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无遮拦的王朔谁都不服,那么谁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好作家呢?

 古稀老人赵 2021-09-22

王朔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一个作家。《我是你爸爸》、《过把瘾就死》、《爱你没商量》、《编辑部的故事》等是其代表作。另外,还有他参与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轰动一时。

王朔当过海军,经过商,写过小说(长篇、中篇、短篇都有),写过电影剧本。当然,最让人记住他的,还是小说。

文章图片1

和王朔同时出来的作家,还有莫言、余华等。王朔和莫言的作品,当时被称为“痞子文学”。

可我从来就没有觉得王朔的文字有“痞子”味道。王朔的小说,我几乎都看过。他的文字纯净,不管写什么,都纯纯粹粹;忠实于文学创作规律,你别看他在访谈中直言不讳,信口开河,甚至胡说八道,感觉这个人似乎真不怎么样。但他在小说里从来不会指桑骂槐,借题发挥,或者隐喻什么。这是一个心怀坦荡、襟怀磊落的作家。

一叶知秋,对大多数作家来说,可能适用,但对王朔来说,可能是个例外。

王朔的小说,写什么,就是什么,朴实无华,既不追求文字的华丽,也不讲究句子的奇险精巧,这或许也给某些人诟病他的小说没有多少文学价值提供了口实。但我觉得,这恰恰正是王朔其人、其小说的可爱之处。而不像某些作家,尽管语言华美,句式精彩绝伦,但喜欢杜撰社会现实,折射出的,则是作家心理阴暗的另一面。

文学作品究竟要表达什么?是卖弄文学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还是用文学为社会服务?是给社会现实指引一条向前的正确路径,还是一味丑化、诋毁某个社会发展时段?究竟是文学形式统揽文学内容,还是文学内容决定文学形式?不言而喻,假如文学内容失真,甚至极尽夸大、污蔑之词,文字再怎么优美,句式再怎么奇妙,作者再怎么才华横溢,这种文学作品还有社会价值吗?倒是可以说,作者的文学水平越高,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破坏作用越大。

文章图片2

就像一个外表华美的高楼大厦,看起来精彩绝伦,但假如里面是经不起折腾的豆腐渣,便随时会腐烂倒塌。

王朔素来以心直口快、口无遮拦著称于世。比如,他认为鲁迅先生不是文学家,依据是鲁迅先生没有创作过长篇小说。他评说张艺谋,早该灭了,就是个搞装修的。他评说贾平凹的《废都》,是扒厕所的东西------当然,他几乎评说过任何人,金庸、莫言、余华……逮着谁,评说一顿,在他的眼里,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他的好评。

尽管我不敢全然苟同他的观点,比如说鲁迅没有长篇小说,就不是文学家。按照这种论点,历史上很多文学家都得重新评估。比如韩愈、柳宗元、苏轼、欧阳修等,按照王朔的说法,就都不是文学家了。这显然是错误的。

文章图片3

但我并不觉得他说得全无道理。王朔说这些话的时候,他或许只是随口那么一说,心里想什么,嘴巴一出溜就出来了。不管他说得对错,其实他只是说说而已,该敬重的,他心里仍然还在敬重;该鄙视的,他心里仍然还在鄙视。至少他信口开河的时候,并没有坏心眼,心也没有长歪。至于他写小说,我相信该怎么写,他肯定还会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严肃对待,绝不会像他对待访谈那样随便。

不像有些作家,文笔绝佳,但写出的东西,让人感觉不舒服,虚无缥缈,谎言漫天,把一粒芝麻说成西瓜。明明一个晴格朗朗的天空,他非要说是阴雨绵绵,乌云滚滚;本来红彤彤的太阳当头照耀,他非要说是漫漫长夜。

那么,在王朔的心目中,究竟谁才是当今时代真正的好作家呢?有一个人进入到了他的视线里,他就是阿城。

文章图片4

王朔谈到阿城,总是那么津津乐道:阿城,这可不是一般人,史铁生拿我和他(阿城)并列,真是高抬我了。我以为北京这地儿每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养成精的就是阿城。这个人,我是极其仰慕,若是有人下令,全国老百姓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阿城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

可见王朔对阿城的敬佩、崇拜,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

那么,阿城究竟是何许人呢?我们看看这个人的简历。

1949年清明节阿城降生,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大家都在祭奠死人的时候,却把我活出来了”。言语中带着他一贯的幽默。

阿城从小就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家里穷买不起书,阿城就到旧书店里淘换几本好书,站着免费看。很快书店的人都认识他了,每次他一进店,大家就把主动拿书给他看,他的文学启蒙便是在旧书店完成的。

文章图片5

大了一点之后,他开始每天混迹在琉璃厂,在同龄人都在玩具的时候,阿城已经玩起了玉器、瓷器、字画儿,从此他对文物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下乡插队的那段日子里,大伙都喜欢到阿城的屋里听他讲故事,他两腿一盘,一边抽着烟一边讲着《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大家在昏暗的灯光中聚精会神的听,每每讲到关键时刻,阿城还会故弄玄虚,故意吊着他们,这时候有懂事的就会上前递上一根烟,或往杯子里再添点水。

谈到阿城聊天的能力,梁文道对其赞叹不已:“大家亲耳听过阿城讲故事吗?没听过?哎呀,那可是终身抱憾! ”

文章图片6

一起去的,几乎都是成分不好的孩子,有的是人尖儿,多少懂点书画、金石、音乐,还有会电工、机械的,文史哲更是不在话下。

阿城天天和这些高人过招,不但才华猛进,还把别人的本事全学会了。所以他能造家具、组装汽车,也就不奇怪了。

这些学够了,农村的各种把式也成了他的老师。怎么赶马、怎么灌麦地、怎么收粮食,他简直像自己要种地一样全学会了。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阿城返城,发表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系列,立刻震动中国文坛。一时间凡是读书的青年人,口里念的都是阿城的名字。

文章图片7

莫言那时还在读书,眼里没几个看得起的,但是阿城把他彻底征服:

那时他在我的心目中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偶像,想象中他应该穿着长袍马褂,手里提着一柄麈尾,披散着头发,用朱砂点了唇和额,一身的仙风道骨,微微透出几分妖气。

随后阿城写了散文《遍地风流》,奠定了他在汉语写作届的塔尖地位,真正做到了整个华语文学界,数风流人物,还看阿城。

文章图片8

声名利禄和欢呼追捧,滚滚而来,然后呢?

阿城毫无留恋地抛下了光环,一去美国十几年,销声匿迹。回国了也只是采访、公开活动极少参加。

这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说明阿城已经超脱了入世的儒家,渐渐靠上了出世的道家。

文章图片9

陈数读阿城

说到底,阿城心里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过作家,他称自己“失足文学青年”。更没想靠小说扬名立万。

于是乎,肚里这么有货,一身才华横溢的阿城,就是不愿意多写几本书。

冯唐说,他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写不好宁愿不写。

所以阿城出手,必属精品。

粉丝们只能捧着许多年前出版的书,一遍又一遍翻。

连《武林外传》的编剧宁财神都吐槽过:阿城的《遍地风流》《风言风语》,我都翻得起毛边了。

结尾

在浏览阿城生平的时候,对其中的一段非常动容,阿城小的时候日子艰苦,但是精神非常富足,他一个人常常跑到书店里去看旧书。店里没什么归类,拿到什么就看什么,往往自己还没读完,就匆匆地卖出去了,然后他就把书放在架子的底端,自己记着位置看。

阿城说:人生有限,书应该越读越少,不然这一生你读的书可就太少了。《棋王》名震全国后,也被徐克翻拍成电影获得了无数的嘉奖,然而对于媒体的采访,阿城却不以为然,说:作家和畅销作家是两码事。

也没有像王朔一样进军影视,王朔骂过不少人,但他却说:阿城?我的天,这可不是一般人,我可跟他比不了。史铁生拿我和他并列,真是抬高我了。

阿城的身上有很多趣事,再复万言,亦难穷尽。这篇文我也只是主要谈论了他作品的精彩之处,却连其千分之一的精彩程度都没有写出来,实在是羞愧。但是文笔不行,心却是真的,无论是思想的提升、经历的积累,还是精神的富足,这就是阿城的作品所能带过来的,他是通才中的通才,作家中的作家。

文章图片11

我所推荐的书籍,都是我亲自阅读并极力推崇的,这套阿城文集《棋王》精装册有非常大的收藏意义,只需要一顿饭钱就能买来如此巨著,我认为这非常划算,就算花上千元购买也值!大家想要的话点击下方链接立即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