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SmartCore与Phoenix两款产品,看伟世通的软件转型

 cheyunwang 2020-09-11
 
「软件」将被愈加重视。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开始深入浸透汽车行业的更多层面。在车企纷纷宣布转型为服务商之后,供应商们拿上了接力棒,开始加码各自的软件业务。

专注于电子座舱技术的伟世通也不例外。为了展示向软件方向转型的决心,伟世通在此前宣布其将成为一家「科技公司」,而不仅仅是一家零部件供应商。而伟世通的软件业务发展规划,可以从这次上海车展展台上的两款产品——SmartCore与Phoenix——上看出些许痕迹。

多核虚拟技术驱动的SmartCore

SmartCore智能座舱控制解决方案

SmartCore是伟世通的智能座舱控制解决方案,其核心为一块针对电子座舱的域控制器,通过多核虚拟的方式,在一块芯片上可同时对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仪表盘、HUD及其他车内显示系统进行操控,并可以集成ADAS相关信息。

这块域控制器的关键在于,可以使用不同的芯片核来控制不同的功能。车载信息系统与仪表盘、HUD的信息就由不同的核来分别控制;车载信息系统本身也使用了两套操作系统,底层操作系统为Linux,用来控制车辆信息相关功能,应用层则采用安卓操作系统,以便于接入不同的服务类应用。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将多个显示终端的控制功能集成到一起,能够有效减少车内ECU的使用,减少开发时间与成本,汽车制造商也可以对座舱内信息显示进行集中规划,为人机界面和交互方式提供更多灵活性。

在信息安全上,这种方式也可以单独为不同的模块提供不同级别的安全控制,满足不同的ASIL要求,比如ADAS相关内容将拥有最高级别的信息安全设计。

SmartCore集成示例

SmartCore最早是在2015年的MWC上展出,去年的北京车展上,伟世通也展示了这套系统。而今年在上海车展上展出的这套SmartCore与之前略有不同。在这两年时间里,除了向OEM介绍这款产品之外,伟世通主要做了一件事情:使用不同芯片厂商提供的芯片来实现SmartCore的功能。根据伟世通市场营销及公关传播负责人Tim Yerdon的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灵活性,以能够适配于不同的车型产品。因为不同的车企在选择芯片供应商上,会有各自的倾向性或战略计划。

据Yerdon介绍,目前SmartCore已经拥有来自三家汽车制造商的订单,其中两家为欧洲车企,一家是中国车企。伟世通将在2018年开始量产SmartCore,并将其搭载在具体车型上。

显而易见,SmartCore的核心技术在于多核虚拟技术以及整体软件架构的设计。

面向开发者的Phoenix

Phoenix是伟世通在今年的CES推出的一套车载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包括一块中控屏以及操作系统。

Phoenix车载娱乐信息系统

在之前的CES报道中,车云菌也曾介绍过这个产品。与现在使用的车载信息系统相比,Phoenix有三点不同:

1)基于HTML-5和chromium浏览器技术,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与汽车制造商在此平台上进行应用开发与发布

2)根据SAE J3061网络安全架构标准进行系统的网络安全设计

3)支持OTA升级,可实现系统整体升级与逐步升级,以及单个应用的更新

在介绍Phoenix时,Yerdon特别提到,这款产品最重要的特性是「对开发者十分友好」,伟世通之所以推出Phoenix,也是希望解决「汽车应用开发」这个问题。

自2013年车联网的概念越来越热时,车载应用开发的问题就随之浮现。现如今,已经有部分企业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宝马此前推出过车载应用商店,在应用商店中给车主提供娱乐生活相关的的应用下载;福特通过开源的SDL计划来吸引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在最新的SYNC 3上面可以下载使用,目前丰田也加入了福特的这项计划;通用也有开发者计划,向开发者提供车辆功能相关的SDK。

不过,迄今为止,在汽车行业,还没有出现类似苹果的App Store或者安卓的Google Play这种形式。汽车在安全方面的高要求限制了车载应用的种类,由车企主导的安全或车辆功能相关的应用目前大多也处于开发阶段。同时,不同的品牌之间还存在着壁垒,如果要在不同品牌的车型上发布一款应用,开发者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多次开发,也十分不便。

Yerdon表示,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未来的车载娱乐信息领域,谁就将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所以,在Phoenix平台上,选择了HTML-5的方式来进行应用开发,并为开发者提供软件开发工具包、合并代码库和模拟器来简化应用的开发功能,还提供应用测试。在开发者完成应用开发后,伟世通或者汽车制造商会对应用进行验证,通过验证之后,会进入应用商店供用户下载。

Phoenix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工具

之所以选择HTML-5,是因为它能够让应用很好地适应不同尺寸的屏幕,能够减少不同硬件的适配时间。

不过,目前伟世通还没有正式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开发工具,正处于内部测试环节。伟世通挑选了一些开发者使用这套软件包进行应用开发,并对其进行测试与验证。

据Yerdon介绍,目前Phoenix已经具备量产条件,不过还在与主机厂进行洽谈上,暂时没有量产计划。

车云小结

目前伟世通的工程师中有50%的工程师为软件工程师。在SmartCore和Phoenix之外,伟世通还在进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开发,并配合自动驾驶技术在进行增强现实HUD的开发等。

而关于零部件供应商的软件转型,以及其带来的身份角色变化,才仅仅是开始。

车云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