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众给MPV市场带来了新思路?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0-09-11


随着威然上市,大众终于向由别克占领的中国汽车市场最后一款利润高地——高端MPV市场,发动了进攻。但是,在威然和新GL8相继发布后,两者之间真的形成正面竞争了吗?事实上并不尽然。




童济仁汽车评论 编辑丨金嘉炜

当别克新GL8选择先上市Avenir版本,再放出陆尊和路上公务舱版时,其对大众威然的观望态度可见一斑。

从产品布局来看,GL8家族已经将20-55万元的大型MPV市场全面细分,无论是家用、商用、VIP接待,GL8家族都能找到对应的车型满足场景化需求。深耕高端MPV市场20余年后,GL8对于消费市场有着足够深刻的理解。

而威然作为后来者,面对GL8的全面覆盖,它必须要选择一个切口。28.68-39.99万元的指导价,意味着威然与GL8陆尊的价格形成了明确对标,且每个配置都比GL8陆尊对应车型低了约1万元,似乎要拉开正面开战的架势。

但是,当我们从定位、产品、用户三个层面对两款车型进行分析,威然真的能从GL8手中抢得一杯羹吗?或者两者之间是否有明确的差异化用户覆盖呢?

看定位:威然的切口在哪?

威然的首次推出,并没有对GL8全系发起进攻,而仅仅是与中间价格段的陆尊形成了重叠。在GL8陆上公务舱主要面向的专车、经济家用市场,威然并没有予以覆盖。包括GL8还推出了两款福祉版车型,为家中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障人士量身打造,威然在这些方面的场景拓展能力非常有限,也就意味着威然不会对GL8的整体销量造成本质影响。

再看GL8的三款Avenir车型,四座版高端商务,六座版商务家用兼顾,七座版高端家用,各自定位非常明晰。以40万元以上的售价区间,Avenir车型在GL8家族中销量占比并不低。而威然在内饰的设计上,并没有做GL8 Avenir的尊贵感和私密感,价格区间也没有触及,所以这个领域同样不会对GL8形成威胁。

那剩下GL8陆尊的销量有多少呢?大约占到GL8整个车系50%的销量,按照2019年GL8全年销量147,664辆来看,保守估计这个市场每个月有6,000辆左右的空间。而且GL8陆尊的主要面向客户以商业用途为主,在选择上更为保守而且市场惯性大,注重口碑效应。

比如,很多GL8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买走的:

——老板:“这台GL8开了5年了,里程开了20万公里,小毛病开始多起来了,小刘你去帮我买一台新款的吧!把我们这台置换了。”

——小刘:“好的!”

所以,如果威然能够从每月6,000辆的市场容量中拿下2,000-3,000辆,在初期已经能令人满意。平摊到上汽大众旗下的约900家4S店,一个月卖出2-3台,是完全有机会实现的目标。

看产品:架构给威然带来了什么?

再看产品,威然的架构并非秘密,事实上是来自于途昂的MQB-B,其身上依然保留了不少SUV车型的特征,甚至有一些地方并不那么MPV化,比如说:

(1)车头较长、风挡倾斜角度大、前舱占用整个车的长度较大。

(2)底盘偏高、上下车便捷程度受影响。

(3)车内高度不足,这其实是底盘偏高的间接结果,从二排中央进入第三排时感受较明显。

(4)轮胎尺寸较大,最大装配到了20寸轮毂,侵占车内空间明显,最为直接的感受是第三排座椅横向空间受限。

(5)车尾不垂直,车长超过5米3的威然,后备厢纵深类似一台普通SUV那样深,但后备厢空间不是规整方体,空间效率向造型妥协。

尽管出自SUV的架构,让威然没有像一台“正宗”的MPV那样的高空间利用率,但也带来了区别于MPV的优点,比如:

(1)车头较长,有较大的缓冲区,碰撞安全理论上能做得更好,风挡倾斜角度大使得风噪更小。

(2)底盘偏高,整台车会拥有不错的通过性,而且在造型上更显得不那么像商务车。

(3)轮胎尺寸较大,还有造型的优势,侧面比例更匀称,像一辆更现代化的汽车。

(4)车尾不垂直,有更好的风噪和风阻表现,NVH和油耗方面会更好。

设计在汽车上是双刃剑,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很难两全。可以看到,威然选择在途昂的基础上来打造,与GL8这种传统意义上拥有专属平台的MPV,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产品特质。这种特质,更容易吸引部分只看中第二排乘坐的高端新商务人士。

当然,与途昂共平台开发,更重要的原因是平台成本可以有效分摊,才能给出28.68万的起售价。大众的品牌力,在一个有吸引力的价格面前,更能充分发挥优势。

看用户:威然还会抢谁的消费者?

最后还是要回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什么样的消费者会选择这样一台5米35的MPV?会分流GL8陆尊的用户吗?

笔者认为,可能有,但不会很多。

MPV市场是一个更为理性的市场,造型的好坏并非关键因素,车辆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往往才是消费者的第一诉求。相比GL8陆尊,威然做得更好的是它第二排的豪华程度,用接近于GL8 Avenir的水准营造出很强的第二排气场。

尽管空间方面,威然并没有表现出更加过人之处,车厢空间和上下车便利性方面相比GL8陆尊也有劣势。但是足够好的第二排,也是掐住了很多想要购买大型MPV用户的痛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够MPV的威然,在客户诉求的掌握上,并不会与GL8陆尊形成太大的重叠,自然也不会在销量上给GL8产生太大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反而是威然与自家几款不同定位车型的关系——途昂和夏朗。很多买途昂的用户,看重的就是途昂的“大”,要的是气势、空间和城市通行的舒适性,在这些方面威然都可以形成对途昂的替代。而常年以进口方式在国内销售的夏朗,其价格区间也和威然头尾相接,相信有一部分忠实的大众用户,也会把夏朗的购车需求转移到威然上来。

貌似对标GL8的威然,很有可能也是几位自家兄弟的替代者。

写在最后

GL8在中国已深根细作了二十多年,其产品的完善程度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掌控是其它MPV难以企及的。而大众尽管很早就涉足国内MPV市场,但直至目前都很难有一个真正市场成功的产品。从威然来看,大众依然抱着尝试与探索的心态去逐步铺设产品线。

高端MPV市场虽然没有这么大,但也绝没有小到一款车型即可填满所有需求的地步。当GL8通过家族化布局,试图封锁潜在竞争对手入口时,新进入者需要通过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用差异化定位开辟出新的细分市场,才能冲破GL8的寡头垄断地位。

所以威然的出现,给GL8增添了一个有趣的对手。如果威然能够获得一个稳定的市场表现,对其它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启发,今后会有更多的品牌(比如丰田Sienna)进入这个舞台。这对于高端MPV消费群体来说,一定是一件好事。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