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匠

 仡佬族博物馆 2020-09-13


铁匠—打铁和铸铁手艺

-------蒋信友

摘要:仡佬族有“打铁仡佬”这一支系。务川仡佬族虽属于红仡佬,但是对于铁器的使用由来已久,在大坪镇三坑村老虎沟汉代汞矿遗址发掘时就出土了一枚使用过的尖钻,说明在汉代或者更早,务川人就已经在大量使用铁器了。

关键词:铁匠  铁器  淬火

  在务川仡佬族地界,打铁手艺由来已久。史书记载仡佬族有“打铁仡佬”这一支系。务川仡佬族虽属于红仡佬,但是对于铁器的使用由来已久,在大坪镇三坑村老虎沟汉代汞矿遗址发掘时就出土了一枚使用过的尖钻,说明在汉代或者更早,务川人就已经在大量使用铁器了。古时候,由于铁器在农耕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就出现了相应的产业或者行业------铁匠。

铁匠所做的活就是铁器,做铁器也分为锤铁(俗称打铁)和铸铁(俗称祷铧和祷锅)两种,其相应的工厂叫铁厂和铧厂或锅厂。由于务川县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铁器在务川的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对于“铁匠”,这一行当人们也是非常重视的。在古时所有手艺当中排行第三(指的是赚钱)。第一是:骟猪、牛、羊等,第二是:补锅、碗、瓢、盆 等,补又分为热补和冷补 (其中一种或者一些冷补也叫锔活) 。所以俗称“一撬、二补、三打铁”就是这个意思。由于改革开放,人们(专指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在农村干农活的人少了(农业劳动以青壮年为主),所以使用铁器的人相应就减少了很多,对于铁器的消耗就相应减少了,有的人做铁匠这个手艺,不足以养家糊口的情况下,也只能选择背井离乡融入打工的浪潮。所以在务川境内,就留下许多没落的曾经车水马龙的打铁、铸铁的地方:比如泥高镇高炉村的铁厂沟,正南镇的桥头铁厂,镇南的下底溪铧厂等。                    

现在先以打铁(锤铁)为例进行逐一说明,其工具有:大锤(也叫二锤或者二火锤)、小红锤(也叫领锤)盖子锤。钳子有:抱钳、包耳钳、鸭嘴钳、夹钳、尖嘴钳等以及砧凳,风箱,水盆(水槽)还要做一个炉膛。材料有木炭、熟铁(熟铁,含碳量较低)、钢。

一把锤子的质量(硬度)好坏,就看在使用的过程中锤子会不会变形,或者变形的程度,锤子的质量好的就不会变形,是越锤越光滑,越锤越亮,如果是太硬,在使用的过程中则会崩(缺口)。风箱,一个风箱分为风筒、前挡板、后挡板、拉杆、鸡毛、传风筒等部分。做风箱的材料是有讲究的,如果是用一般的杉木或其它什么木材做的风箱,在使用的时候每天交节(晚上十二点)过后就会出 现“罢工”现象,也就是说连续工作不能超过二十小时      ,如果硬是要继续使用或工作就会出现,拉不出大风,风还是有,就是比较小,所以火力就比较小,炉膛里的铁就会烧不红,这时候必须休息两三小时以后,古时是待鸡叫以后,又可以继续正常工作了。如果是用金丝楠木、红豆杉       等,这十种木材则不然,这十种木材称为木王,用这些木料做的风箱,可以二十四小时连续工作不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在做风箱的时候尽可能找这些木料,然后才会退而求其次。检验一个风箱的好坏或者风力如何,就让一个人用手摁住风箱后面的进气口,然后一个人拉风箱的拉手,拉到一半或者拉不动的时候,自然放手,然后风箱会慢慢自然还原到刚才拉的位置,那就是最好的了,如果不能还原到开始拉的时候的位置,那就次之,以此内推,复原的多少就可以判断风箱的好坏了。

传统铁匠所做的所有农具都是只有刃口部分有一小节是钢材,其余部分都是以铁为主,所以才会有“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说法。刃口上安钢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偏钢(一般是木匠用具),还有一种是夹钢(一般是农具)。顾名思义,偏钢就是在刃口的一面安上钢材(如果是习惯用左手,俗称“左撇子”,那么钢材就要在器物的右面,如果是习惯用右手,那就要将钢材安在器物的左面,这是面对器物的背面);夹钢,就是将钢材加入到器物的刃口位置,而且用钢材位置将铁的部分全部包住(顾名思义)。现在就不一定了,大多时候都是用全钢。木炭,最好的是用杉树枝桠(俗称杉艮儿)烧的木炭,其它木材烧的都次之。其它木材烧的木炭比较硬,火力要强的多,火力强了在烧铁的过程中,铁表面红(软化)了,铁的里面(内部)还是硬的。烧的时间长了还容易融化成铁水。以做锄头为例:如果用杉树枝桠烧的木炭用来烧的铁,至少需要四火(铁烧红一次锤冷,算一火),如果用其它木炭或者煤炭就需要至少五、六火。如果掌握不好火候还容易出现将铁烧化变成铁水的现象,判断一个铁匠水平的高低,只要请他用一块铁做一根铁丝(或者铁棒)即可,如果水平差的,就锤不成铁丝,垂着锤着锤铁丝就会散开,铁匠水平高的,那个铁丝是越锤越紧实。

打铁的过程是体力活为主,新做铁器最为费时费力,将铁在火炉中烧红透(铁的软化过程)后,由师傅一手夹着铁安放在砧凳上,一手使领锤敲打需要打击的地方,由二把手(徒弟或者搭档)按照师傅的指引用二锤使劲锤打,二锤落下的地方必须要在领锤指引的地方,整个过程没有交谈,师傅用领锤在砧凳敲两下表示二把手要准备抡二锤了,这时候二把手就要将二锤举起,之后师傅将领锤在要打的地方连续敲两下然后,然后举锤,二把手就要在趁师傅举起领锤的空挡期间,将二锤使劲锤在领锤敲打的位置,如此往复,一人打一锤,直到铁发黑,然后继续放入炉膛中加热,如此反复,直到器物成型,最后安钢。关键一步还是淬火,淬火就是将做好的铁器放在水里,或者往铁器上浇水的过程。淬火与所用的水或液体材质有关,温度越低,用同样方法淬火处理出来的铁器硬度越硬。水或液体温度越高,淬火处理出来的铁器硬度就越低(用油淬火硬度最低,现代有些低炭钢用来做农具,就必须要用油或热水来淬火)。对于器物(农具)硬度的要求,铁匠师傅当了然于心,不然就要失误。失误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夹灰或者是卷口,二是蹦一个大口子亦或是干脆绷断成两节)。夹灰顾名思义,就是在安钢的时候钢的表面的灰尘或铁锈与铁表面的灰尘或铁锈没有锻打挤压干净形成的断层,也就是安钢的时候连结不够结实,连结不结实,在使用的时候就会起层,那么就需要从先锻打。卷口是硬度不够,只需要从先淬火。缺口或者断裂则是硬度太硬,因为有缺损,所以也需要从先锻打。有的手艺差一点的铁匠,会在铁厂旁边准备一块硬石头,将淬过火的铁器在上面戳几下,这样就能够分辩该件器物能不能用,能用到什么程度,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必须马上从先淬火,这样失误的几率就大大的减小了,这叫试水。对于手艺好的铁匠只需要在淬过火的铁器上瞧一眼,便知道这件铁器淬火淬的怎么样怎么样,能够有多大的几率会坏掉或者不会坏掉,对于不合格的也是要从先淬火,越是这样不用式水的铁匠,成功的几率比不试水的几率要大,正所谓 “艺高人胆大”。对于淬火也分为两种,一种叫做蜻蜓点水,就是将做好烧红的铁器放入水中先是放入大部分骤然降温马上取出,然后按照所加的钢的长短,刃口的长短厚薄在水面一点一点的直到完全冷却关键点是在点水上。这就需要铁匠师傅的经验,全凭眼力和经验。另一种叫老牛滚水,也同样是将做好烧红的铁器放入水中先是放入大部分骤然降温,之后就要全部没入水里,就像是一头下河的老水牛一样。等到降温后才拿出水面,关键点是在于第二次下水。不管是哪种淬火方式,其结果都是为了让铁器能够在使用的人手里顺利使用而不半途返工(有的是用了几天就坏了,有的是刚好用到趁手的时候又坏了),这不仅仅是器物靠不靠谱,花冤枉钱的问题,同时也是对铁匠手艺的考验,是一件会让使用的人产生非常不信任的心理。就容易出现二次不上门的情况。不管是哪一种淬火,在铁器上表现出来的颜色都是一样的,淬火过于硬了表现出来就是紫红紫红的,还带有一点点蓝色。如果淬火过软了,表现出来的颜色就是火红火红的,就像是生锈的样子。如果软硬适度表现出来的颜色就是普兰,蓝色当中带有黑色,俗称 “老媧毛”颜色(乌鸦羽毛的颜色),即 “火蓝”。有些时候,如果某人说某人东西好或者人好,在民间也有“夸起老媧毛嘞”的说法。一是说明了某人确实不得了或东西真的不错,同时也有疑问你这个东西有那么好吗?二是根本就是在抬高自己或这件(些)东西的质量。总之多数情况属于褒义词。有时也有褒词贬用的情况。

做铸铁的铁匠在民间也叫铧匠,铧匠所用的铁是生铁(含碳量高即铸铁)或锰铁,与熟铁相比,更容易融化成铁水,也同样需要一些工具,具体有风箱、二锤、铁水瓢(坩埚)、铁铲、夹钳(镊子)、火钳、刷子、一堆以前铸造时用过的炉灰,还要搭建一个棚子用来挡住铸造时用的炉子。其主要产品是做铁锅和铧口铁,不管是铸铁锅还是铧口都需要用范(俗称模子、也叫模具),在铸造之前首先是做范,先是选取黏性较强的泥土与切成节(二厘米左右长)的稻谷草或头发或者猪鬃混和,先将黄泥锤细后加入切好的稻谷草或头发或者猪鬃(加入稻谷草或头发的目的是起到拉伸的作用,增加范的强度,防止范开裂),混和均匀后再加水继续搅拌软糯后做成需要的模型,待自然风干之后备用,木炭则需要硬度较强的木材(如家青杠、水青杠、九百斧、岩哨子等)烧制而成的木炭,硬木烧的木炭硬度大,火力较强,容易将生铁烧化,将烧化的铁水倒入困好的模具中冷却即可将范打开,从范中取出铁锅或铧口铁,然后,插入旁边事先准备好的灰堆中,俗称煨砂。此时如果有四眼人(身怀六甲的孕妇、月事未净的女性)在现场(有夫妻档、有兄弟档、也有师徒、叔侄党的不一而足)的,需要回避,否则插入灰堆中的铧口铁或者铁锅就会炸裂,据传这是四眼人惊扰了神坛,或者说是祖师爷生气了。此时铁匠就要带上香和纸钱到神坛跟前去许愿焚化,否则一天也甭想铸造出一个铧口铁或者一口锅。
 
 
注:传说李老君是铁匠的祖师爷,二月十五是其诞辰日。十四日这天,铁匠各家都为老君暖寿吃面;十五日带家中男子至老君堂祝寿,隆重举办仪式。还有一种说法,说铁匠与道士是师兄弟,铁匠是师兄,道士是师弟,所以,道士化缘到铁匠铺,要主动向师兄问好,铁匠予以热情接待。道士若不守此规,铁匠则罚道士跪于炉前认错;若道士不认错,铁匠可以用钳子、铁铲打道士,甚至将火炉翻过来套在道士头上,俗叫“戴纱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