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令需求减少,老牌市场中有高价值的不知名资产,就好像放在降价大甩卖区域的打折货品一样。 巴菲特宣布旗下伯克希尔投资日本五家商社,比他当天的90岁大寿更引人注目。 不少人觉得,这是巴老犯迷糊了,违背了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投资”的信条。 但实际上,日本商社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投资,再次印证了巴老“别人恐惧我贪婪”的高性价比“扫货”式投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东京的投资分析师把巴老这一举动称为经典的巴菲特式投资: 找出那些低价、稳健而且风险甚至比外界普遍预期还要低的资产。 “日本商社其实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它脱胎于一百多年前的一般贸易公司,银行、地产、通讯、贸易等,什么生意都干,甚至跟现在的韩国财阀、香港四大家族都是一个路数。战后就逐渐发展成了类似美国投资银行或者私募基金一样的存在。” 说出这番解释的,是坐在我对面的北大博士朋友。 他继续说:“日本的商社既是拥有全社会资源的投资品,同时又是投资者本身。” 这不就跟伯克希尔一样了吗?我抢在他前面说出了重点。 没错,巴菲特这一投资,不仅并非“不熟悉的领域”,反而恰恰是最熟悉的一次投资,因为商社本质上就跟伯克希尔一样,都是业务链条基本涉及全社会,又会主动投资,甚至近年还能借钱给政府的巨型企业。 比如,五家商社之一的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控股日本连锁便利店罗森株式会社,并投资于俄罗斯萨哈林岛海域的油气田,此外还持有三菱汽车20%的股权,还有一个食品业务部门,经营油菜籽、蔬菜干和坚果等商品…… 业务广泛天然对冲了行业间的风险,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投资结构。 并且,正因为业务过于广泛,难以估值,加上全球投资者对日本股市的偏见,商社这一独特的投资品其实长期一直得不到海外投资者的关注。 但实际上,截至2019年3月,日本5大商社中的4家的利润均创造了历史新高。 “怪不得说又便宜又赚的多,风险还低呢,巴老还是稳啊。”这次,轮到坐在我右手边的潮汕H哥发出感叹。 这是我们三人在上周末的饭局上的一次讨论。不过,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巴菲特的神操作,而是巴老口中的“别人恐惧我贪婪”信条,在当前的不确定性中,正在被更多人实践着。 北大博士有事找我们,于是坐飞机南下,接着有了这个局。 博士的疑惑是,本来想送女儿去美国留学,但因为疫情,现在英国、日本和新加坡又成了新的选择。 潮汕H哥说:“那当然去美国啊,现在疫情叠加贸易摩擦,申请的学生一定变少了,那相对来说,你女儿的机会不就变大了嘛!” 这角度有点刁钻啊!顺带一提,H哥的女儿现在就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这也是博士找他参谋参谋的原因。 “你这也是别人恐惧时贪婪啊。”我打趣道。 那可不,你们想嘛,现在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人肯定都变少了,只要你不是那种涉及国防、高新技术和工程类的专业申请,都容易过! 而且最近不是还有个新变化,说加州大学系统采用SAT/ACT成绩作为入学参考变成违法的了。这肯定是个大趋势,会有更多的美国大学走进这条路,因为种族公平的问题。但是也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肯定是逐步取消,那么相对来说,现在不就是一个窗口期吗? “竞争小多了。那怎么选呢?”博士又发问了。 我想到一个主意。我首先找到了QS全美大学排名,然后筛选出前五十名,再加入它们所在的地区以及该地区的新冠疫情情况,排了一张表格。我引入这些比较变量,是为了挑选出那些人口相对还算多,但疫情控制得比较好的地区之中的优质大学。 地区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人口低于1000万,确诊病例数低于21万人,死亡病例数低于1万人,学校排名在25名以上且不含加州大学系统,这样筛选出来后,刚好剩下了5所大学。 分别是在马萨诸塞州的哈佛、麻省理工和波士顿大学,还有在马里兰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及在密歇根州的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最后北大博士会怎么选还不清楚,不过在他们的眼里,我看不到对于国际局势的担忧。他们是真的心大,不担心这些问题吗? 如果你对于中美关系、国际局势、经济趋势足够了解,用大局观去看待当下发生的变化,恐惧感就会降低,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反而是避免用熟悉的思维去思考我要不要到海外投资,应该是重新梳理你仍然不够清晰的内容,比如当下最急迫的投资需求、预算、风格、项目本身等等。 归根到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的理性,才是最具价值的。 更大的决策则需要更大的理性。 比如,最近找我们咨询美国房产的朋友越来越多。 其中有一对博士生导师家庭,孩子在美国念书,就想投资美国房产,为未来做打算。 说到这里,一些杠精真的让人很心累,他们一定会说: “又要把钱拿出去了。” “等下美国一下把房子收回去了,看你怎么办。” “现在还出去留学?” “美国疫情死这么多人,还去买房,傻X吧。” …… 这对夫妇是这样考虑的,孩子还没毕业,因此也并不确定未来会在美国的哪个城市工作,甚至还有可能回国发展。那么现在买房出租,看得见的租金可以给孩子当零花钱先用着,未来等孩子毕业确定去向了,如果在房子所在的城市,那就直接住进去了,如果不在,那就卖掉去置换,如果回国发展,那就卖掉作为孩子的一部分创业资金。 这一套逻辑,是建立在美国房价持续上涨以及租赁市场发达的基础上的。而这两点,就是美国楼市的典型特征。 你比如我们看7月份的统计数据,美国新屋销售增幅达到历史第三的水平,也就是把历史上所有的涨幅放在一起,7月份涨了63%,排第三,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个增幅。 统计显示,超过70%的开发商宣布在7月开始涨价,唯一宣布会降价的是加州。 然后因为美国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市场,疫情对供应的打击,要比需求大多了,就令供需关系更加紧张了,房价持续上涨。 最后一点是租赁市场的情况。根据中国社科院9月7日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显示,中国租房人群中61%是90后。而反观美国的话只有49%。美国45岁以上的租客占到了28%。 可能还会有人担心,现在需求减少还没有到最严重的时候,失业的人租不起房也买不起房啊。但实际上现在全美的最新失业率其实是在下降的,并且绝大部分的失业其实都是属于短暂的临时失业,真正因为疫情永久失去了工作岗位的,只有大概160万人。 因此,如果你跟这对博导夫妇一样,是瞄准了未来5年,在美国享受租金现金流,然后再卖掉置换或者套现的人,现在这个美元下跌的时期,就是一个最好的窗口期。 ![]() 跟巴菲特这样的牛人一样,我身边的人也在趁别人恐惧时开始贪婪,这是一种逆势而为的勇气,也是一种长期主义的理性。 就在我跟博士他们聚会完的第二天,我在美国的同事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最近找他交易美国土地的人太多,之前的库存都没了,要联系人赶紧去找,10月底之前必须找回来5块土地。 一个近乎沸腾的世界啊。每一次危机,本来就是一次压力测试,帮助你找到更具价值,更符合你需求的标的,不应该错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