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海禁辩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20-09-12
早上起来码字,码到9点半,想开盘了,打开电脑一看,怎么这些股票涨幅跟昨天一样?查一下日历,发现今天已是周六了。古人说“不知老冉冉之将至”,老金已是浑不知今日何日了。股市已没有什么可说了,从国证A指和创业板综两个指数来看,是落幕了。9月份这个时间窗口果然杀伤力巨大,至于3760点就只能等下次了。
还是来聊聊历史吧。



起中国的历史,最令人扼腕的大概就是明朝海禁了。
如果开国之初,朱元璋时代实行海禁还有点道理。元末明初,正是日本三国时代,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加上天下甫定,北方军事依然吃紧,南方沿海还有很多军阀残余势力和敌对势力,与元末天下大乱时涌现的海盗、海匪相勾结,利用天高皇帝远和沿海及海上复杂地理环境不断滋扰,禁海是唯一可取的对策——美国独立战争后也曾实行过一段时间的海禁。
那么,在郑和七下西洋后再度实行海禁,据说还销毁了所有制造海船的图纸、模板,那就令人有点想不通了。
因为想不通,所以就有各种各样的解读,从严肃的到无厘头的野史,从正面的到负面的、咬牙切齿的批判。尤其和宋代海上贸易的繁华一比,整个明朝就成了一个愚昧的朝代,进而,海禁也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落后挂上了钩。
文化这东西要说重要,确实重要,但要说它是万事万物的根源,则有悖这样一个逻辑:人的思想观念来自客观、实践,是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产生一定的行为和认知,一定的行为和认知经过长期积淀后,形成了文化。
站在今人角度去臧否、指责、嘲笑前人总是简单的,但也是愚蠢的。只有真正回到历史现场,站在前人角度,去考虑他当时当地的形势、利弊、得失,才能真正理解历史。这样的读史才能长知、长智。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有三大因素导致明宣宗时代再次实行海禁。
第一个,北方边关重新吃紧,朝廷需要把全副精力放到北方去,以应付来自陆上威胁。
看一下时间表: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1449年,土木堡事变;大规模修建长城,彻底海禁,这个时间链非常清晰。
有一个公号,号主叫九边。初见这网名,你或许会顿一下:怎么起这个名字?但看看下面的图就会知道,九边者,明代的九大边镇也。
 
从东到西,依次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陕西镇、甘肃镇。它们全是为这个需要建立起来的,和山海关、居庸关、雁门关、偏关等一起,抵御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其耗资之巨大,需要的兵力之多,光看图你就能想象得到,别说亲临现场去感受了。作为一个农耕民族,在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犯劫掠上,永远是被动的。进击而剿灭之,不可能。只有靠严防死守,“保障清野, 使来无所得”。所以《剑桥中国史》讲,明代在航海技术达到巅峰状态后,突然全盘放弃,并实行最严厉的海禁,主要原因是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骤增,压到了一切,这是中肯的。
第二个是没这个动力。
我曾在朋友圈里讲:统一度量衡,开筑秦直道,这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第一步;西汉发行五铢钱,大幅度减小币值,方便交易流通,这是第二步;隋开通大运河,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式确立,这是第三步;宋,里坊制消亡,破墙开店,蔚然成风,进一步深入;明,大幅度裁撤官市,减少特许经营范围,让商业流通成为民间的自发行为,并恢复了安史之乱到元代一直中断的、被分割的统一大市场,中国进入顾颉刚先生说的“生活最美丽”时期……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很多公知和无脑公知粉奉为圭臬,岂不知,黑格尔对中国的历史很无知。
经过了宋的海上贸易和商业繁荣,以及手工业大发展,恢复了统一大市场后的明代,商品种类更加丰富,物产也更多样化,内部调余补缺,互通有无,已足够满足国计民生所需,“本无外求”。
啥?你说要“睁眼看世界”?不已看过了吗?你以为郑和七下西洋是去看西洋景的?或者真像某些人喜欢引用的野史那样,是为了寻找朱允炆?或纯粹是为“扬我国威”去的?
扬国威或许有一点,但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察,政治、经济、地理的考察。
明成祖朱棣这人其实是个很有雄才大略的人,器宇格局都要超过他老爸朱元璋——从“天子守国门”以及他极受毛的赞许也可看出。中国从汉代通西域,到唐朝,西向的陆路贸易——陆上丝绸之路一直很繁盛。虽然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阻断了唐西扩之路,但这条贸易通道一直存在,并继续繁荣着,因为黑衣大食东进的目的也只是为更好地保护这条黄金通道。
但宋明两代,这种陆路的贸易已完全被阻断。
不是有海上贸易吗?宋的海上贸易不是有声有色吗?
没错,但那是宋,不是明!
看下世界史就可知道了,有宋一代,还是阿拉伯帝国时代,这是一个热衷贸易,以贸易兴国,以贸易致富的帝国。虽然大唐时代的“长安-巴格达轴心”已消失——大唐没了,长安这个轴心没了,西域的路也断了,但巴格达这个世界贸易中转中心还在,陆路贸易断了,海上贸易接上,顺理成章。
但到明代,西方已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代。关于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区别我就不展开讲了,反正就是:阿拉伯帝国比较宽容,讲融合,大家发财,当时巴格达、巴士拉(国际贸易港)来自西方各国的商人、船只云集,而奥斯曼帝国完全不是那回事。为什么后来哥伦布敢架着几条小破船去做海上冒险,并得到了西班牙女王的大力支持?后来是因为成功了,并由此成为西方崛起的起始点,所以被大吹特吹,什么文化啦,科技啦,狗屁,这完全是被奥斯曼帝国逼的!走投无路,只此一途可以尝试一下了。
好,现在我们可以说了,到明朝建立,奥斯曼帝国已诞生了100年,海上贸易因奥斯曼帝国的垄断和阻隔,不仅数量大幅减少,而且完全无利可图——对欧洲也一样,通过奥斯曼帝国中转贸易完全无利可图!
这样就需要出去看看,那茫茫大海的外面究竟有什么。这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不说是唯一目的,甚至也不讲是主要目的,至少也是重要目的之一!
但是,你完全能想象到,在这种情况下,他能看到些什么。奇珍异宝有,奇闻趣事也有,唯独没有大规模的贸易机会。阿拉伯帝国已经衰败,欧洲被奥斯曼帝国阻隔。欧洲与中国,一个在“大陆岛”的西北面,一个在“大陆岛”的最东部,双方都在寻找贸易机会,但都有心而无路。
由于贸易对中国来说,只是增利——赚钱,可有可无,对欧洲来说,则是立国之本。所以,最终欧洲被迫冲了出去,哥伦布环球航行,引发地理大发现,把欧洲推上了历史巅峰。中国则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以朝贡贸易的制度安排,对这个历史壮举做了一个交代。
由于七下西洋,耗资巨万,最终一无所获,换来的只是朝贡贸易,所以今人各种各样的猜想很多。这些猜想,都是建立在“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历来是落后的、可笑的、愚蠢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世界历史和当时的客观状况基础上的。
第三个,海上贸易的管理成本很高,管理难度很大。今年春节本打算去泉州过,所以从图书馆里借来一些书,把泉州成为国际大港的历史撸了一遍,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限于篇幅,就不再赘述了。
一方面,海上贸易的管理成本很高,且已完全无利可图,尤其是,那个年代,商船和海盗船很难区分,有些船,拿起武器就是海盗船,放下武器就是商船——欧美也一样,直到十九世纪它们还这样,海上缉私缉盗的任务更是繁重。
一方面,整个国家的重点都需要放到北方去,以防止和抵御北方蛮族、游牧民族的侵掠,你想,海禁以及朝贡贸易是否就成了最好选择?如果你在当时当政,哪怕是一个有点责任心的,能够说上点话的,是否也会做这样的选择或建议?
客观环境与客观条件产生了行为的选择,长期的某种行为就形成一种意识,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