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平古遗迹】陈家坟生活遗址​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9-11
城址古迹遗址

从对辽墓的发现到清理挖掘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辽金时期的生活居住地址在康平的分布数量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乡镇,几乎和现代行政村的数量差不多。一方面反映了辽金时期康平地区稳定,人们的生产活动范围面较宽,另一方面也突显了康平地理位置的重要。辽金时期康平先民早期生活跨越的考古挖掘,足以证明康平历史在辽金文化历史的丰富和繁荣。

陈家坟生活遗址

陈家坟生活遗址位于两家子乡聂家窝堡村董家窝堡屯屯北一公里的地方。这块地方被村民称之为陈家坟,八家子河在遗址东由北向南流去。

陈家坟遗址

遗址地势并不高,南、北、西三面地隆起,全是沙丘岗地。2006年,考古人员在这里进行剥离式考査,面积达1200平方米,通过考査发现房址2处,灰坑43个,灶址4处,还有4条灰沟和2处冶炼遗址。出土文物达60余件,是多年来辽金遗址发掘中从来未有过的大丰收。灰坑是古人在居所前后为存放杂物垃圾所挖的坑。灰坑中的存物是分析遗址文化性质的重要依据。在陈家坟遗址发现的43个灰坑形态不一,考古人员归纳有6种形式。即:圆形斜坡平底的(14个)从中发现陶片、铁块和10枚铜钱;圆形直壁平底的(9个),坑中出土了Y形铁器、铁棒、灰陶盆、罐的口沿、半圆形石器、铜带卡和纺轮;圆形浅平底的(14个),坑中出土遗物有灰陶盆和为数不多的黄白瓷片等;锅底形的(4个),遗物不多,坑口较小;椭圆形圆底的(1个)只发现泥质灰陶片;不规则菱形直壁平底的(1个)从中发现布纹瓦、圆陶片、钻孔陶片、篦齿纹陶片、黑白釉瓷片等。在遗址中发现了4个坑灶,多为石砌的锅灶,呈椭圆形,有烟道。除这些外,还发现了灰沟和冶炼遗址。考古人员在挖掘进行到距地表深45厘米左右的地层时,发现一个灰白色直径24厘米的圆形器。壁厚1.5厘米,非常坚硬,在圆形器中有黑色的炭渣,其中存铁渣,随后在这的现场又发现2个同样的圆筒,高约15厘米,直径一个是20厘米,一个24厘米,经认定这三个圆筒是类似今天的“小烘炉”,是辽金时期康平先民用来打制小铁器的简单工具。

陈家坟遗址地层中建筑遗迹

陈家坟遗址还发现了一处房址,为长方形,门朝东南方向,较朝阳,屋东北角砌有火炕,形状如东北地区常见的折尺形炕,炕中有2-3个烟道,一头是锅灶,别一头是烟囱,和今天北方人的火炕无差别。在房址四周发现的遗物多为残损碎片,有陶、瓷、铁、铜、石几大类。陶器是细泥烧制的灰陶,陶胎坚硬,器表有纹饰,器形有罐、盆、甑、纺轮、网坠、板瓦和瓦滴水等建筑构件。瓷器也没有完整器。有2件可复原的碗均为素面,铁器出土了不少,各类有刀、镞(箭头)、铧、輨(固定车轴所用)、钉等。箭头一为菱形,一为平头铲形。铁钉钉身有扁方形,有圆锥形和方锥形。在遗址中挖出铜钱17枚,一枚是“太平通宝”为辽宋时期铸的。其余是唐宋时期的货币。如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的“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北宋的铜钱有“天圣元宝”“天禧通宝”“至道元宝”“太平通宝”等。所有这些对深入研究辽金时期康平先民的生产,生活都提供了极为可贵的资料。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