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复堵奶不能忽视,五个小妙招帮你轻松处理涨奶

 金牌月嫂麦伟建 2020-09-11

堵奶发生的原因之一:初产妇的乳汁中含有比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

极易引起乳腺管的堵塞,使乳汁淤积加重。乳腺管内壁都会正常代谢,脱落上皮细胞组织。就像头皮屑,有人掉小片的,有人就掉大片的。如果脱落的组织,颗粒较大,就容易出现堵奶,而且容易反复堵奶。

堵奶发生的原因之二:出乳孔被阻塞。

会造成出乳孔阻塞的主要有:小白泡、小白点、乳头溃疡、乳头结痂等。

因为不断摩擦而形成的小白泡,一旦覆盖住出乳孔,就会造成这个出乳孔对应的乳腺管里的乳汁无法移出,从而迅速形成一个大面积堵奶。

    乳汁浓缩成的小白点在通过乳腺管时,如果小白点大小凑巧正好,又凑巧卡在某个拐弯、分叉、相对窄小的位置,也可能卡在出乳孔上,就会堵住乳汁,迅速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堵奶。

乳头溃疡多是因为受伤后没有彻底恢复,反复受伤导致的。溃疡如果封住了出乳孔,就会形成堵奶。很多妈妈乳头被磨损、吸破后,逐渐形成结痂,结痂一旦覆盖住出乳孔,也会造成堵奶。

堵奶发生的原因之三:宝妈乳汁多

宝宝往往吃不完,哺乳后没有及时将乳汁排尽,致使有多余的乳汁淤积在腺小叶中导致乳腺管堵塞。

    乳汁量如果多于宝宝需求量,那么每次宝宝吃不完,就容易有多余的乳汁滞留在乳房里。再加上接下来的奶阵,时间长了乳房很容易胀水肿,水肿又容易堵奶。另外,乳汁长时间滞留后,其中的水分被吸收掉,乳汁变得更加浓稠,也会容易形成堵奶。

怎么避免乳汁多引起的堵奶?

大多妈妈在产后3个月左右的供需平衡到来之前,往往会有奶过多的情况。当感觉胀奶不舒服,可以让宝宝吃,如果宝宝不能帮妈妈吃时,可以适当吸出挤出乳晕下的乳汁,感觉不难受了就停止,千万不要努力排到空!

如果已经经常排空了,可以逐渐减少每次的排奶量。如果已经频繁堵奶了,那么就必须要在专业手法的帮助下,疏通淤积很久了的稠乳汁,让乳汁可以顺利地通过乳腺管,又不会刺激更多的泌乳,从而让奶量安全降下来。

堵奶发生的原因之四:乳腺管细或被挤压

每个宝妈的乳腺管管径是不一致的,乳腺管的管径细的宝妈在乳汁浓稠、乳汁含有比较大的脂肪颗粒等情况更加容易造成堵塞。乳腺管本身的粗细不会影响哺乳。不管乳腺管如何交错,乳汁都可以顺利通过乳腺管,最终到达“出口”—出乳孔。但是,如果乳腺管被周围的组织挤压,乳汁无法顺利通过,就会增加堵奶的风险。

怎么让挤压的乳腺管尽快恢复?

最好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冷敷。冷敷有助于消肿,消肿后乳汁才可以重新顺利地流通起来。但为了阻止乳腺管再次被挤压、再次堵奶,就必须要尽快找到导致水肿的原因,停止或减少损伤行为。

堵奶发生的原因之五:乳头发育不良,短平、小、内陷等,造成的喂奶不顺利,乳汁容易淤积。

 堵奶发生的原因之六:淤积起来的乳汁不能排空

乳房内部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过度膨胀的腺泡压迫附近组织形成水肿,水肿又反过来压迫乳腺管,导致乳汁排出越来越不畅通,反复涨奶反复结硬。一旦处理不当,极容易急性乳腺炎甚至脓肿。

 堵奶发生的原因之七:乳汁太稠

乳汁中含有一定的脂肪,有时我们肉眼也能看到,比如吸出的乳汁静置一段时间就能看到分层,上层就是比较浓稠的脂肪部分。

 正常饮食的妈妈,其乳汁中脂肪含量是比较稳定的,都能从乳腺管顺利流出。但是如果因为饮食过油而导致乳汁变稠、变黏,乳汁通过乳腺管时就比较费劲了,很容易滞留在乳腺管壁上,并造成阻塞,堵奶的风险升高了。

  比如妈妈喝了太多太油腻的荤汤,或者吃了太多富含脂肪的食物,都会增加乳汁中脂肪的含量,喝水喝少了也会让乳汁变得更稠更黏。反之,如果能避免这些错误的行为,乳汁变稠引发堵奶的风险就会降低。

发生了堵奶现象该如何处理?

1、热敷:乳房有硬结,热敷可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块变得通畅,乳房循环状况改善。热敷中,注意避开乳晕和乳头部位,因为这两处的皮肤较嫩。热敷的温度不宜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2、如果奶胀疼痛、乳房涨满的非常严重,乳房已有红肿现象,则不能热敷,可用冷敷法,冷敷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仙人掌1块,冰片1克。将仙人掌去刺,切成薄片,加冰片一起捣成泥状,敷贴于患乳。

2)芒硝以15的比例溶于开水中,用厚纱布蘸药液敷于患处,每次2030分钟。

3)芙蓉花()适量,加入一些鸡蛋白,共捣烂敷于患处,中间留一个小孔。立时可以止痛,次日就能消肿;

4)包菜叶子擀软,冰镇后(不结冰,冷就行)一片叶子,把乳头处开一洞露出来,叶子贴紧乳房,敷整个乳房,每天两次,每次二十分钟;

5)土豆片贴敷;

 面对不同的情况,专业的催乳师要有针对性地找到问题根源,才能一招致胜。如果不根治,堵奶就会反复出现,妈妈会一直痛苦。遇到堵奶的产妇奶胀且疼得厉害时,请专业通乳师上门服务,切勿延误,预防发生急性乳腺炎甚至化脓性乳腺炎。

简介

开奶、追奶、通奶,回奶!

母乳喂养指导,轻松哺乳!

非哺乳期乳房保养,关爱女性胸部健康!

产后第一次来“姨妈”,居然有这么多误区!

宝宝拉绿便的原因,总结得很全面!收藏吧

宝宝沾床就醒?那是你没做对!

产后要多久才能不出虚汗?!

婴儿胃容量有多大?宝宝每天要喝多少奶?

宝妈哭诉:不明不白的回奶了!

排恶露的月子餐,速度收好!

产后红糖的正确喝法,可不要错下去了!

乳腺增生可以纯母乳吗?答案你想不到!

9大体质的月子餐,新手妈妈必须收藏

怎么补救哺乳期漏奶,宝妈必看!

产后第一关:生理性涨奶,熬过去就是胜利!

● 妈咪一定要知道的宝宝放屁这个秘密

● 生理性涨奶期怎么快速排奶?

● 乳汁淤积别担心,干货方法收藏一下

● 产后月子病,食补理疗大有讲究(上)

● 不要忽视“冰块臀”,女人养臀比养肾更重要

● 女人补气养血这样吃,效果100分

● 婴儿大便您你看得懂吗?99%的新手爸妈收藏了!

● 宝宝也会长“青春痘”,新生儿痤疮不是湿疹

产后第一天怎么吃才正确?

新生儿那些事:黄疸知多少?

新生儿那些事:维生素AD该如何补充?

地球上只有中国女人坐月子?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

哺乳期月子餐怎么吃最好?coma给你来支招!

产后康复,妈妈们第二次生命

道不清的产褥期难忍之痛(1):产后宫缩痛

孕期健康|孕期气血不足调理方,收藏了

问答|为什么产后一周才能喝下奶汤?

孕期健康|孕期祛除胎毒,千万别盲目做

孕期健康|真假宫缩如何辨别?

道不清的产褥期难忍之痛(2):伤口痛

秋季宝宝感冒咳嗽,这样做非常有效!

喜欢的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