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夷界限与天下一统

 我的书摘0898 2020-09-11

张岂之

天下一统,天下一家,是中国古已有之并流传了几千年的思想传统。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即:“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战国时期的地理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每个州又分为若干个国。“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禹贡》很明确地描述了九州的地理位置、山川物产,是一个很清楚的地理概念,它既包括中原,也包括了四边的少数民族地区。

古人认为,天子的职责就是“混一九州”,“合万国而君之,立法度,班号令”。做不到这一点的,就是不称职的天子。所以宋代宰相司马光说:“窃以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

几千年来,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抱着这样“混一九州”、“一统天下”的思想。

在九州、四海之内,尽管有华夏和夷狄的区分,有民族歧视的观念和政策,如历代汉族统治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蒙元统治者对不同民族的等级划分;清朝统治者对汉人的防范等,但几千年来,“夷夏一体”、“四海一家”的思想,“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8]的思想,始终与这些民族歧视的观念并存,并且成为统治者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所以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四海可使如一家。”他还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的这些言论与政策,一直被后世的历代君王视为抚绥和统治少数民族的榜样。几千年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执行了或多或少善待异民族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出发点,当然不是由于统治者的善良,而是维护统治的需要。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境内都包括了众多的民族。早在商周时代,境内就有戎、狄、夷、越等族。春秋时代,“夷蛮戎狄,犹错处内陆”。汉、唐时期,疆域更加辽阔,包括了今新疆及中亚地区、内外蒙古、东北三省及云南福建等地,民族更加众多。没有一个合适的民族政策,就无法维持如此大的疆域。对于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政权来说,更是如此。即便是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也往往是多民族杂处的局面。如1125年以后契丹人在中亚和新疆建立的西辽王朝,其境内的居民则以回纥、粟特、鞑靼等族为主。即便是吐蕃王国,境内也充满了汉、羌、白等多民族的人民。明末在东三省割据的满族后金政权,兵马十多万,“半皆中华人(汉人)”。当时的辽东居民“华人十七,高丽土著、归附女直野人十三”。因此,当时的满族首领努尔哈赤说:“天降大国之君,宜为天下共主,岂独吾一身之主?”

几千年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华夷之分的概念逐渐淡漠,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则日益深入人心。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连续一百多年的侵略、瓜分和掠夺,中华各民族都深受其害,国家的衰亡、外敌的入侵给各民族带来的亡国灭种的灾难,联合抵抗外敌、命运与共的处境,使各民族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也最终代替了各种王朝或“天下”、“四海”、“海内”、“九州”等称呼,而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国家的名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