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而立之年该读什么?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今天被几个而立之年的小伙伴围住,问我他该读什么书?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问住了。

记得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每天除了八个小时的工作,此外,整天无所事事。大学里上惯了晚自习的我,晚上一下子找不到事干,那是很急人的事。因为广东话也听不懂,广州的电视台基本说粤语。好像就一个岭南一台说普通话,那个电视台都是新闻类节目,偶尔放个电视剧,也是正统得掉土。

有段时间,没有考注册会计师,也没想着考研究生,晚上的时间实在是不好打发,于是,我就开始看小说。适逢陕军东征,那个时期陕西和西北的作家作品我好像都看过,以至于我感觉单位附近的那家新华书店里面的小说都被我看完了。

不是很好的小说,就站在书柜边上看,半个小时左右浏览一遍。那时候书店有规定,看一本书不能超过半个小时,有营业员管这个,半个小时没有看完的,我就先放下,再看别的书,下次来的时候接着看没有看完的部分。

下班之后吃个盒饭,不到六点就准时出现在书店,直到九点关门,我都在书店里,遇到好的书,如《废都》、《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最后一个匈奴》等,我都是买回去,九点半以后在宿舍继续看。

那时候生活比较简单,也没有人打扰,看书效率非常高。尤其是春节放假的时候,因为也没有地方吃饭,我就一大早拿着小说去麦当劳餐厅(刚进入中国不久,里面没有什么人。)看饿了吃,晚上看困了回来睡觉,第二天依然如此。

估计那时候小说看够了,以至于到现在,都没有觉得自己在小说方面有什么亏欠。当年作家正好开创了一个时代,那时候的东西读起来比现在作家写的也有水平,我的文学底子是不是就那时候垒起来的呢。

时间走得很慢,生活当中也没有太多的变化和诱惑。

在书店的书都看完之后,我觉得该做点正事了,这时正好开始注册会计师考试,我便开始复习考注会,没想到一次过了;于是,我又想考研究生,此后的日子,晚上基本交给专业课了。

现在的年轻人每天的压力比我们当年大多了,他们不仅要加班,而且还要学习和置业,此外,还要忙于终身大事,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对于这样的年轻人,我能给他们什么建议呢?

读书第一要读专业书,因为专业知识更新太快了,不读书一定不适宜这个时代。三十岁左右的年纪,正是专业积累的好年纪,再过几年受家庭拖累,估计难以定心读专业了,除非立志要把自己培养成一流的专家。

除了专业书,还该推荐什么书,这是一个问题。假如有文学专业方面的兴趣,这个是比较好推荐的,因为可以根据他阅读的偏好,推荐国内、日本、欧美、南美不同风格的作家。这个年纪假如有文学方面的偏好,估计也不用推荐了,因为思考已经定型,喜好已经稳定。

假如没有文学方面的兴趣,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好推荐的。其实,这个年纪的人,与其说是想读文学书,不如说是想通过读书获得一些道理和启迪。鸡汤类励志书,他们一定是不屑于看的,但是道理过深的,他们耐不住性子看,或者说,没有阅读这类书的阅历。

比如跟我一个年纪且爱好文学的人,我就敢向他们推荐《失乐园》,因为能将不正常的心理和感情,写得那么生动和正常,把不合理的现象写得那么入情入理,这就是立志文学创作的人必须要学的技法。但对于三十岁的人来说,他们还不明白情爱是怎么回事,让他们看《失乐园》,其可能看不出其中的美,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学习能力,就像你拿一本《金瓶梅》给一个青春期的小伙子,你让他去汲取文学营养,这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啊。

我不知道我跟年轻人解释和分析的内容,他们是否理解了。假如没有目标,看书其实可以不用有方向,抓起一本是一本,爱看的就看深看透,不爱看的,就扔掉好了,不要难为自己看不想看的东西,因为那样太浪费时间和心情了。

文学类大部头不看就看中短篇,个人的小说、散文不爱看就看杂志;文学的不爱看就看哲理的、历史的、思想的,这个年纪其实非常需要完善和充实自己的思维体系;实在不行,看点励志类的也可以,反正是开卷有益,只要在看书,且看书能愉心,目的就算达到了。

写到这儿,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六本书好像就符合我推荐的范畴。其实,我的书就适合这个年纪的人看。

但是,我也不好意思说啊。

         朱晔(古磨盘州人),安徽望江人,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了三部历史专著:《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旅行散文随笔《一车一世界》,创作出版长篇小说《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并在《文艺报》、《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文学》等期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出版文字20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