、一道诗艺社《微信总平台》《专家顾问管理平台》巴盟《花雨》《北方星空》、磴口《蜜瓜园》《磴口文艺》《磴口时事》《河套源》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并连载长(节选章节)、中、短篇小说、纪实文学、古体诗、近代诗、小说诗歌评论等多部(首、篇)。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西北风云》(《走进穆斯林》第一部、第二部),中篇小说《穆斯林的天职》《大漠孤烟直……》《车行西安》《回归信仰》《罪恶荣誉》,短篇小说有《斋月》《芦苇滩上的人家》《爷爷·穆萨·骑士》,纪实文学《媛媛就医》等若干篇。合集为《走进穆斯林第三部》。曾在网络文学《榕树下》连载过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多部。

2018

纪实纵横

纪实论坛

 古体诗与自由诗创作比较

王生文

    【导读】 用八股文的章法结构,为你解密诗与大型文艺创作壮观、精美、和谐的艺术结构!

     我的拙作《诗词演变之探讨》中有这么两句心得体会:无论诗或词,都是人写的。诗词界有这么一句话:人要直,文要曲,文似看山不喜平。古诗词注重诗形,自由诗注重诗质。

     如果以上观点成立,那么具体到创作实践是否能够印证呢?我们不妨一试,以此探讨不同诗体有趣的创作实践。

     自微信开通后,人与人交流已不存在距离感,似乎有点文化的人就能写诗。微信平台发作品宜短不宜长,宜精不宜杂。这与网络时代信息传输量大,现代人阅读耐心和微信这一平台的特性有关。长了有刷屏式的不礼貌之嫌,惹人烦!杂了倒胃口,没人看!我也不例外时常发作品,小说太长分期连载,那怕前情巳忘也沒办法。而诗歌短小精悍,适宜于在微信平台交流。于是写了许多自由体和古体诗。有趣的是两种诗体一比较,感慨颇多。

    诗是需要灵感的。无灵感的创作,不如不写。构思是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构思是什么引起的?简单的回答是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艾青说过: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间消逝的心灵的闪耀。所谓灵感是诗人主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郭小川主张:没有新的构思,没有新的创造,就不要动笔。

    如此看来,构思必须做到:新,奇,巧。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

    在阅读他人的诗作中,我突然看到:黄河的信仰这句话,激起心中联想。而那首诗并非专写黄河,只有这么吝啬的一句是属于黄河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信仰也在黄河奔流到海不回首的信仰中体现!这是灵感的起因!也是诗眼预感到的:新,奇,巧!于是有了《黄河的信仰》这首诗的写作:

  黄河的信仰

     王生文

黄河的信仰让人肃然起敬

奔腾不息  雄壮千里

向着东方不回首

眼望大海  激情昂扬

起初的状态

只是青藏雪域高原山脊上

被溶化的一滴水

从固体脱变为液体

经历凤凰涅槃

静止到流动

有了生命  也有了水的激情

太阳创造了水

赋予这滴水神圣的使命

奔流到海  便获永生

千万滴水都是太阳的子孙

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

汇集成汹涌的江河

在大地上纵情奔流

轰鸣有声  向望澎湃

这是一条江河的誓言

凶恶的壶口锁不稳

激荡的心潮

纵横沟壑的黄土高原

也挡不住河水的激越

黄土高原壮严的洗礼

波浪的颜色从此凝重

河水有了黄色的壮严

也具有了百折不挠

河流的气节

在山峰处撞碎

誓将山体磨成一颗颗鹅卵石

俘虏了石头去远征

被黄土地吸干

化作水蒸汽悲壮升空

在有云层处再生空降

水的汇集像壮土的集结

生命不止   奔腾不息

到海洋去永生

向着信仰的东方

     第一段点出主题(八股文古语称:破题<承题,起讲>),二、三段重点写出千万滴水汇集成江河,在大地上纵情奔流,以此深化向着东方,轰鸣有声,向往澎湃──这是一条河的誓言的主题思想(八股文称:入题<起股)。第四,五段写黄土高原黄色的洗礼和河流的气节,将河的信仰暗比兴为黄种人华夏民族的信仰(八股文称:中股,后股)。结尾一段强化主题思想,到海洋里永生,向着信仰的东方!(八股文称:束股)。

     中国古代的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文体有固定格式。曾经用来科考社会贤达,选官命官必做古文,后来被废止不用。但八股文标明了几朝数代官方认可的作文结构,对今人亦有借鉴作用。

     这首诗按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虽说不上完美,但结构上是完善的,又是作者灵感的驱使!

     本人的一部手机有几十个微信平台,即使手机发卡,也不忍心退出一个。文友互不谋面的相识是前世的缘分。有一位群主心高气傲,对长期不互动的成员怀有怨气。曾经与我说过这么几句话,在诗社初创时,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对平台成员互动次数有过硬性规定,在规定时间内长期潜水不露面,不换气,不吐泡的视为自决于诗社,自决于文友,不死不活的想予以踢退。二三百人的大群,平时只有七八个人交流互动,其他都潜水不动!为了激发大家的兴趣,作为群主,我时常发红包,一但红包抛出,那些长期潜水的巨鳄,突然从水中跃出,带着溅起的水浪,一口下去贪婪地吞食红包。你终于露面了!但我有我的原则,有天晚上我也许喝了酒意气用事,曾一鼓作气踢退二十多个潜水的鳄鱼!听了群主的诉苦,想想我也在群里,担心群主哪一天喝醉了再意气用事,恐自己也难幸免,在没有灵感的状态下硬着头皮做《塞外春色》《黄河开凌》格律诗。

  塞外春色

   王生文

阳春三月李花开

数点粉红惹意猜

暗缕幽香迎面沁

蹁跹蜂蝶绕丛徘

翻飞紫燕衔泥草

善意人家瞰筑台

塞外金川春意缓

耕牛耙杖入田来

黄河开凌

王生文

高原北国暖春槐

解冻黄河冷水来

两岸波涛惊野鸭

冰丛剑垻漩涡徊

河槽九曲蜿蜒走

噬浪排空漫滩淮

激越凌河行千里

涛声万古不微衰

      我们再一次将八股文的作文结构来破解古体诗,看是否适用或通用。上文例出八股文的八个组成部分。即: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众所周知诗词比八股文诞生得更早,是诗词影响了八股文,还是八古文继承了古诗词的结构?无从考证,只能推论立意。格律诗是官方诗词制定并推广普及的律。其中的七言律无独有偶的是,与八股文的八个股同为八句!

     八股文的结构前后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还是以本人所填《塞外春色》律句为例。

     首联:阳春三月李花开/数点粉红惹意猜。上句紧扣标题里的  春  字。下句承题 春  字。看来首联结构与八股文是相同的!

     颌联:暗缕幽香迎面沁/蹁跹蜂蝶绕丛徘。题意即破又有承题,接下来当然是围绕花香引蜂蝶,从 春 的实质  起讲,落笔于:蹁跹蜂蝶绕丛徘。而入题。妙!颌联也与八股文的第三股  起讲  入题  神奇般地相同!

     颈联:翻飞紫燕街泥草/善意人家瞰筑台。为渲染强化主题 春 字,再一次以:翻飞紫燕街泥草,来 起股 欲期高潮效应。起股欲高求奇,高潮后的顺坡不可过于陡峭,要缓坡释情,古人用了 中股 来缓和结构,从而起到和谐完美!起股 中股 名称耐人寻味!可见八股文的文体结构,在美学方面是如此的讲究!

      尾联:塞外金川春色缓/耕牛耙杖入田来。与江南比较而言,天暖燕来蜂蝶舞,农民才下田,当然是北方塞外春来迟。这是  后股 与 束股  。看来 后股  与  束股  的关系,仍然讲究重申主题,束腰缓结!这符合韵律音乐的轻放回味。

     推而广之,推而括之。凡大型音乐艺术创作结构。譬如:洗星海谱曲的大型《黄河钢琴协奏曲》也分八个乐章来表现史诗般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中国协奏曲!

    每年春晚,或奥运会大型文艺表演围绕主题思想也分多个篇章或场次予以结构。八股文的作文结构不仅适宜于古体诗,自由体诗的创作,同样适宜于大型音乐艺术制作,也适宜于长篇小说恢宏的艺术结构(包括中短篇小说也同样适用)除  破题  (引子,引言)和 束股 (结尾)外,中间的: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拫据故事进展予以不同角度的重复,形成音乐的环绕效果,更像歌唱中不断回旋重复的音乐旋律,形成音乐的环绕效果,渲染强化主题思想!古人大概认为能做天下大文章,就能治理华夏大国。以八股文考官命官,可见其用心良多!

      律诗正文,五十六个字,由于平时读音不准,对字音似是而非,查字换字,为做到准确无误,每首诗翻字典得百余次!

     又按以下条款进行自捡

1.  是否写了病句

2.  诗句是否达意

3.  别人是否能看懂

4.  读起来是否不顺口

5.  词句是否拼凑

6.  格律是否正确

7.  自己的诗的意思是否自己看懂,别人不知你在说什么

8.  语汇的压缩是否合乎大众的语言习惯

9.  词汇是否自造

10. 写后先读,读起来气闷的,说明作品有病

    《塞外春色》差强人意,基本填出了一诗一画的古诗词意境。而《黄河开凌》只能算做文字游戏。同是写黄河的,比之有灵感的自由体诗《黄河的信仰》不知差上n倍!这让我想起胡适先生对古体诗的一段感慨:

我初学做诗,不敢做律诗,……觉得那是很难的事,后偶然试做一两首五言律诗来送朋友,觉得并不很难……做惯律诗之后,我才明白这种体裁是似难而实易的把戏:不必有内容,不必有情绪,不必有意思,只要会变戏法,会搬运典故,会调音节,会对对子,就可以诌成一首律诗。这种体裁最宜于做沒有内容的应酬诗,只要把头摇几摇,想出了中间两联,凑上一头一尾,就是一首诗了;如果是限韵或和韵的诗,只消从韵脚上去着想,那就更容易了。大概律诗的体裁和步韵的方法所以不能废除,正因为这是最方便的把戏(摘自胡适著《四十自述》)

   无实质内容,空洞无物的文字游戏,不如不作!

本期编辑

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 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

  2. 作品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必须充满正能量,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别人隐私,不得抄袭别人作品。文责自负。

  3. 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上(含)的,普通作者,将其60%作为稿费;签约作家,将其70%作为稿费;征文作品,按征文要求实施。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没有稿费。所有稿费都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以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发放以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予发放,算是支持平台建设。

给本平台发稿,必须发作者照片和作者简介,否则不予发表。为使文章图文并茂,请作者尽量多发几张与文章相关的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