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动丨小众超跑品牌如何玩出“科技范”?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0-09-11


赛麟是一个专注于极致性能的美国顶级超跑品牌,小众但令人狂热、向往。当它进入中国市场,其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也开始有所调整。接下来,赛麟要玩些什么新花样呢?

童济仁汽车评论 编辑丨张杭天

签约ULSee,携手研发AI芯片

4月28日,赛麟与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ULSee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赛麟将为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业务引入ULSee先进的AI芯片、算法和神经网络系统。

江苏赛麟汽车与ULSee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ULSee由国际著名的互联网风险投资机构——软银(Softbank)投资,其创始人叶舟先生曾参与创立了UT斯达康公司并任亚太区副总裁。2014年,叶舟先生创立了ULSee科技公司,投身人工智能领域。作为以计算器视觉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商业集团,ULSee凭借多年的原创算法研发积累,形成了从图像增强,目标检测、跟踪、识别,到3D建模和渲染的完整技术体系。

ULSee首席执行官叶舟先生致辞

未来,赛麟汽车与ULSee的战略合作率先覆盖ADAS、智能座舱及车载智能三大核心领域。现场,ULSee产品专家还向媒体展示了全屏投影AR-HUD技术,虚拟车型展示技术等公司最新产品,也让笔者对于赛麟与ULSee的合作前景充满遐想。

专访揭晓赛麟更多的秘密!

发布会结束后,《童济仁汽车评论》受邀参加了对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官王晓麟博士的专访。笔者梳理归纳了其中,值得关注的亮点。

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官王晓麟博士

Q:有一种说法,非传统车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以上的资金做准备。对于赛麟,是如何保证资金链的稳定,让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有信心?

A:其实厂房建设、设备耗资不多,如果按照规划一个年产15万台的智能现代化的工厂来计算,大约需要30亿人民币。更多的投资,主要用在研发上。

赛麟进入中国是带着世界领先的轻量化技术、底盘技术、动力总成技术、热管理技术等,还有成熟的已有车型,它并非一个“造车新势力”。在中国,赛麟要做的是建厂以及本土化的零部件配套、生产。因此资金压力相对较小,预计之后只会有一轮融资计划。

赛麟年产15万台的高度智能化工厂已经产线全部完成,现在在做设备的安装调试。还有一个做超跑与电动车的厂,其中超跑年产能2万台,电动车5万台。电动车项目即将投产。

Q:赛麟的品牌背景是怎样的?在中国会是怎样的定位?

A:赛麟在美国有这样四大主要业务板块:

  • 技术支持:客户涵盖丰田、福特、特斯拉等企业,其为福特研发了整套机械增压发动机体系;

  • 顶级超跑制造:提供以S7为代表的在各大赛事中屡获佳绩的顶级超跑产品;

  • 性能车改装:将Mustang、大黄蜂等公路性能车通过特殊的定制化改造,提升至与超跑同等级别的动力与操控表现;

  • 赛事文化与培训:赛麟的驾校是全美声誉最好的驾校,为好莱坞影星和国际顶级赛车手提供驾驶培训,甚至还为美国特勤局和特种部队提供专属保密的驾驶培训。

进入中国市场后,赛麟把技术稍微降级,由“小众顶级”下沉到“大众高端”的超跑级乘用车。也就是说,赛麟所有的车都带有超跑特性,包括轿车、轿跑、SUV、跑车。

Q:赛麟接下来的产品规划,节奏如何?

A:赛麟的城市电动车会在今年夏季上市。到今年年底,超级跑车S1会上市,SUV预计会在明年年中上市。

城市电动车将会是一款真实续航300km左右的车型,但是配备多连杆形式悬架,动力性能可以做原地漂移,同时引入赛麟顶尖的技术调教实力,让用户感受到很强的动力性与可操控性。

Q:为何选择ULSee合作?将会如何在产品上落地?

A:对于ULSee,我们最看重的是正在开发的AI芯片和背后的算法逻辑。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做智能驾驶的公司,包括硬件、成像分析等。不管是毫米波雷达,还是激光雷达,其背后的算法是最关键的,决定了AI芯片到底有多大的自我学习能力。

从现在的运营来讲,目前,赛麟的城市电动车已经有了一部分人工智能车联网的应用。到了后续的产品上,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是完全不同的。会把高科技全部应用进去,让驾驶更有乐趣。

Q:接下来,赛麟还会与谁进行深入合作?

A:赛麟选择合作伙伴将分为两类:一类是战略布局中关键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例如之前已经签署合作协议的,以中国移动、腾讯云为代表的行业头部企业,另一类则是在科技领域,像ULSee这样的在某几项技术领域全球领先的企业。赛麟的品牌追求“定义极致”,希望通过与这两类合作伙伴的战略性合作,达成这一愿景。

赛麟的新视角

赛麟在中国市场,目前还不是一个站在舞台中央的大众高端品牌。它称自己不是“造车新势力”,因为它是拥有36年历史的世界顶级超跑品牌,曾13次获得世界超跑制造商大赛冠军,接下来也会有燃油超跑S1投放市场。然而,对于汽车文化与赛事起步相对较晚的中国而言,它的品牌认知度又不及主流超跑品牌。

预计在今年年底在国内上市的赛麟S1

因此,笔者认为,赛麟更像是介于传统制造商与造车新势力之间的一个“中间体”。而这种角色定位,也为赛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行业视角。

像传统车企一样,赛麟更注重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底层架构开发。在赛麟的逻辑下,对于眼下的新能源车型,机械调教与架构的经验相较已经大规模开放、共享的三电技术而言,是具有更高壁垒的环节。赛麟拥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和体系,优化整车的动力输出、底盘调校与操控性能,并将这些优势集成于一款车型之上。

因此,它旗下的超跑与即将推出的高端乘用车之间的关系,并非像蔚来EP9和ES8一样割裂——EP9只为制造声势而存在。这是从产品的维度,赛麟与造车新势力的差异所在,也是其目前已具备的核心优势之一。

想要进军大众高端主流市场,赛麟明白需要将更多智能化的体验带给用户。而在这一领域,赛麟的策略也是希望筑起属于自己的高壁垒,因此与ULSee这样一家兼具软硬件能力的初创企业合作,虽然需要更长周期的投入,但是将来收获的价值远比现在就推出一款可以语音识别、带有大尺寸屏幕的“普通”智能化产品更高。

同时,赛麟还是一家“小而全”的企业,它的业务范围涉猎足够广,但是在国内的业务扩张也并不盲目。这种审慎的策略,是值得肯定的。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笔者在尚未接触赛麟真正落地的产品的前提下,很难判断这个强调性能基因的超跑品牌,走向大众高端主流市场后能否取得成功。但是,做好前瞻布局,保持“小而全”的活力,是赛麟品牌保持自我的“基本面”。

当然,最值得关注的,依然会是赛麟产品的落地。有了这些铺垫,期待赛麟能给用户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