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督活血汤

 子亮N 2020-09-11

通督活血汤是一剂中药方剂,主要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

药品类别

中药

药剂类型

湯劑

适应症

腰椎管狭窄症

运动员慎用

非慎用

是否处方药

非处方药

治法

肝肾亏损,瘀阻督脉

功用

通督活血,益精填髓 

简介

出自李同生《名医治验良方》。

主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中医辨证属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临床

1。将 80 例脊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

观察组中,男 25 例,女 15 例;年龄 52 ~ 77 岁,平均 ( 63. 5 ± 13. 7) 岁; 病程 6 个月至 18年不等,平均 ( 42. 6 ± 19. 2) 月; 门诊病人 11 例,住院病人 29 例。

对照组中,男 22 例,女 18 例; 年龄 50 ~ 74 岁,平均 ( 60. 8 ± 14. 5) 岁; 病程 6 个月至 17 年不等,平均( 44. 7 ± 20. 5) 月; 门诊病人 14 例,住院病人 26 例。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2。腰痛并有间歇性跛行之患者105 例,其中男性 62 例,女性 43 例;年龄 23~ 67岁。病程 3 个月~ 5 年。全部病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临床表现为腰背痛、腰骶痛或下肢痛, 有些同时存在。腰痛多出现于站立位或走路过久,躺下或蹲位以及骑自行车时, 疼痛多自行消失, 很少有下肢放射痛, 腰痛无固定压痛点。

起病缓慢,大多数患者有长期下背、腰、臀及大腿后部的疼痛史,非甾体类抗炎药能阻断环氧化酶(COX) , 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 因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也与前列腺素的抑制密切相关。  

方剂

黄芪18克(6钱),当归9克(3钱),丹参18克(6钱),杜仲9克(3钱),没药9克(3钱),地龙9克(3钱),苏木9克(3钱),泽兰叶9克(3钱),狗脊12克(4钱),鹿角片18克(6钱)。    

方解

方中当归、黄芪补气生血,为“饥因劳疫”所设;丹参去瘀生新、行而不破;赤芍祛瘀止痛,常与当归、黄芪相伍行瘀血滞,发散内外之风气;地龙走血分,能通血脉、利关节、消瘀滞、疗痹痛。以上诸药均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之功效。鹿角益肾,行血消肿;杜仲温肾助阳,益精补髓,强筋壮骨;狗脊补肾壮腰,祛风定痛,此三味皆有填补奇经,壮腰益肾之力。综观全方,可收补益肝肾、通督活血之效。    

加减

本方适用于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若下肢痹顽痿废,麻木疼痛甚者,加牛膝、木瓜、五加皮各9克;

兼有舌苔白腻,脉濡缓,口渴不欲饮,怠倦困乏,湿重者,酌加萆薢、苍术、防己各9克;

兼有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弦细,面色红赤,阴虚火旺者,酌加炙黄柏、生地各9克,泻火坚阴、滋养肝肾;

疼痛甚者,加乌梅、元胡各9克,广三七5克,活血祛瘀镇痛;

兼有风湿、游走窜痛、痛无定处、顽麻不仁者,酌加威灵仙9克,防风6克,秦艽、羌活各9克。    

用法

方中鹿角片另包,先煎30分钟,再与诸药同煎,沸后,文火煎50分钟,每日1剂药,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每服150毫升左右,饭后两小时温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