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的“打铁匠”

 渔樵文斋 2021-04-08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人民公社时期,那时大队的社员们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在田间手拿锄、镰、镢,在沟、渠手握铁锨、洋镐等同呼吸共命运,战天斗地,大干快上的干劲十足。而社员们使用的这些铁家什,给走村串乡的打铁匠们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大显身手的机遇。

邢家村的邢天增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经多识广打铁手艺是远近闻名的,他渗的刀刃,锋利,不卷口,打的农具,既省力,又下地,只要你说出要打什么样的生产、生活用具,没有他打不出来的,这在当地堪称是“一绝”。他除了定期到集市上打铁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走村串乡去打铁,每到一个村庄,往往是他的小推车在村头或街里路旁的老槐树下刚一停下,立刻就会有人围拢过来,帮着找砖、提水,和泥,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把一切准备就绪。村里的男女老幼就把家中日常损坏的锨、镢、二齿等各种用具拎过来,让他给修补。有的铁家什坏得实在不能用了,就干脆让他把它们回炉重新打造成新的。

那时,当地的铁匠铺很少,在鲁北一带走乡串村的铁匠,大都是从章丘过来的,他们是由一个家庭中的兄弟爷们组成,一般是三个人,也有俩人的。一个主锤,一个副锤和一个帮手。帮手负责烧火、打杂,有时也兼做副锤。他们的主要工具有小锤、大锤,一个大铁砧子,放在一个大约有1米高三个腿的木墩上,一个木风箱和一个用泥自造的炭炉子,一只水桶和一个脸盆,里面都盛着大半水,这是准备淬火用的,一把厚厚的大切刀固定在一条长凳上,几把长钳和一块大磨石。

年龄大的是掌钳师傅,也是主锤,他会修理、打造各种铁制农具。一个是副锤,专抡大锤的男青壮年,由于长年累月地抡大铁锤,膀阔腰圆,劲头十足。由于他们长年在外打铁被火烤的原故,他们脸上个个黑里透红,浑身油黑发亮。那时,铁匠一到村中,活儿就成堆,他们就马上将铁砧放稳,把各种打铁家什摆放到地上,风箱一吹,生起炭火,便开始忙碌起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掌钳师傅用铁钳将在炭火中已被烧得红里透白的铁家什猛地一下拉出来,往大铁砧上一放,立时,围观看热闹的人们便向后退出几米远,防止火星溅到衣服和身上。只见掌钳师傅握住小铁锤敲击滋滋冒起火星的铁家什;副锤顺手拿起大锤,朝师傅小锤指点的地方砸下,随着铁锤叮当叮当的敲击,火星向四周飞溅。周围的社员们都远远地观看着,而铁匠们任凭火星溅到身上,却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着所打铁件。

匠人们只在下身腰间围着一块被火星烧得密麻麻的帆布,上身完全是裸露的,抡铁锤的双臂上黑红坚硬的肌肉在欢快地跳动,掌钳的铁匠用小铁锤点击,抡大锤的铁匠锤击猛打,叮当叮当,回荡在街头巷尾。打好的锄镰镢锨等有刃的铁器,如果那件刀刃不齐,师傅就要用切刀把它切齐,然后再烧烧打出刃来,再上炉淬火。据介绍,打铁最讲究的是淬火,掐好时间和火候才不影响铁器的硬度。这时候就要再把刀放到炉火里烧红,然后拿出来趁热浸入凉水中,使其急速冷却,听周围的老人讲,这就叫淬火,为的是增加铁的硬度。不需要切的铁器打好后直接淬火就行了。如果是菜刀、锄、镰等有刃的东西,还要在磨石上将刀刃磨几下。

随着掌钳师傅将铁砧上的红铁板不时翻动,当红彤彤的铁器被敲打得发暗了,掌钳的师傅把它一下放进铁桶水中淬火,滋啦啦一股热气升腾。就这样来回烧打,大伙要修补、渗刃的锨、镢、锄、镐、镰等铁家伙就又变的又快又好用了,然后把修好的农具往傍边一边。那时,渗一张锨也就三毛两毛,打一件物件最多也就块儿八毛的钱。记得在我童年时候的一个夏天,在玩伴新文家墙南的那棵大臭椿树下,来了个打铁的,娘从里间屋粮食翁边的墙旮旯里拿出一块厚铁板,给了我5毛钱叫我去打菜刀。我挤进去就说:俺娘让我来打菜刀,说着就把铁和那5毛钱一块递给了那个老铁匠。这时,就听到有人说:这是半截汽车弹簧板,是块好钢啊!铁匠看了看就把它放到了炭炉里,烧了打,打了烧几个来回,一把钢菜刀就打成了,淬好火后,又把按刀把那头的四楞形的长细铁,插到了炭火里,他从地上的木柜子里拿出几个早已准备好的木圆把,瞧了瞧把其中的一个放在地上,随后他迅速用铁钳将在炭火中已被烧得红里透白的刀猛地一下拉出,把烧得红红的四楞形的长细铁刀柄对准竖在地上的木把,滋滋冒起了白烟,不一会儿功夫就把木把穿透了,接着他把刀柄放到身边的水桶里浸泡了一下,一把锋利无比的钢刀就完成了。围观的大人们都说好刀、好刀,我也美滋滋的拿着刀回了家,这把菜刀一用就是30多年。后来听说给我打刀的那个铁匠是从章丘来的,是爷仨,那个浑身油黑发亮抡大锤的是铁匠的儿子,穿红花褂子拉风箱的女孩是他闺女。由于他们长年累月地走乡串村,老主顾们来拿打好的东西时,见师傅忙,便把钱自己往盛钱的木匣里放,取了家什就走,因为他们早已熟悉了价钱,铁匠头也不抬,只是随口答应一声,钱的多少,绝不会有差错的。

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走乡串村的打铁匠这门手艺,也逐渐销声匿迹了。童年的记忆也慢慢变成了一种乡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