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赢下销冠后,一汽-大众的下一步?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0-09-11

时隔5年,一汽-大众终于在2019年拿下了久违的年度销量冠军,但是比销量更重要的是,一汽-大众在2019年完成了“聚力”的目标,一系列举措为接下来几年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对未知的2020年,一汽-大众将迈出怎样的步伐?一场新闻年会给出了答案。




童济仁汽车评论 编辑丨辰巳


2019年,对于每一个身处中国的车企,都是经营思想观念发生重要转变的一年。但对于一汽-大众而言,变,却并非是一时兴起。

旺季中,一汽-大众没有选择盲目扩增产品线,而是扎扎实实把已有车型的市场口碑、用户基盘做好,在树立了足够的品牌力与细分市场地位后,淡季时一汽-大众再不断用新品去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完成对市场份额的集中收割,进一步巩固优势。


回顾一汽-大众的2019年,在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下滑8.2%的大环境下,一汽-大众累计实现终端销量212.99万辆(含进口车)。其中,大众品牌终端销售139.8万辆,同比增长0.5%;奥迪品牌终端销售超过68万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4.2%;捷达品牌在车型推出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销量达到4.3万辆。

销量成绩的背后,则是一汽-大众不断在驱动自我进化,品牌建设、体系升级、数字化转型、新业务拓展,这些也许每家都会谈的概念,一汽-大众却扎扎实实地在过去几年逐一做好。


2019年“聚力”之年后,2020年被一汽-大众定义为“创变”之年。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经营、战略、体系三大方面,将会是一汽-大众2020年持续领跑的关键点。

一汽-大众转型的新标签?

很少有人想到,在汽车产业“新四化”格局重塑中,一汽-大众会成为走在最前列的一员。

2019年,一汽-大众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汽车试验场,业内首创、规模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模拟仿真研发中心落成,总投资9.6亿元的新技术开发中心开工建设。这几个事件,是一汽-大众本土化研发能力,尤其是在新能源、智能驾驶、车载互联等新兴领域的研发能力提升的体现。

整个2019年,一汽-大众开发了9款中国专有车型。其中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两款SUV探歌与探岳,都在推出一年后于各自细分市场占据头部位置,正是本土化开发最成功的例证。


从新迈腾开始,一汽-大众除了一贯强调的机械性能,在智能驾控方面同样重点着墨。专注于智能驾驶的IQ.DRIVE系统,是一汽-大众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推出的全新品牌;众行家app,成为一汽-大众首次应用的原厂车联网系统的重要载体;插电混动的迈腾GTE、纯电动的宝来与高尔夫,更新了一汽-大众的产品矩阵;IQ.LIGHT品牌的推出,则意味着一汽-大众开始强化“不输灯厂”的气场。

除了汽车产品,一汽-大众还在2019年探索全新业务。大众品牌首个共享出行项目“摩捷出行”已在长春、成都等城市落地,运营车辆超过5,000辆。一汽-大众与大众中国合资、一汽-大众控股的摩斯智联也在2019年成立,为一汽-大众所有大众品牌车型提供数字化服务,探索智能交通等新兴领域。


不难看出,一汽-大众的品牌数字智能化转型,以及陆续在新品上落地、实践,而这些早已不是单靠外方提供现成技术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中国市场都会是先行者和主战场,任何合资公司都需要依靠中外双方共同努力,按照本土消费者的需求打造产品与应用新技术。好的产品需要强大的研发体系作为支撑,在这条道路上,一汽-大众在过去几年的耕耘,已经从2019年开始出现了成果。

从“聚力”到“创变”,变在哪里?

从近年来一汽-大众的各种举措,我们已能察觉这家车企正在多个领域进行探索与尝试。而这些在2020年被一汽-大众总结为“建立全价值链开发能力”。


如果我们以一汽-大众三大品牌为脉络展开,三大品牌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

大众品牌的重心在“营销变革”,体现在客户生命周期管理、营销数字化、高质量销售管理、渠道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方向。作为身处存量市场的品牌,如何与庞大的客户基盘“相生共赢”,以技术与真诚服务好客户,抓好口碑运营,是大众品牌的重点。

奥迪品牌的关键词则是“守正创新”。“守正”是稳住当下豪华车市场中最大、且仍在快速增长的用户基盘,“创新”则在于通过业务与组织形态变革,提升组织效能,从而对不再高速增长后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快速反应。


而捷达品牌的重点仍然是“品牌认知”。从硬条件来说,捷达品牌依然要快速覆盖更加广泛的市场,增强消费者对于全新品牌的信赖,在产品、渠道和服务方面,打消用户的后顾之忧。自2019年6月底捷达品牌首批30家店开业后,整个下半年几乎保持“每天开业一家店”的速度,到2019年底已有超过300家经销商店面。事实证明,捷达品牌的目标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也是一汽-大众未来增量的重要来源。

在车市整体增量匮乏的背景下,一汽-大众也在着眼对弱势区域市场潜力的挖掘。2009年,一汽-大众提出南方战略,2019年,一汽-大众再次提出南方战略的2.0版本,将湖北、重庆等区域作为重点提升对象,以“一城一策”进行战略上的引导。进入2020年,这样的策略将随着一汽-大众覆盖宽广价位的多款新车推出而进一步深化。


整个2020年,一汽-大众计划推出29款新车,包含6款新能源车型。重点新车包括全新高尔夫、探岳Coupe/GTE、CC猎装版、奥迪Q3Sportback、捷达VS7等。三大品牌的产品矩阵,也将会在纵向与横向两个层面继续延伸。

2020年,一汽-大众定了什么目标?

面对2020年的车市,一汽-大众的判断颇为积极,预估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止跌企稳,同比微增0.9%。基于此,一汽-大众制定了232.5万辆的销量目标,相比2019年提升超过9%。

具体来看,大众品牌2020年销量目标为142.5万辆,增长2%;奥迪品牌目标70万辆,增长3%,其中高性能及旅行车的比例达到60%;捷达品牌目标20万辆,是最重要的净增量。

这样的目标,也意味着一汽-大众对于蝉联2020年的销量冠军充满的期盼与信心。


过去几年一汽-大众不断强调的体系力,是对于生产、质量、研发、采购、人力资源、组织流程等各个领域优化,为销量目标的实现构筑坚实的后盾。而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这是强势车企与弱势车企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也是评价那些在车市整体下行时仍能逆势增长的车企的重要依据。因为相比向市场不断投放新车,深耕精品车型市场这件事情的难度与复杂度都要大很多。

在动荡的2019年,一汽-大众靠着“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开启了向高质量发展的篇章。2020年,多方对于车市的预期虽然各异,但总体都认为朝向平稳的方向,此时一汽-大众也有理由对自己的前景保持乐观的态度。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乘用车市头部竞争格局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而一汽-大众为了能够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持续的领跑地位,努力地跨过“舒适区”,以谋取在车市整体增长受限时仍然能通过更广的产品布局与更前瞻的业务布局占领未来。在可预期的前景面前,一汽-大众2020年的表现,将决定中国头部车市发生怎样的变革。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