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八卦先生 2020-09-11

《二十二》这部纪录片,聚焦在战争中被日军强掳为“慰安妇”的22个幸存者的生活现状。整部影片虽然平静如水、故事零碎,但却是部感人且有力量的作品。影片获得冯小刚、吴京、李冰冰等上百位明星力挺,实属罕见。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虽然很多人力挺《二十二》,但还是有不少观众给出了差评,他们认为《二十二》太平淡了,故事太零碎,辜负了这么沉重的题材▼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日本侵华期间,大约有20万中国女性被强掳为“慰安妇”,她们饱受摧残,最小的只有13岁,多数是14-20岁“含苞待放”的少女,最惨时一天要接待300多名日本士兵,一天坚持17小时,在床上吃饭小便……这么多年过去了,幸存者越来越少,《二十二》开拍时只剩22位,如今只剩8位了。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她们已是满脸皱纹的老人,虽然经历过生不如死的折磨,但至今仍平静、顽强活着,让无数观众泪洒影院。

广西韦绍兰老人的故事是最容易打动人的,但导演郭柯却狠心缩减了关于她的篇幅,因为不想“用一个备受瞩目的案例,去替代更平淡的其余21个人”。韦绍兰老人的故事,记录在郭柯的另一部作品《三十二》里,影片虽然只有43分钟,但几乎每个看过的人都会被她打动▼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1944年冬天,24岁的韦绍兰背着女儿在山上劳作时,被日本兵抓走。

日本兵把她和几个女孩关起来,她十分害怕,“眼泪不敢流,不敢抬起头来看,晚上睡觉颤抖抖”▼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韦绍兰等人被日军蹂躏摧残。后来她趁日军放松警戒,天还没亮就背着女儿偷偷走山路逃走,走了两天才回到家。路上多亏好心人相助,提供食物和留宿,她和女儿才不至于饿死▼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回到家后,迎接她的是丈夫的唾骂,骂她到外面学坏了。

回来一个多月,女儿就夭折了,她怀上了日本人的小孩。

韦绍兰曾试过喝农药自杀,幸好被邻居及时救活。

虽然老公不同意生下孩子,但在她婆婆的支持下,1945年儿子罗善学出生了。

夫妇俩对孩子很好,喂他喝粥,两个大人就吃杂粮和野东西(野菜)充饥。

后来丈夫去世了,韦绍兰独自抚养罗善学。

他(丈夫)好,命又不长,剩下我这个老孤独几造孽啊,我一想起来眼泪就流”▼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罗善学因为出身问题,从小就被人歧视,小孩们经常喊他“日本人”。

如今罗善学已72岁,还是单身汉。前后谈过6个对象,都没成功,就算女方同意,对方父母也不同意婚事,因为名声不好听。

罗善学对人生很悲观,常为未来担忧,怕自己有一天动不了了,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

吃农药,有病就吃农药死掉就完啦”▼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对很多人来说,97岁应该安享晚年了,但韦绍兰还要自己做饭、挑水、洗衣服、种菜……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她每个月只领到30块钱的低保,对普通人来说,这只够吃一顿,但这够她花一个月。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她就买白菜吃,因为便宜,每次买菜就花5块钱。

会用就够了啊,多就多用点,没得就少用点。”▼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有四两就吃四两,有半斤就吃半斤,早晚吃完了再打什么主意去卖。人生只愁命短不愁穷,这世界这么好,现在我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会想死吗?不想的。”全中国恐怕没几个比她更难的人,但她一直顽强活着▼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韦绍兰是个慈祥有爱的老人。据导演郭柯回忆,2012年他拍完她的部分,临走前给韦绍兰留了500块钱。第二天,老人给摄制组4人每人发一个红包,每个都装100块,并嘱咐说:“快过年了,给你妈妈买点糖果吃。

《三十二》中有3个镜头让八先生过目不忘。

1、

韦绍兰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心无旁骛吃着,仿佛它是人间最好的美食▼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2、

韦绍兰到小桥边打水,装了两桶。上台阶时,因为年迈体弱,她只能分别缓慢移高两边的桶,再踏上一步台阶。虽然只有五六级台阶,但她要花好几分钟才走上来▼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3、

韦绍兰回忆起童年的乐趣,笑逐颜开。

她还13岁的时候,常跟小伙伴们到山岭上放牛。隔壁村有个60多岁叫“十二爹”的老头,也到山岭放牛。老头非常会唱歌,还有歌书,每次他到来,她们这帮小孩就“像去接新娘一样接过来”,团团围住他,闹着说“爹爹,教我们唱歌啦”▼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十二爹”就教她们各种山歌,有男孩骂女孩的,有女孩骂男孩的……各式各样的都有。

她们作为报答,就帮老头看牛。哪句歌忘了,她们就跑去问老头,老头就教到会为止。

《二十二》的片尾曲《九重山》,就是依据韦绍兰老人常哼的歌改编成的▼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如今韦绍兰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不久前还查出了心脏病和肝脏肿瘤,时常头晕无力。但愿她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祝愿她能恢复健康,活得更长久。

《二十二》中还有一个让人佩服无比的老人——林爱兰。

她出生在海南岛,日本人入侵后,她15岁就加入抗日游击队,打死过几个日本兵。日本兵得知她是游击队后,把她妈妈抓起来,绑手绑脚扔进了河里……每当想起妈妈这段遭遇,林爱兰就泣不成声▼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16岁那年,林爱兰和几位战友被日军捕获,性格刚烈的她惹怒了残暴的日本兵,被暴打一顿,差点被枪毙,幸好有给日本人办事的同乡求情,她才保住性命,但随之而来的是生不如死的摧残。

后来在一个为日军做苦力的中国老人帮助下,她们才得以逃脱。林爱兰长期遭受各种暴力,右大腿筋骨被彻底打断,从此残疾▼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看《二十二》时,很多观众应该对一个镜头印象深刻。林爱兰行动不便,从屋里走到门口都十分艰难,她把胶椅当拐杖,双手撑着身后的胶椅才不跌倒,每前进一小步,就拉椅子向前一点,到门口再缓缓坐下。

拍摄完成后,剧组人员给林爱兰买了一台轮椅,导演郭柯还亲自教她使用▼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林爱兰已于2015年12月23日去世,享年90岁。

她们,正一个个消逝,数量越来越少……

如果不是郭柯的执着,恐怕连她们晚年这点生存状态的记录影像都没能留下来(方框中的老人皆已去世)▼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二十二》这部片,是郭柯用最大的善意和诚意拍成的,他没逼老人们说出那不堪回首的遭遇,不去消费苦难,没有刻意剧情化,不管多“无聊”都原汁原味呈现给了观众,因为那样才是最真实的。

所以,虽然《二十二》的故事很零碎,很平淡,但这也是它的可贵之处。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郭柯还打算将《二十二》个人的盈利全部捐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他说:“我觉得挣钱的机会一定还有,但面对她们,我希望自己干干净净。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中国能有这样善良的导演,这样善良、真实、宝贵的纪录片,真是一种幸运。

“22”,从此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有了特殊的意义。

它代表着曾受日军迫害的20万中国妇女;

它提醒人们珍爱和平,远离战争,让悲剧不再上演,不管是在世界什么地方;

它更提醒人们:不管过去遭遇什么,不管生活多苦多难,都要好好活下去。

如韦绍兰老人所言: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最感人“慰安妇”故事并不在《二十二》,导演却狠心缩减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