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物内脏要少吃少吃再少吃

 衡膳营养师 2020-09-13
成为会员,享受更多营养权益!
关注公众号,回复[会员],了解详情

       肝、肾、心、血等动物内脏丰富维生素、铁、锌、硒等营养素,其含量要超过肉类。但是,内脏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并具有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养殖业所用抗生素、药物等在内脏的浓度普遍超过肉类。因此,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普通成年人每月食用动物内脏2、3次,每次25克(半两)。大致相当于每个月1两~1.5两,或每年1.5~1.8斤。好吧,其实我本人的意思是别吃算啦。


       不过,动物肝脏和血液的确是补铁补血的最佳食物之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建议孕妇每周都要摄入1~2次动物肝脏或血液,每次20~50克。如果出现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则摄入量还要增加。需要说明的是,煮卤猪肝中铁流失很多,应该采用溜肝尖、猪肝汤等烹调方法。

       动物肝脏(不包括动物血液)也是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之一,乳母需要补充更多维生素A,所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建议,乳母每周吃1~2次动物肝脏,总量达到85克猪肝或40克鸡肝(鸡肝维生素A含量更高)。

        动物内脏含有大量嘌呤,不适合高尿血酸或通风患者食用。

溜猪肝的做法
 
      新鲜猪肝斜切薄片。热锅下玉米油,油至6成热时既放入猪肝溜炒,变色后下葱段、辣椒,沿锅边点滴料酒,加入生抽、味精调味出锅。猪肝不宜贪嫩,要炒透。不喜辣者可以用洋葱、大蒜代替辣椒。总体上,猪肝有腥气,宜加重调味,并用料酒、葱、姜等去腥。


作者:营养医师王兴国,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