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百巷(101)观前街

 吴越尽说 2020-09-13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关于苏州的问题,叫做“苏州为什么没有都市感?”

    各式各样的回答很多,如果我们把都市感定义为密集的商圈与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的话,那么苏州似乎的确没有这种感觉。

    因为现在的苏城,是一座去中心化的城市,商圈遍地开花,住在新区的朋友可以去龙湖、泉屋,住在园区的呢,有苏州中心、圆融时代广场,而住在市区的朋友呢,倒是想不出哪里可以逛了。

    但是,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要是说起苏州人烟阜盛、最是繁华的地方,那一定非观前街莫属了。

    说观前街,就必须先讲玄妙观,毕竟名字都是从人家那里继承过来的。这玄妙观位于苏州城中心地带,传说早在吴王阖闾筑城之前,其府第就在这一带。三国末年、西晋初年,这道观已经创立了,据说还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

    到了清末的时候,苏州城里就开始流行一句口头禅了,叫:“荡荡观前街,白相玄妙观”。这作为道观的玄妙观有什么好玩的呢?那可是多了去了。

    顾禄的《清嘉录》里就描绘了当年玄妙观像一个游乐场所一样的热闹场景,不光有各种茶坊酒肆,还有各色点心,五芳斋的两面黄、小有天的酒酿圆子、升美斋的鸡鸭血汤,而最吸引人的就是来自四方的杂耍把戏,踩高跷、变戏法、口技表演、绳技走索、观西洋镜,测字算命,各有技巧和身手,跟京城里的前门大街有得一拼。

    络绎不绝的人群,渐渐使玄妙观前面的这条街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市集,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观前街。

    到了民国的时候,已经兴盛了百年的观前街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是又小又窄全长不过数百米,宽更是不到3米,有说书人夸张地说,当时观前街两边店铺的伙计可以隔着街心换零钱,想来也是很有趣的一幅画面。

    直到八九十年代,“荡观前”还一直是苏州人逢年过节的重大娱乐活动之一。去乾泰祥绸布店剪点布料给孩子们做件新衣裳,可以高兴一年,去采芝斋买点粽子糖、九制陈皮、白糖杨梅干装满家里的果盘,招待来拜年的亲朋好友。

    对了,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定要选黄天源的猪油年糕、糖年糕和八宝饭,至于稻香村的芝麻酥糖、虾子鲞鱼、松子枣泥麻饼,那一定是要家里来了外地亲戚,才舍得去买了送人的。

    那个时候,难得哪个休息天,如果家长答应带我们去逛观前街,那真是比现在去趟迪斯尼还要激动。一路上从西边的食品大楼逛到东边的陆稿荐,中间在绿杨馄饨店叫一碗带有蛋丝的大馄饨,观振兴面馆里来一碗阳春面,已经是非常奢华的一次美食之旅了,足足可以回味半年。

    虽然那时的观前街上已经没有西洋镜可以看了,但是绸布店里,营业员特有的收款结账方式,总是让我们觉得特别有趣。当时的绸布店空中都拉有好几根很滑的绳索,上面有很多个夹子,营业员收了顾客的钱开了票,就把钱票都夹在一个夹子里,然后把夹子用力一推,哗地一下夹子就滑到另一端的帐台上了,帐台上的人再敲了章把找零放在夹子里再哗地一下滑回来,甚是好玩,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想象不出是怎么回事了。

    观前街留给苏州人的记忆实在太多了,你的第一件牛仔服、第一条踏脚裤一定是玄妙观东角门的地摊上买来的,你当年的嫁妆一定是人民商场采购的,你尝过的第一块牛排,可能就出自大光明电影院后面的西餐厅里,你的第一次约会,可能就在新艺影剧院旁边的咖啡馆里……

    观前街曾经引领了苏州的时尚,如今也仍然是苏州的一个重要地标。

来源:《姑苏好时光》公众号

2019-01-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