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百巷(97)枣市街

 吴越尽说 2020-09-13
苏州百巷(97)枣市街


    苏州城内有条家喻户晓的皮市街,我们已经讲过,而在城外,也有条曾繁华一时的枣市街

    这里人家大多枕河,而在枣市街却得天独厚地拥吻着一条胥江。当年伍子胥主持开挖的人工运河胥溪,将太湖水引到了姑苏城,创造了水城的灵魂,也留下了这样一条胥江。

    沿着江水,市井繁华在画纸上徐徐展开,一路便从姑苏城外走到了胥门。

▲胥江畔观看船只的路人


    在清代的《姑苏繁华图》里,胥门外的热闹就让人动容,大运河、万年桥大街、泰让桥下、枣市街上……与摩天大楼代表的现代都市感相比,古典时代的繁荣有它独特的魅力。

    枣市街的得名显得很随意,当年大批枣商在这里聚集,掌握了话语权后这条路也就跟了他们的姓。


    仔细想想,那些年胥江河畔往来船只带来了天南海北的商品与生意,为什么偏偏最后成了“枣市”?是不是隐含着商贩们无利不起早的小心思呢?

    鼎盛时期,枣市街很像是如今的南环桥批发市场,只不过它主要经营的是果品,最受苏州百姓欢迎的当然是物美价廉又好吃的枣子,枣泥麻饼、枣子糕、枣子粽……苏州人有的是花式吃枣子的方法。

    直到几十年前,枣市街一直是苏州十二时辰里醒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一条街之一,枣市街的早市是苏州的一道风景。


    渔民们早早的就把刚从船上称好的一个个装满了鱼虾的筐在路边摆放整齐,鲫鱼、银鱼、白鱼、黑鱼都被分门别类放进了盛满胥江水的盆里,还有螺蛳、黄鳝、蚬子……

    街边早已被挑着担子从附近乡下赶来的农民们占满了,自家种的青菜、菱藕、茨菰一个个看上去鲜嫩欲滴。

    东方鱼肚才刚白,苏州人就在为填饱自己的肚子,吆喝起了清脆婉转的吴侬软语


    接着茶馆也开了,清晨的阳光里还带着朦胧的雾气,但怎么也阻挡不了“早上皮包水”的苏州人,吃吃茶,聊聊天,再去隔壁面馆叫一碗焖肉面,一天的辛劳与努力,都从这碗面开始。

    时光再回到从前,清代嘉庆年间由于枣市街的枣贩规模空前,为了抱团取暖、维护同行的集体利益,商人们协商一致,决定成立行业工会,地点就在枣市街的胥台乡庙,而这个乡庙,就是为了纪念抗金名将韩世忠的韩蕲王庙

▲影视剧中的韩世忠与梁红玉形象

    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在历史上绝对堪称传奇,虽然她出身武将世家但家道中落,不幸沦为官妓,却又百转千回遇见了韩世忠,别人是夫唱妇随,他们是携手沙场,取得大捷,成为名扬四海的女中豪杰。

    宋孝宗为了纪念他们二人便下令修建了韩蕲王庙,供奉着他们两人的塑像。在枣贩们的行业工会之后,这里还一度成了沧浪区枣市街小学,到如今当年的香火早已成了历史里的尘埃,这里也成了当地街道的办事处,回归到另一种琐碎寻常的生活。


    整条枣市街上如今还能看见的最有历史气息的建筑要属嘉应会馆了。清代苏州城内来自全国各地的会馆遍地开花。

    而随着整条街越来越热闹,聚集的商人也就越来越多,有这样一群来自广东嘉应(今梅州)的商人就在这里低调奢华地盖起了一座嘉应会馆。

    据说会馆里的戏台声音效果极佳,仅次于中张家巷里的全晋会馆戏台。嘉应的商人们就常常在这里聚会,摆酒席、看演出,在吴侬软语的土地上多了这么一小方回荡着客家话的天地。


    枣市街还有座横跨胥江的枣市桥,不过这已经是新造的了,原来那座三孔石拱桥在上世纪就被拆除了,当年的理由也非常理直气壮,为了让大家可以更方便的推着自行车过河。

    不幸中万幸的是,当时古桥拆下来的石料都被保存好了,多年以后苏州南门河段整治,大家觉得这里需要添一座桥,正巧有人想起了那堆还保管着的石料,于是就把原来的枣市桥按照一定比例剪切粘贴到了盘门景区附近,成为了与吴门桥相望的蟠龙桥

▲新老枣市桥

▲蟠龙桥

    如今枣市街繁华不再,成为了寻常的一条街巷,但从前的冷水盘门却又热闹了起来。没准夜深人静蟠龙桥还会和吴门桥偷偷感慨:

    老哥,你说是不是我人气特别高啊?怎么一搬过来,热闹也都搬过来了呢?

来源:《姑苏好时光》公众号
2019-09-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