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方药症④体例:主症,兼症,六纲五证...

 仕仕霖霖 2020-09-11
中医经方药症④
体例:主症,兼症,六纲五证,病邪,原文。

赤芍,腹痛,血痹、小便不利、腰痛。阳明温,淤热。
主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本经》原文〕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

川芎,头痛,痹症、腹痛、呕吐,少阴太阴凉,淤血水饮。
主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本经》原文〕
芎劳,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

麻黄,伤寒头痛。身痛无汗、发热、咳嗽、中风淤血,少阴凉,淤血水饮。
主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痛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
〔《本经》原文〕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葛根,肌肉痉挛,腹泻、呕吐、口渴。阳明温,湿热。
主治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
〔《本经》原文〕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前胡,痞,发热、头痛、腹痛,少阳、阳明温,湿热。
主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
    
知母,渴,水肿,阳明热,饮热。
主治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本经》原文〕
    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

厚朴,腹痛,发热、腹痛、腹胀、呕吐,太阴饮,痰饮。
主温中,益气,消痰,下气,治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逆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止烦满,厚肠胃。

竹叶,呕吐,发热、咳嗽、呕吐,阳明温,湿热。
主除烦热,风痓、喉痹,呕逆。根,消毒。
    淡竹叶味辛,平、大寒。主治胸中淡热,咳逆上气。其沥,大寒,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竹茹,微寒,主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本经》原文〕
    竹叶,味苦,平。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汁,主风痓。
    
    续断,金创骨折,痹症、崩漏,少阴凉,淤血。
主治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及伤、恶血、腰痛,关节缓急。
    〔《本经》原文〕
    续断,味苦,微温。主伤寒,补不足,金创,痈伤,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

枳壳,胸腹气滞胀痛,瘙痒、腹泻,阳明、厥阴温,湿热。
主除胸胁淡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本经》原文〕
    枳壳,味苦,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

狗脊,腰痛,小便多,少阴凉,淤血。
主治失溺不节,男子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目暗,坚脊,利俯仰,女子伤中,关节重。
〔《本经》原文〕
狗脊,味苦,平。主腰背强,关机缓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

    
    瞿麦,小便不利,目病、痈肿,阳明热,湿热。
主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
    〔《本经》原文〕
    瞿麦,味苦,寒。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