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旦春节来临之际,如何打响保“胃”战?

 何裕民 2020-09-1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人,死亡人数30万人。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增高。胃癌病因很复杂,诱发因素也很多。防胃癌还得从“吃”入手,建议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下5种因素是胃癌发生的重要诱因。

❂ 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

研究证实,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癌发病率高,这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含量高有关。


有研究表明:一天中摄入熏烤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对策:减少熏烤、盐腌食品的食用量和频率。熏烤食物尤其不宜与明火接触,烤制时间不要过长,烤焦部分一定不要吃。平时,要多吃新鲜蔬果,以起到对抗致癌物的作用。

❂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现普遍认为Hp感染后若干年,甚至二三十年可能诱发胃癌。也有学者认为:Hp并非胃癌直接致癌物质,而是通过胃黏膜的损伤,促进病变发展的条件因素,致使胃癌危险性增高。Hp可释放多种细胞毒和炎症因子,并参与局部免疫过程,导致萎缩性胃炎,最后诱发胃癌。


❂ 吸烟

吸烟与胃癌也有一定关系。吸烟使胃癌发病的相对风险增加了一倍,而既吸烟又喝酒的人群胃癌发病相对风险增加了5倍。


有人认为,尼古丁只会进入肺,不会伤胃。殊不知,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也会随着唾液进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胃黏膜出现缺血、缺氧症状,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胃部溃疡甚至胃癌。研究证实,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对策:吸烟者应该及早戒烟,不吸烟的人还要防止二手烟的伤害。

 过量饮酒

研究表明,酒精本身虽不是致癌物,但烈性酒会刺激胃粘膜,损伤粘膜组织,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


对策:尽量不喝酒,尤其是肿瘤患者更要忌口。

❂ 作息不规律,三餐不稳定

许多年轻人工作压力繁重,三餐颠倒,或者一加班到很晚,随便吃点回到家躺下就睡。由于进食到睡眠间隔时间太短,常会增加胃食管反流发生风险。而胃酸反流不仅会带来“烧心”的不适感觉,还会损伤胃和食管结合部位处的黏膜,再加上,饮食不洁以及不规律,食物中的致癌物会进一步伤害胃部,久之就可能产生“不典型增生”,进而增加罹患食管胃结合部肿瘤风险。


对策:避免吃完饭马上睡觉,三餐尽量规律,多吃性质温和的餐食,杜绝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在餐后散散步也可以降低这一风险。

除上述五大因素之外,胃癌的发生还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遗传不是主要的,临床上仅仅1%~3%属于遗传性胃癌。

预防要点

1.杀灭幽门螺旋杆菌Hp,活检发现患有Hp感染者,应积极治疗。

2.胃炎——主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与治疗,特别是伴有胃黏膜肠上皮发生及上皮异型性增生DYS,要每年定期作胃镜GF检查,并积极治疗。

3.少吃或不吃腌菜,不吃或少吃烟熏和油煎食物,不吃霉变食物,不吸烟、少饮酒,多吃新鲜蔬果,保证饮水卫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


如果想询问更多关于健康、康复、治疗的问题,点击这里,何裕民教授为您解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