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复自汗、发热、怕冷一年,六味药治愈了

 quzhangke 2020-09-11

病史介绍

这是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已绝经,近一年来稍一活动就感到全身湿漉漉的,反复出汗,同时还经常容易发烧。这期间去医院做了各项检查,结果显示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也看了很多中医西医,基本上没什么效果。后来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刘翔主任这里看诊。

患者来的时候正在发烧,在家测体温大概38.6摄氏度,自觉怕冷,尤其四肢严重,口干总想喝热水,经常会感到腹部发冷疼痛,一吃寒凉的或者保暖不够就会疼痛加重,同时伴有腹泻。平素吃饭胃口不是很好,睡眠也不太好,大小便正常。查看病人舌象为舌淡苔白,按脉为沉细脉。综上辩证为里虚寒证,方拟四逆汤加减

方药:炮附片10g  干姜15g  炙甘草20g  山茱萸30g  茯苓15g

共14剂,水煎服

复诊:出汗减轻,无发热,四肢发冷症状减轻,自觉腹中温暖。

方药:炮附片10g  干姜15g  炙甘草20g  山茱萸30g  

共14剂,水煎服

三诊:以上诸症明显改善,胃口佳,睡眠较差,大小便正常。

方药:炮附片10g  干姜15g  炙甘草20g  山茱萸30g  茯苓15g

山药15g

共7剂,水煎服

按语

伤寒论少阴病篇原条文说“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意思就是如若出现呕吐、拉肚子、出汗、发热、四肢难以屈伸、手脚冰冷的症状,那就试试四逆汤吧。

患者来时四肢逆冷,腹部冷痛,结合舌脉,内里一派虚寒之象,脾肾阳气不足,汗液不能被固摄,就会见到多汗;阴阳不相顺接,虚阳外浮,见发热。方选四逆汤,其中附子补火助阳,尤其助肾阳;干姜温中驱寒,入脾胃经;附子、干姜同用,性猛烈,再配以炙甘草益气温中,缓附、姜辛烈之性。山茱萸有收敛止汗,生津止渴功用,茯苓健脾宁心,帮助睡眠。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助阳,温中散寒,收敛止汗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