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味中国 92 扬州蒸饺三丁包

 _冯晓晖_ 2020-09-12

江苏省,扬州市,2015年8月。

或许是因为逗留的时间不长,扬州留给我的印象有些飘忽。

这么多年来也走过国内很多很多城市了,大部分城市都很直白。当你坐一次出租,在前台办一次入住,在商业街晃悠一半个小时,这个城市的性格就已经展露在你面前,有的热情,有的市侩,有的新潮,当然也有的土鳖。

扬州瘦西湖

扬州却是个少见的城市,精致却又衰败。毕竟她曾富甲天下,毕竟她已沦落为三线城市,她的身上缠绕着很多东西,过去的,现在的,让人一时间摸不透。

这座古城留下来的,除了二十四桥明月夜,还有地位崇高的淮扬菜。说它是四大菜系之首也不为过,百年前的魁首鲁菜已经随着大清亡了而式微,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可是以淮扬菜为基准。

然而,淮扬菜却又难以定义。淮和杨,并不是仅指淮安和扬州,而是更广泛的古代扬州和淮河流域,基本包含了现在的江苏、浙江、安徽全省以及周边,简而言之就是江南。如果说淮扬菜就是江南菜,这个范围又太大了。

无论大还是小,扬州作为淮扬中心的繁华之都,它的饮食必然是博采众长,讲究的就是个平和精细。

扬州的包子也是这个特点。很多城市包子类的面点,都有个无可争议的No.1。死面还是发面、水馅还是半干馅、牛肉还是三鲜、小笼还是大笼、甜鲜还是咸鲜,标准明确,并得到这个城市居民普遍认可。提起包子,人们首先就会提到它,之后才有别的选择。有些城市,甚至没有No.2。

扬州却不一样,走入这个城市的茶社,蟹黄包、三丁包、干菜包、鲜肉包、虾仁汤包、翡翠烧麦、灌汤蒸饺等等,一字儿排开十几样,你还可以按品种一只只单点,店家凑成一笼端上来。我注意到店里的本地食客,似乎也没有特别的偏好。这让我想到广州的早茶,要的就是这种水路齐备、满目琳琅的丰盛,早茶是一种生活的惬意。在扬州的茶社里,你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昔日的雍容华贵。

扬州的包子,在口味上也偏于中庸,咸甜适中,各方面都不突出,正如淮扬菜的风格。

如果一定要在扬州的诸色包子中找出个No.1,那就只能是三丁包了。

三丁包是扬州名点,发面为皮,用鸡丁、肉丁和笋丁三样做馅,取鸡丁之嫩鲜、五花肉之肥糯、冬笋之松脆,包子面皮松软,馅料咸甜,三丁都是豆粒大小,吃起来口感富于变化。素馅切丁常见,肉馅为丁,相较于寻常坨成一团的肉泥馅,顿显出高妙。

扬州的蒸饺是另一种特色,比起北方的饺子,它个头大很多,长且扁,褶子细密,有普通肉馅的,也有灌汤的,这蒸饺实则是死面包子的变形,换个马甲就是灌汤包。这种做法,恰也是淮扬菜的风格,精细讲究,形式上富于变化。

扬州的茶社,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受,它透着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精致,不在店面的装饰上,或许是那么一只小笼屉,或许是厨师捏出的包子褶,与店员的冷漠恰成对比。

这种感受,很难在别的城市遇到,一时也说不清,“十年一觉”的千年古城,或许本就很难说得清。

后记

连续几篇是汤包系列,本篇只好拉出蒸饺凑数,扬州的蒸饺也算是灌汤包。

原创图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