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艺”之书法

 戏剧传媒 2020-09-14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以文化的传承作为载体,即說谓“传统文化”。那么什么叫“文化”?古今中外对文化有上百种定义,还是《辞海》的解释带有权威性。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精神财富和物貭财富的综合,这就叫文化”。文化又有“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之分,通常皆以“广义文化”说事。如:服装文化、戏曲文化、武学文化等。我对文化的通俗理解为:“文明的普及和深化就叫文化”。显然,“文明”是文化最本质性的体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提出“精神文明建设”,本世纪初完整为“三大文明建设”: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这里,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文明”?其第一标志是“发明创造”;其二是精神内涵;其三是普及深化。但就“精神内涵”而论,文明就是“真、善、美”三大要素,无论精神、物质、政治皆然。“真”即真理,从哲学上讲,就是理性认识;“善”即信仰,从哲学上讲,就是悟性认识;“美”即艺术,从哲学上讲,就是感性认识。那就是说,理性、悟性、感性,是人类最完整的社会认识功能。其中,感性认识的“美”,就是艺术。

今天的课题是:漫谈“三大国艺”,即国宝书法、国粹京剧、国术武术。这是中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艺术”(具有代表性)。通常讲:“艺为美的使者,美为艺的灵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给“艺术”一个定义,就是“形象思维的审美情趣,就叫艺术。”艺术有三大类别:分语言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从宏观讲,“三大国艺”题目很大,但要“化繁为简”、“纲举目张”、“三率切入”,既便于理解,又能逐步深入。此讲以三大“文化体系”着眼:即书法文化、戏剧文化、武术文化。

国宝书法

提到书法,大家皆知。就是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艺术。中国的汉字是别于世界任何国家的文字。世界其他各国,都以音韵符号拼读词组而成,如英语的a、b、c、d,世界很多国家使用英语,英联邦国家更用英语。因为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故使用英语作国语。日语有55个假名,品读组词。而其假名借用“汉字”草书符号的偏旁部首,书写时就写汉字,读音时则读假名。如此而已。

1、中国文字的起源。早在约八千年前,原始氏族部落以结绳记事,燧人氏发明火,伏羲氏发明包厨,定姓名,始婚嫁,人类由只知其母的母系制,而进入父系制社会。先人们在渔猎、农耕时代,感悟自然和自身生理,从象形、甲骨、金文、竹简初创文字,到改革为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逐步完善文字表达,形成了中华特有的文字语言体系。通俗说法即汉字书写的“真、草、隶、篆、行”。发明文字就为记事、记载、语言、交流的。传说伏羲时代,任用仓颉造字,实际上最早发明文字的鼻祖是伏羲。比如“伏羲八卦”的八个阴阳组合的“卦符”,中加一竖就是八个文字(王、求、米、半等)。更多的是先人们“领略自然”、“道法自然”,而以象形、假借、谐音、转注等创造文字,如日、月、水、火等是象形;“寒”为形意;“龙”则为象形、谐音而成,“隆!隆!隆!”是雷电交加,声如磨滚,故此字读音就叫“龙”。还如皇帝一言定字,武则天建周,独创其名“日月空”,此字念“照”,只有她的名讳使用。“千古一帝”秦始皇创造“鱼虫篆”寿字,流传至今。总之,文字的创造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历史的汉字,承载着汉字的历史。每一个汉字都有一段说不完的故事。

2、中国文字定名“汉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就命宰相李斯统一文字(包括度量衡)。就是改革和统一“楚、齐、燕、韩、赵、魏”六国的文字。那时基本是“象形篆书”,笔画多而杂,书写麻烦。李斯发现一个管监狱的小隶,发明了一种书写符号简而易写,就采用了小隶的创造,定名叫“隶书”。大秦短命十六年,引发“楚汉相争”,刘邦胜而立西汉,进一步改革文字,完成了“篆隶改革”。现今,《封龙山汉碑》多为“隶书”。那是公元后初年,王莽篡权夺位,汉光武帝刘秀藏匿在封龙山一代,后在高邑登基称东汉,封龙山也就成为历史文化名山。从碑刻看,基本形成了“汉隶”大局。只因大汉“文景之治”至汉武帝的辉煌,统一的中华民族有了另一个名字,叫“汉人”,文字也就叫“汉字”了。

3、书写汉字的艺术化。三国后魏立,出现正楷,也叫“魏楷”,多以刻碑流传,就叫“魏碑”。特点是“外方内圆”,晚清张裕钊承继发展,刻有《南宫碑》,今也叫“魏碑南宫体”,流传甚广。三国时,浙江上虞出现《曹娥谜碑》,吸引曹操御驾观碑。只因好友蔡邕留碑“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字谜,被杨修抢先猜出。曹操认输说:“杨修高我三十里”啊!到东晋就出了“书圣”王羲之。其《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自小顽劣,却钟情书法艺术,父亲就请两个女老师,就是蔡文姬和卫夫人,这叫“以柔克刚”。王羲之的故事很多:“屏雀中选”、“坦腹东床”、“目的”、“戒珠寺”等,发人深省。南北朝时,梁武帝崇敬王羲之,潜心收集王羲之一千个零散字,命臣下周兴賜“集字成文”,要文能成诵,合工调韵律,于是就有《千字文》创作流传。当今红学家周汝昌称之为《千古奇文千字文》。中国“蒙学教育”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就生发于“汉字”神奇的艺术启发。后辈书家如智永、米芾、赵孟頫等的《千字文》,世代流传。可以这样说,“书法艺术”的形成,基本上根植于大汉盛世。

4、楷书法度和“唐宋八大书家”。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期,应该是唐、宋、元,产生了影响后世的“八大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其重要标志是都有《字帖》世代流传,被后人引为“楷模”。中国传统书法源远流长,星光灿烂。学习书法的走向,必须是继承传统。还是范曾先生讲得好:“一要敬畏,二要继承,三要清爽。”这“唐宋八大书家”的精神和业绩,将是学习不尽的宝贵财富。

一是颜真卿的《祭侄郎文》,被成为“天下第二行书”。此事发生在获鹿土门关。那是颜真卿兄长颜杲卿之子颜季明,遭安史之乱杀害,颜真卿怒而为书。此真迹存台湾博物院。现鹿泉正筹建“祭侄郎”景区。(解说“鹿泉”、“获鹿”县名故事)

颜真卿《祭侄稿

二是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三绝书法”:即唐太宗李世民颁旨,名相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此故事发生在陕西醴泉《九成宫》。李世民的陵墓醴泉昭陵,魏征陪葬昭陵。李世民赞颂魏征的《三镜说》,对后世官吏影响很大,原文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行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殁,朕失一镜也。”后世也称魏征为“千秋金鉴”。现魏征故里晋州建“河北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基地”。

欧阳询书法《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三是黄庭坚书写魏征《砥柱铭》。那是述说大唐初定,魏征瞻仰洛陕砥柱峰“大禹庙”,赋诗一首叫《砥柱铭》,诗意高估,诗情感人。感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黄庭坚的序跋和书法艺术。特别是楷书中见“关键笔”,此为黄庭坚之创造。其书体长枪大戟,气势豪放。此为“三杰对话,共骧忠义”。黄庭坚对黄族后人黄琦的“铁戟磨沙”影响极大。据说近年《砥柱铭》拍卖竟出价四亿七千万元,真是天价啊!


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局部)

5、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中国书法报》发起全国投票民主评选。他们是: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沈尹默、沙孟海、毛泽东、谢无量、于右任、齐白石、李叔同。其中毛泽东以较高票当选,此为“伟人书法”与“书法伟人”合为一体。书界推崇毛泽东书艺,称之为“当今书法艺术之顶峰”,引领了“中国一代书风”等,这些都不为过。现今各地“毛体书法研究会”相继成立,都以临写、模拟,到领略毛泽东的胸怀气质,而形成自我风格。这和对待传统书法的继承发展同为一理。中国的草书能张扬书家个性,古来三大草书大家:张芝、张旭、怀素和尚。草书必以“草书符号”说事,根由是王羲之的《草法至宝》,多为“急就章”而创设。怀素草书更为后代尊崇,毛泽东的草书就来源于怀素,但为书法的“人民性”,他以“大草取势”,多为“行草为之”,那是让老百姓也能看懂。

6、如何学习书法?一是“清能早达”,学理进入。欧阳中石先生说:“循法易入,方可登堂入室。”那就是临帖学法。二是书法者,三法也:书法(字体间架结构);墨法(用墨的浓淡飞白);章法(篇章布局用印章)。三是欣赏鉴定书法“三气”:金石气、书卷气、书匠气(此气缺乏艺术气息)。有人讲,书法艺术的真谛是“象意”二字。“象”源于象形文字,就是落笔象什么,看什么就是什么,耐人寻味。“意”就是意蕴,或者叫“韵律”。最高境界应该是挥笔自如、潇洒意趣、抒发情怀。

审视当今书法大家之我见:启功之“简洁劲力”;舒同之“连绵浑厚”;刘炳森之“圆润秀丽”;欧阳中石之“生命动态”;黄琦之“铁戟磨沙”等等。书法个性是书法家的灵魂,而书家的综合文化素养为重要前提,但传统书法却是书艺根本所在。我曾对当今书家分为三派:即“帖学派”、“书学派”、“现代派”(各种探索都归于‘现代派’)。我也曾对今之书法艺术欣赏悟有三感:动势感、中和感、张力感。对待隶书,我是研究规律进入的,即“六大规律”:一为扁隶;二为横平竖直;三为关键笔“蚕头燕尾”;四为结体中的“揖让插空”;五为同向多笔画间距相等;六为隶书之大忌“燕尾双飞”。

7、学书感悟。佛家把觉悟人生和成就人生,都看作“三个阶段”: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实事求是,直观切入);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透过现象,直捣实质);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破红尘,淡然乐观)。清代词话家王国维特用词句讲清,成功人士的“三大境界”:古之成大学问者,必经三大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就是“登高期盼、刻苦求索、已然成功”。据此,学书法也有“三个阶段”:一是临帖中和(静心临摹);二是力求险绝(张扬个性);三是复归中和(认知真谛)。这“三个阶段”,正是你成功的“三大境界”。不妨你回顾书法大家的墨宝,其书韵都为“中和”。

书法艺术承载着《国学》精粹。厅堂楼院挂一幅书美作品,马上显示出文化追求和层次。主要表现在书写内容和艺术水平上。她能题点人生,陶冶性情。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书写最多的是“惠风和畅”。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为书家所钟情喜爱。还如“上善若水”、“举善盈乐”、“德劭谦和”等。更有篇章文字,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博爱天下的胸怀跃然纸上。毛泽东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伟人的气度和胸襟提神给力。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既有教益,又有审美,还有社会认识和娱乐功能,何不乐而为之?

2012年11月25日于《封龙书斋》





作者 路继舜:1945年生于河北鹿泉。197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任石家庄地区文化局长、石家庄地、市文联主席、石家庄社科联主席。现任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委员,市委专家团副理事长;河北省作协、书协、剧协会员;燕赵十老书画社副社长。

2004年,路继舜被中国作协《文艺报》授予中国百名之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06年他被《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授予“中华爱国十大文化领袖人才”荣誉称号。出版的书籍有:《名家楹联趣闻》《奚啸伯》《家藏故事》《封龙文概》《观三成趣》《继舜隶书千字文》,与人合著的《中华道德歌》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电视连续剧《武神赵子龙》《歌者九零后》顾问,央视中华母亲春晚河北赛区总顾问。其隶书作品《毛泽东七律·长征》获全国书法银奖;敬挽邓小平楹联隶书作品被《中国书法家选集》收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