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小生命来到我们的身体里面的时候,我们是多么欣喜,恨不得全世界最美好的东西都给孩子。我们也相信这是个美好的开始,只要我们能够教育得好,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那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呢?教育又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古人认为,生命不仅仅开始于第一声啼哭。虽然说,胎儿在母体内还在发育还在生长,但从入胎那一刻起,其实已经是一个生命了。 所以,我们会有“虚岁”一说,像老外都是生出来以后才开始记年龄,但在我们中国,只要怀孕,就开始给孩子年龄计数了。其实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生命起始点计数应该从胚胎开始,教育如果有起跑线,就应该是在胎教上。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是他们熏习的种子。 作为父母,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长相端庄。那什么是健康呢?健康其实就是保有中正平和之气。聪明呢?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故有“耳聪目明”一说,聪明,其实也涉及人体的肝肾的功能,也是肝肾之气的一种表达;长相,则更和气有关,为什么有些人年龄虽然越来越老,但我们能感受到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有气质,容貌也越来越优雅?“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也是在表达一种精神能量对形体的影响。 所以,无论是外貌还是智慧,我们所需要守护的都是那一股清纯平和之气。在《黄帝内经·灵枢》里有这样一句话:“粗守形,上守神。”我们想让孩子有一个优雅的形体、聪慧的头脑,就要从气来入手,因为气可以影响形,而气又受到神的驾御,正所谓神御气,气调形。如果我们能够从“气”的层面去思维,就能深刻地理解到,为什么宁静即为养胎。因为胎儿最初的先天之气,阴阳之精刚刚成为一气的时候,它是精纯到极点,没有一丝的杂气,非常的稚嫩,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经不起大风大浪。尤其是前三个月,形象始化,未有定仪,需要我们小心地去呵护。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安定自己的心神。 “安闲宁静即是胎教。盖气血调和则胎安,气逆则胎病,脑怒则气否塞,肝气冲逆则呕吐衄血……欲生好子者,必先养其气。气得其养,则子性情和顺有孝友之心,无乖戾之习。” ——《竹林女科证治》 “受孕分房宜静养,谨戒食味使脾安,调其喜怒防惊恐,慎厥起居避风寒。” ——《妇科心法要诀》 古人非常注重母亲内在精神修养对胎儿的作用,也就是说准妈妈如果一直保持平静、恬愉的心情,宝宝出生后就会有良好的性格。 有句话说得很好:“父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好情绪,其实是一家最好的风水。”妊娠是女性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随着各个时期身体的变化,情绪也容易产生一些波动。但是我们要记住,在这个关键期,任何太过的情绪波动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胎儿各个系统和器官尚未分化和形成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安定自己的心神。 曾经看到重庆医学院对儿童多动症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儿童在胚胎期,母亲都曾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黄帝内经》里也提到:“帝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黄帝问有的小孩子生出来以后,有癫狂、癫痫类的病,为什么?岐伯就说道:“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意思是,这个是在娘胎里得的病,因为妈妈在怀孕的时候被惊吓过,气上而不能下,就让这个孩子最后发成癫痫。 “若怀子受惊,则子多胎惊。怀子抱郁,则子多结核、流注。怀子恐惧,则子多癫痫。怀子常起贪妄之念,则子多贪吝。怀子常挟愤怒之心,则子多暴野狼。怀子常造绮语诡行,则子多诈伪。非但怀子之后,常宜检束身心,而经净交感慎勿恣肆,以遗胎息之患。” ——《济生集》 最近我也接触了一些脑瘫的孩子,他们的妈妈孕期都有过大的情绪波动或者惊吓,所以有时候我就说,准妈妈们如果在生育之前就知道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怀孕之后该做什么样的孕妈妈,该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就会避免很多很多的人间悲剧。 所以,我们在怀胎的时候一定不要接触一些让我们感到恐惧的信息,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在所有的不良情绪当中,惊吓和恐惧对胎儿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惊伤心,恐伤肾,宝宝出生以后发生抽搐的概率非常大。 明代万全在《妇人秘科》中也提到: “受胎之后,喜怒哀乐莫敢不慎。过喜则伤心而气散,怒则伤肝而气上,思则伤脾而气郁,忧则伤肺而气结,恐则伤肾而气下,母气既伤,子气应之,未有不伤者也。” 可见除了避免惊恐以外,其他的情绪也不要过激。怀孕期间不要生气,因为怒会伤肝,一旦肝失疏泄,肝气瘀积容易导致肝阳上亢,出现胸肋胀痛、烦躁不安、头昏目眩、面红目赤、血压上升等症状,甚至还可患上妊娠高血压,严重时甚至导致流产。 有人说怀孕的时候就让她大喜吧。让她乐、让她笑,让准妈妈多看一些大乐的影片。其实喜太过的话,也会伤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当中提到心藏神,正常的喜乐会使精神愉悦,心情舒畅,若狂喜急乐,就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当然也不能太忧伤,肺主忧,准妈妈如果在怀孕期间悲伤忧愁,使气阴耗散,容易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宝宝生下来后免疫力会降低,肺主皮毛,还能表现为宝宝出生以后,皮肤不润泽。 另外,怀孕的时候应尽量放松自己,不要思虑过度,过思则伤脾,伤脾会导致气血不足,出现乏力、头昏、心慌、贫血等症状,会直接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怀孕不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准爸爸也要扛起自己的责任,在生活上、心理上要关怀呵护准妈妈。一个精神愉快、修心养性的准妈妈是宝宝生命最初的精神沃土。 宁静即是养胎,这里所说的宁静,更侧重心灵的宁静。对于准妈妈来说十月怀胎是一种心性上的历炼过程,所以建议准妈妈们面对是非得失,能够从更高的格局着眼。对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尽量多一分理解、宽容和忍让。当然不是说把心事憋在心里,而是要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疏导。 本文摘自《牛妈古法育儿启蒙》第四章《养胎之道——常得清纯平和之气》,原题为《宁静即是养胎》 近期导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