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五十年,巴菲特瞩目美日崛起:风水轮流转!

 一人一心一念 2023-10-14 发布于云南

巴菲特,那位享年92岁的华尔街传奇,再次踏上日本的土地,引发了全球媒体的一片热议。这位股神,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的专访中,回答了13个备受关切的话题,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国和日本未来的充满信心。

不过,对于巴菲特而言,他对这两个国家的信心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基于对它们在科技和制造业领域的深刻洞察。

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以硅谷为代表,早已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引领者。这得益于其在教育、文化、金融、政策等多个领域的全方位支持从Google到Facebook,从Apple到Tesla,每个科技巨头都是美国创新的明证。

美国几乎垄断了高端产业链的关键位置,就连微小的调整,如苹果和特斯拉对产业链的微调,都会对无数企业的生存产生深远影响。半导体行业前 10强中有6家是美国公司,全球100多项重大科技领域,美国占据了73项,这展示了美国在科技领域的无可匹敌地位。

而日本,尤其在制造业领域,展现了非常高水准的工艺和品质,尤其是汽车和机器人技术,令人惊叹。日本擅长取长补短,在模仿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性。通过大规模的教育投入,日本积累了世界顶尖的人力资源,成为亚洲最大的诺贝尔奖获得国,站在世界科技产业的巅峰。

这两个国家在技术和制造业领域的优势,并非偶然,而是长期技术积累、市场布局和政策扶持的结果。正因如此,巴菲特对这两国的未来表现出了乐观态度。

作为一位价值投资者,巴菲特一直奉行长期投资优质资产的原则,而美国和日本,正是他看中的最佳投资选择。

不论从人才、科技、军事、教育还是经济等方面,美国都形成了一个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这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选择之一!

巴菲特预测:

20年或50年后,日本和美国将更强大,中国会如何?

此前,巴菲特曾被问及他是如何评价日本市场与美国市场的。而且他还说,他很看好美、日的发展,他相信,再过二十年、五十年,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都会比现在更强。但巴菲特并没有对中国的将来作出预测,这究竟是因为他看不到中国的前途,或者说他有意回避?

一、从巴菲特的角度看美日

巴菲特是一位著名的投资人,他对公司的经营能力有着极强的洞察力,虽然他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是他却能够从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的消息中,推测出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

因此,他对美、日两个国家的评价,都是通过美、日两个国家的技术和生产信息,来做出的。

美日三国,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日本注重的是质量,美国注重的是经济和教育。这一点从美国硅谷就可以看出,在美国,人们对技术革新的态度是很认真的。

日本产的车,在全球都是赫赫有名的,很多人一提到日本产的车,或者说日本产的车,都会被称为工匠,因为他们对产品的品质,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极高。巴菲特之所以认为这两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如此之大,完全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在技术上投入了多年的心血,在技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

二、巴菲特的成功之道

这是巴菲特最看重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美日等国家的许多行业,都是巴菲特的长期投资对象,因此,他对这些国家的公司充满了信心。

巴菲特在美、日两个国家的许多行业中,都有很大的好处,这两个国家可以说是互惠互利,随着美、日两个国家的发展,巴菲特也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他之所以会对两个国家充满了自信,那是因为他对自己在财务上的能力有足够的自信。

三、对中国今后发展的预测

我们的历史可以用非常古老来形容,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因此,我们的民族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一些神奇的事情,要用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形容,是非常困难的。

从我们的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奇迹,一个接一个的新的里程碑,这让许多西方国家都为之侧目,因为中国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里,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尽管现在的产业还很少,但他们已经做出了让世界各国都为之侧目的成绩。

最初,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通过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出口贸易来促进的,但是,伴随着我们的各种制造业的不断成熟,我们的国家也逐渐的开始以内需驱动为主体。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的艰难与坎坷,但是我们的国家还是坚持了下来,这将为我们的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关键的基础。

而且中国的基础设施,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许多国家,都对中国的许多基础设施,佩服的五体投地,尤其是高速铁路,更是让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交通网,充满了羡慕。除了这些基础设施之外,我国还在各个高新领域中进行了积极的推进和发展,从而涌现出了更多的高科技公司,而5 G网络技术也获得了重大的突破。

而且,在我们国家,很多的商务模式都在持续地进行着创新,这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像是电商这样的商务模式。尽管在今后的发展之路上,我们将会面对很多的挑战,但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之路会一帆风顺,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和跨越。

清华金融评论

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

日本股市创下33年来新高

巴菲特“新”投资哲学告诉我们什么?

文/《清华金融评论》资深编辑 王茅

5月19日,日经225指数开盘涨0.89%,报30847.36点,创1990年以来新高。事实上,日本股市近期一直在节节攀升,高盛惊呼,日本十年一遇的大牛市来了。本文探究日本本轮牛市的驱动因素、巴菲特投资哲学的4个阶段,并对日本、美国、我国股市的蓝筹股进行粗略比较,发现A股蓝筹具有潜力,不过从具有投资潜力和前景,到股市真正启动,迎来普涨行情,还需要诸多的催化剂因素。

究竟什么因素,推动日本股市创下33年来新高?

日本股市近来表现红火,诸多原因共同发挥了作用。一是日本物价上涨经济增长。物价方面,日本长期以来的通货紧缩局面出现改观。日本官方数据显示,日本的通胀在 2023年4 月再次开始加速,不包括新鲜产品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3.4%,3 月份CPI同比增幅则保持稳定在3.1%,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

经济方面,日本内阁府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2023年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按年率计算增幅为1.6%。相比之下,2022年第一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0.2%。物价增速和经济增长双双向好,给日本股市添加了一把火。

二是货币政策持续宽松、流动性比较充裕。在过去大约一年的时间里,全球不少国家的央行持续加息,其中美联储从2022年3月开始启动加息计划,迄今已加息10次共计500个基点。在此期间,日本一直维持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资金比较富足,为股市的上扬增加动力。

三是日本宣布疫情结束。日本政府于2023年年初宣布,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将于5月8日正式结束。由此,民众的生活回归正轨,旅游于5月5日重新开放,也给经济、股市带来提振作用。

四是日本股票比较便宜。价格低,是股市的一个优势。研究公司Rosenberg Research总裁戴维·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在周三(5月17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日本股市的市净率仅为1.3倍,而欧洲和美国股市的市净率分别为1.8倍和4.0倍,罗森伯格认为,单是这一估值指标就为日本股市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和更高的上限。

五是巴菲特投资日本五大商社的股份。4月有一则消息相当受市场关注,那就是股神巴菲特宣布,增持日本五大商社伊藤忠商事、丸红、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和住友商事的股份,并暗示可能会进一步买入,而巴菲特开始投资这五大商社,还要追溯到2020年。

巴菲特的“新”投资哲学

3年前抄底日本股市,是百年大变局下,巴菲特新投资哲学的体现。巴菲特在新冠疫情暴发,以及俄乌冲突以来,形成了新的投资哲学,那就是非垄断公司不投,非折扣价不投,非地缘安全不投,顺货币政策而动,顺低风险而动,顺汇率走势而动。投资日本5大财团,完全符合巴菲特的新投资哲学。

这个新投资哲学,被认为是巴菲特投资哲学中的第四阶段。国际CFA杂志曾经就巴菲特投资哲学经历的4个阶段进行过清晰的阐述,前三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关注深度打折的企业,践行价值投资;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后,投资那些拥有高定价权和具有垄断性的公司;

第三阶段,08年金融危机后,追踪股市大盘,进行低风险股票配置,奠定收益基本盘。

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巴菲特5月份时减持比亚迪,清仓了台积电,近期不太可能投资A股,不过我们倒是可以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中,学习一二。

A股的潜力

让我们拿巴菲特开始投资(两三年前)日本股市时,日本绩优蓝筹股与我国本轮“中特估”行情启动前的情况进行比较,两者相关蓝筹的分红收益率均在6%—7%左右,目前日本股市蓝筹股的分红收益率已降至3%左右,我国中特估的分红收益率在4%以上的不少,也有维持在7%水平的。

受财富效应影响,外资近期纷纷进入日本股市,目前外资占日本股市的比率已达30%,相比之下,我国股市的外资占比约为5%。由此可见,外资涌入,是推动日本股市飙升的又一原因。

我们也略微地比较一下美国的银行股与我国的银行股。市净率方面,美国银行股大约在1左右,A股中的银行股市净率“破净”的比比皆是;市盈率方面,美国的银行在10倍—12倍左右,我国的银行股基本都在10倍以下。

与日本和美国的股市进行比较之后,发现A股蓝筹股估值偏低,且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支配力、影响力,这些都比较符合巴菲特投资哲学中的选股标准。

从具有投资潜力和前景,到股市真正启动,迎来普涨行情,还需要诸多的催化剂因素。而日本股市当前的红火景象能维持多久,还有待观察。

注:本文仅是一些投资逻辑的梳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