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坚‖变迁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张志坚,出生于1958年7月,中专文化。在畜牧系统工作近四十年,当过会计,下过乡,现已退休。写作是青年时代的梦想,人到中年开始动笔,先后在地市级报刊发表小说多篇,系巴彦淖尔市作家协会会员,杭锦后旗作家协会理事。于2016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河套情思》。

2018

 纪实纵横

地域风采

 

--内蒙古杭锦后旗畜牧业发展纪实

张志坚

改革开放四十年,杭锦后旗畜牧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牲畜存栏由1978年的29.4万头只(内蒙古自治区出版的统计年鉴统计),发展到现在的近400万头只,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承载着几代畜牧科技人的辛勤付出,这个历史功绩将被后人铭记......

为了写好这篇杭锦后旗畜牧业发展的文章,我翻阅了一些资料,也采访了几位知情人。据资料记载,1978年全旗牲畜存栏数人均不足1.5头只,而且牲畜品质老化,绵羊改良速度缓慢,仅仅是靠引进了一些新疆细毛种公羊与本地蒙古羊杂交来改良本地绵羊品种,而且新疆细毛羊的种公羊数量严重不足。为了得到良种优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全旗集中对土种公羊进行去势手术,畜牧业局的科技人员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弥补种公羊的不足,但收效甚微。

一个引种改良的方案摆到了决策者的案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绵羊改良问题,就必须引种。旗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始多方筹集资金,采取动员农民自筹一部分,银行部门贷一部分,向职工干部借一部分的筹款原则。资金到位后,畜牧业局立即组织科技人员外出联系羊源。首先,由畜牧业局的一名副局长亲自带队,从河北围场引进澳大利亚美丽奴细毛羊和德系美丽奴细毛羊作为种公羊的标准。随后又马不停蹄,奔赴山东梁山引进大批小尾寒羊作为基础母羊。“澳美”、“德美”同属一系,有产肉多,羊毛品质好等特点,小尾寒羊个大腿长而且有一胎多羔的优势,两者杂交对于绵羊品质改良和扩张总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种引进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为了更好的提升绵羊改良的品质,旗政府决定引进更加优质的种公羊。旗里花费巨资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引进纯种的“多赛特”和“澳美”种羊进行“胚胎移植”,用于建立稳定种群,为后来绵羊改良打基础。当时掌握“胚胎移植”技术的旗县,在全自治区除了东部的赤峰市,西部区只有杭锦后旗一家。“胚胎移植”基地的建设倾注了畜牧系统科技人员大量心血,也为后来巴彦淖尔市培育“巴美”肉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饲养代替粗放型饲养,为了能让广大农民更好地掌握养羊技术,畜牧业局在抓紧引种和“胚胎移植”的同时派出大批科技人员到各乡镇举办培训班。树立典型养殖户以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还召开了几次养殖现场会,各乡镇农民踊跃参加,一时在杭锦后旗乡村迅速些掀起了一个养殖热潮,经过几年的努力。按6月30日畜牧年度报表统计,全旗养畜数量比1978年同期翻了几倍。

羊养起来了,一个更大的计划在决策者脑海里逐渐形成,那就是奶牛养殖计划,据知情人讲,杭锦后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个别回民养过几头奶牛。到八十年代中期,旗里从北京、唐山,辽宁等地调回一批“荷斯坦”黑白花奶牛,畜牧业局相应成立了“奶牛服务站”,负责奶牛的疾病治疗和配种任务。还成立了一个“永华奶牛场”,目的是给奶牛养殖户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旗里还成立了一个“乳品加工厂”,用来加工奶牛户所生产的牛奶。(不过,”乳品加工厂“最后因原料不足,工艺落后而停产,但是在当时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旗里大量引进奶牛以后,建立了以头道桥乡、联合乡和陕坝镇为核心的奶牛养殖重点乡镇,奶牛数量大增。但是没有龙头加工企业,牛奶产出后无法消化,极大地挫伤了奶农的积极性。

奶牛也养起来了,牛奶的销售却成了问题。旗里的领导审时度势,立即与自治区的两大乳品企业伊利和蒙牛联系,争取能在杭锦后旗建分厂,最终,伊利的牛奶生产线落户杭锦后旗。有龙头加工企业的入驻,基本解决了牛奶的销售问题。牛奶问题解决了,可又一个问题凸显出来了,那就是奶牛品种老化,产奶量低,满足不了加工企业的奶源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旗里决定引进国外优质奶牛对旗里现有奶牛更新换代。畜牧业局立即派出奶牛专家远赴澳大利亚考察并购进“纯种澳牛”,同时,旗里协调银信部门贷款以解决购牛资金。一批有识之士看准了奶牛养殖前景广阔,争前恐后的筹资建厂、建奶站。一时间,杭锦后旗的奶牛养殖场,奶站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最多时达八十余家,办场的人都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牛老板”。那时的“牛老板”可谓风光无限。(不过近几年奶牛产业因受大环境影响有下滑趋势,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奶农和奶站“牛老板”的收入)。

绵羊,奶牛数量激增,到上世纪末杭锦后旗牲畜存栏数已达三百多万头只,刚奶牛一项就达近五万头,而且品质优良。

养殖业的兴起,各种矛盾也就凸显出来了,畜牧业局领导为解决养殖环节出现的问题,立即选调本系统科技人员到一线服务,局里下设的二级单位也积极参与其中:兽医工作站(现更名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一年中的春秋两季防疫,改为常年防疫,并根据国家政策取消了数种疫苗的收费;家畜改良站(现更名为畜牧工作站)在做好绵羊“人工受精”工作的同时,又购进优质“冻胚”开展奶牛“冷冻精粒”配种工作;草原站派出科技人员下乡指导“紫花苜蓿”的种植和奶牛养殖场“青贮玉米”的制作,还为养羊大户指导“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牲畜的养殖水平;动物卫生监督所严把牲畜调出和调入关,保证“外疫不传入,内疫不发生”,也保障了肉食品的安全和百姓餐桌上的安全。这些部门,都为畜牧养殖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春潮涌动,辉煌的四十年,风雨兼程,畜牧科技人一路走来,畜牧业局已完成了它的历史史命。现在已与农业局合并成一个新的大局,叫做“农牧业局”。合并后的“农牧业局”领导正在谋篇布局,不久将会谱写出农牧结合,综合发展的辉煌篇章。

    5.发稿时请把个人照片、作者简介发过来。为达到图文并茂的宣传效果,最好发几张与文章相关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