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彭栋:闲说平遥(四)

 享道 2020-09-11

请戳:享道商城

闲说平遥(四)

彭栋

这些年,因业务关系,常往金庄一带跑。

平遥金庄有座文庙有座文庙,气势恢宏、墙高树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它成名之所在,并不单纯依靠这外部的表象,而是其中的一尊黑脸孔子像。

说到孔子塑像,各位注意过没有,全中国很少有旧作,就连山东曲阜的孔庙,里边的孔圣人像也是1987年新塑的。这是为什么呢?


明嘉靖九年,朝廷内曾有一项较为轰动的事件,此即所谓“毁像易木主”事件。怎么个意思呢?其实是嘉靖皇帝嫌孔夫子的称谓太高了,”文宣王“——有僭越皇权的意味,于是召集众臣,废了这个称号,改称夫子为“先师先圣”。同时下令全国所有文庙一律毁掉塑像,改供“木主”,木主,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牌位。

金庄的文庙,是金时期修建的,平遥古代不归北宋管辖,而归少数民族的“金”政权管辖。《平遥县志》载,公元11269月金将鹘沙虎攻陷平遥,屠城数日,血染郊邑。这段历史,同近现代日本人攻取古陶大地一样,不堪回首。

金庄离城中心较远,据说当年毁夫子像时百姓们护佑得法,这尊像最终没被拆除。到清康熙年间,又允许给孔圣人塑像了,这事也就太平了。

说到孔子,免不了想多说几句,咱文庙里的孔圣人,身边有“四配十哲七十二贤人”。只说这“四配”,分别为颜回、曾晳、孟子、子思,是孔子最得力的四个门生。

中华文明能延存至今,个人认为跟亚圣孟子的思想体系关联最深,所谓“民贵君轻”,一个国家,不管当权者是谁,外来的也好,本国的也好,只要能对百姓施以仁政,我们就应该支持他。中华文化似乎也不怎么排外,蒙古人的元、满族的清,都能被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接受,既便是被动的接受。

中华文化是种内敛的文化,主观上不侵略、不扩张,我们国土的增加多半是通过同化吸收过来的。汉唐时期主动打过几次匈奴,也实在是因为对方犯我太甚了。(未完待续)

今日推介

作者笔下的藏地若尔盖,由生活、亲情、风物所组成,穿插其间的是流落西藏的红军,极少见诸文字的早期援藏部队和他们子女的真实生活。作者通过自己在西藏高原的亲身经历,把六七十年代若尔盖的旧时空“再构建”到读者面前:一如纪录片式的,有血有肉的,史碑性的原生态叙述,以小见大,以微彰宏,演绎出曾经响彻在雪域高原的那些天籁和温润往昔。荒原里母女与苍狼的对峙,马背上疯狂的恋情,以及血乳交融般的藏汉民族情谊,揭开了藏地宗教信仰下人们内心的敬畏,灵魂的洁净,情怀的高远等神秘面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