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士“善待” 失智症患者

 枫叶飘然居 2020-09-12

    作者:唐若水

       瑞士是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长寿国”,也是欧洲的第一长寿国,“寿星”自然比比皆是,失智老人随处可见。

  瑞士人都明白:谁活的时间越长,有一天罹患失智的可能也往往越大。

  其实有50多种病症类似于阿尔茨海默症,均被统称为失智症,而阿尔茨海默症是失智症中最常见的形式。

  为了让这些“头脑糊涂”的老人也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并由此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瑞士设计了很多办法和辅助工具,比如嵌入GPS卫星定位系统的袖珍仪器,可以让患者在固定区域内自由活动,而每当患者离开规定的安全区,就会自动发送短信或发出铃声作警示。看护人员便可以方便地得知患者身处的位置,以及正以什么速度向何处移动。

  居家的患者要是迷路走失,家人也可很快发现患者的行踪而加以救援。依靠这类仪器,失智症患者便有可能在一定区域内维持原来的生活习惯并随意活动。同时他们还可以有条件适度参加一些有利于恢复脑力的社会活动。

  发明家则设计了五花八门的专供程度不等的失智者的玩具、平板电脑、收音机、读书机、智能轮椅车、手机、手杖、图书、健身器、健脑游戏机等,而且多具操作异常简单、锻炼脑力甚至帮助定向等特点。

  此外,固定在床边或门上的传感器也很有用:一旦患者从床上起身或开门,就会发出信号向护理人员报警。这类装置至少可以让看护或亲属在夜里睡上几个小时的安稳觉。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瑞士的不少养老院都对失智者实施所谓的“隔绝疗法”,以及最不人道的“限制疗法”,即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固定在床上或轮椅车上,理由仅仅是护理人手不足,或所谓的“保障患者安全”。

  苏黎世新成立了一家示范性的开放式失智者护理院,一反以往传统封闭式的失智者护理院。在那里,所有的失智者都被尊称为“居民”而不被称为“病人”。在种种科技设备的帮助下,整个护理院都处在高效、安全的科学管理之中,更可贵的是受过严格职业训练的护理人员个个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居民”们可以如同健康人一样自由活动,只有那些失智程度最严重的,才为了他们的人身安全而受到专门照顾,但这种照顾又是尽量适度的。 

  在一些普通养老院里,对失智者的许多充满人文关怀的改进举措也已开始实行,其中包括仿效日本养老院的以厚床垫替代病床(由此老年患者就不会摔下,“捆绑”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尽量不对患者用尿布,相反鼓励他们自己上厕所,准许患者随时与亲友见面,想方设法让患者用嘴进食,而不强迫输液,采用卡拉OK唱老歌、园艺等娱乐活动的“良性刺激”作辅助治疗,组织幼儿园和中小学学生定期跟患者联欢,等等。

  瑞士人还很注意借鉴其他长寿国家的相关经验,如采用美国的“多样运动”和“学习疗法”——      

  在老年人喜欢参与的15项最常见活动中,选择至少5种每周至少1次、每次坚持30分钟,其中包括散步、做家务、参与园艺、慢跑、骑自行车、跳舞、健身、打保龄球和游泳等。实践证明,那些兴趣广泛、参与多种活动的老人最不易得失智症,而且即便已罹患失智,症状也可望得以缓解。

  学习疗法包括做简单的数学题、背诵诗歌美文、大声朗诵等,据说此种新疗法能帮助早期患者反复锻炼其大脑皮层中负责思考、语言和记忆等活动的部分,并使得因衰老而丧失的大脑功能得以部分恢复。

  瑞士人还借鉴了加拿大的“外语疗法”。据说,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有像说双语这样延缓失智症的到来。

  此外,舶自英伦、以亲近大自然为特点的“绿色疗法”也已开始在瑞士流行,具体来说,即是让患者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怀抱,并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诸如林中漫步、海滨快走、种花、养蜂,或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