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化】中国音乐修心养生系统工程蓄势待发

 惊艳国际 2020-09-14



解构音乐修心养生的传统哲学观照——

        音乐对养生具有特殊的作用。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美妙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人体,产生微妙的和谐同步共振,与此同时,音乐的频率、音量、节奏在传入听觉中枢神经后,常常与人体内生理频率和节奏产生共鸣反应,从而调节身体各方面机能,加强新陈代谢以及激发人体潜能,使身体的某些部位由静态转入动态,达到保健的效果。

        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同样对利用音乐来达到养生保健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代先贤哲人们很早就对音乐养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思想对现代的音乐养生行为仍然产生着影响。



        一、古人对音乐养生研究的概述。历代贤人达士对音乐养生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战国时代的公孙尼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解释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宋金时期著名医家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三》中指出:“好药者,与之笙笛不辍。”意思是用笙笛一类乐器给人演奏,是一种很好的药;白居易在一首《好听琴》的诗中写道:“一声来耳里,万事隔心中。清畅堪消疾,怡和好养蒙。”明示了音乐对消除疾病和锻炼修养方面的功效。道教的《太平经》在卷18至34中谈道:“以乐治身守形顺念致思却灾……故乐者,天地之善气精为之,以致神明,故静以生光明,光明所以候神也。能通神明,有以道为邻且得长生久存。”指明了道教通过音乐养生的目的。



        二、五音合五脏说。其实,古人对音乐养生的研究,其核心就是“五音合五脏说”。中医认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从脏腑学说来讲,五音合五脏,从五行学说理解,心属火、脾属土。音乐感受于心,然后根据五行生克规律,即“火能生土”,故音乐能对脾胃产生影响。其他各脏的原理也基本如此,都是通过音乐所产生的精神意识活动来使“五脏以应五音”的。由此说明了自然音乐中五音六律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一定的关系。于是在《内经·素问》中便记述了“宫、商、角、徵、羽”这五种不同的音阶,并进一步将它落实到五脏,就出现了“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肾在音为羽”。



        对“五音合五脏”的研究表明,不同的五声调式会达到不同的养生效果。如以“dou”为主音的宫调式音乐,属土主化,土性敦厚,可化生万物,脾属土,故脾具有运化水谷,吸收营养,供养全身的功能,象征着长夏。欣赏宫调式音乐,可促进全身气机的平稳,调节脾胃升降,平和气血,助人入静。以“ruai”为主音的商调式音乐,属金主收,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有肃降的功能,象征着秋季。欣赏商调式音乐,可促进全身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有聚气贮能、宁心静脑的功效。以“mi”为主音的角调式音乐,属木主生,木性喜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象征着春季。欣赏角调式音乐,可促进全身气机展放,养肝畅气,疏通经脉,提神醒脑。以“sou”为主音的徵调式音乐,属火主长,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具有温煦的功能,象征着夏季。欣赏徵调式音乐,可促进全身气机的升提,调节心脏功能,有助于气血运行。以“la”为主音的羽调式音乐,属水主藏,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有主闭藏,主水的功能,象征着冬季。欣赏羽调式音乐,可促进全身气机的下降,调节肾与膀胱的功能,有利于贮能,镇定安神。

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研究和运用中华传统的“五行理论”到实际的音乐养生行为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更是为音乐养生的科学性、实用性在传统哲学思想的海洋里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支点。



乐修心养生法抚慰我们的灵与肉——

        时下,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与职场压力的增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职场焦虑症、抑郁症、精神与心理障碍等疾病困扰着都市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专家称,音乐疗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摆脱这些心理疾病的困扰。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手段,形成于上个世纪40年代,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现在,音乐治疗法已经在很多国家盛行,医学界通过临床实验认定,音乐对放松身心、振作精神、诱导睡眠等,都很有实效。在生理上,音乐能引起呼吸、血压、心脏跳动以及血液流量的变化。有一些类型的音乐还能刺激身体释放一种内啡呔这种天然鸦片制剂,可达到松弛身心和纾缓疼痛的效果。从现代科学看,音乐具有人际和社会作用、生理和物理作用、心理和情绪作用,不同的音乐可以帮助发展听觉、视觉、运动、语言交流、社会认知,同时,音乐还会帮助学习正确地表达自我情感以及自救的能力和技巧。正藉于此,目前音乐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医生运用到了临床治疗上去,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患者走出心理疾患的困扰。



        音乐治疗是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运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手段,如听、唱、器乐演奏、音乐创作、歌词创作、即兴演奏、舞蹈、美术等各种活动来帮助达到精神健康的目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经认识到音乐与健康的关联。《礼记》记载:“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病也。”《乐记》记载:“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史记·乐书》认为音乐能“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嵇康《琴赋》也认为“可以寻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过于音声也”。



        中国医学界对音乐产生的养生疗效,已有广泛研究。根据中医的学说,中国的五音:宫、商、角、徵、羽的特性,正好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不谋而合之处。如宫音雄伟、宽宏,具“土”之特性,可入五脏中的“脾”;商音清净、肃穆,具“金”之特性,可入“肺”,使人制怒宁心;角音属“木”,舒畅平和,可入”肝”,能解除烦忧;徵音属“火”,抑扬咏跃,可入“心”,使人通调血脉;羽音属“水”,柔和透彻,可入“肾”,能启迪人的心灵。五音和五脏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概念,经由“五行”而彼此产生作用。由此,音乐心理疗法可以治疗包括由于突然生活事件引起的精神危机、长期的精神抑郁、临场紧张、婚姻危机处理以及精神减压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不限男女。



        西方人士认为,听西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效果最佳。有的专家指出,舒伯特的音乐能助失眠者入睡,巴赫的音乐可减轻消化不良,莫扎特的音乐能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感。也有的说,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起到消除疲劳、重振精神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音乐通过大脑边缘系统调节躯体运动、植物神经及大脑皮质的功能;音乐刺激还可通过网状结构提高或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协调脑干网状结构与大脑皮质各部分功能间的关系,促进身心健康。音乐作为一种声波,当其频率、节奏、强度等与人体内部的振动频率、生理节奏相一致时,便会发生同步的和谐共振,产生一种类似细胞按摩的作用,从而起到镇静、镇痛、降压等综合的医疗效果。



        而现代的音乐治疗手段,它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精神干预过程,它与一般心理治疗手段的区别在于,心理治疗使用的语言,是通过改变病人的认知,再去影响病人的理念和情绪;音乐治疗则相反,它先改变病人的情绪,再通过改变情绪去影响病人的认知和观念。音乐治疗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先与病人进行诊断性谈话,了解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病的起源;第二步,根据患者的描述,判断此患者是否适合音乐治疗;第三步,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制订出相应的音乐治疗方案;第四步,实施治疗干预方案,让患者的心灵得到抚慰。



        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催眠,再通过播放事先编排好的音乐,边听边对患者进行中性的引导,让患者在催眠状态下产生丰富的想像,回想起许多愉快的往事,并不断与医生交流自己的感想。通过这种医生跟着患者走、患者跟着音乐走的模式,患者最终达到渲泻情绪、调整状态的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音乐疗法包括不同方法和流派理论的应用,并不是像有些人误解的音乐治疗只是简单听听音乐,放松放松,而是什么样的音乐适应什么样的症状,都有严格区分的。不同的音乐疗法,适用的时间不同。如果运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主动式音乐疗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疏导,用它作一叶心灵的扁舟,让自己逍遥其中,为自己减压,享受健康、智慧、清和的人生。

让音乐抚慰我们的心灵,你和我,都可以做得到。



        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情感表达力的艺术,悦耳动听的乐曲能使人在悠扬美妙的乐曲声中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情绪,陶冶心志,并且可令人呼吸舒缓,全身肌肉松弛,紧张的大脑皮层得以放松,从而增进人体内环境稳定。因此音乐不失为调节人的心理,改善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开展音乐养生研究对于发扬祖国医学中的预防与保健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音乐家大多数社会地位不高,属于“下九流”阶层,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与帝王们相比,有天壤之别,但相反古代音乐家比帝王们的平均寿命高出11.3岁。音乐家一般说来并不像养生家、医学家那样刻意研究长寿术,而是在优美、协调的旋律中自然获得的长寿,显然,音乐具有明显的养生益寿作用。

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情感表达力的艺术,悦耳动听的乐曲能使人在悠扬美妙的乐曲声中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情绪,陶冶心志,并且可令人呼吸舒缓,全身肌肉松弛,紧张的大脑皮层得以放松,从而增进人体内环境稳定。因此音乐不失为调节人的心理,改善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开展音乐养生研究对于发扬祖国医学中的预防与保健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情感表达力的艺术,悦耳动听的乐曲能使人在悠扬美妙的乐曲声中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情绪,陶冶心志,并且可令人呼吸舒缓,全身肌肉松弛,紧张的大脑皮层得以放松,从而增进人体内环境稳定。因此音乐不失为调节人的心理,改善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开展音乐养生研究对于发扬祖国医学中的预防与保健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筑音乐修心养生系统工程让人类延年益寿——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医学教授阿特拉斯经过长期的研究后认为音乐能使人长寿。最初他发现音乐指挥家斯托拉科夫斯基活到了96岁高龄,这给他以启发,引起他探讨音乐与寿命关系的兴趣。后来他发现高寿的乐队指挥家很多,如卡拉扬活了81岁,瓦尔特活了85岁,安塞梅特活了86岁,托斯卡尼尼活到89岁。于是统计了已故的35名著名交响乐队指挥家的寿命,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比当时美国男人的平均寿命要高5岁。中国古代音乐家大多数社会地位不高,属于“下九流”阶层,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与帝王们相比,有天壤之别,但相反古代音乐家比帝王们的平均寿命高出11.3岁。音乐家一般说来并不像养生家、医学家那样刻意研究长寿术,而是在优美、协调的旋律中自然获得的长寿,显然,音乐具有明显的养生益寿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看,音乐能调和情志、畅达心绪、开发智力、协调人际关系、沟通信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情绪调理。人们的喜、怒、哀、乐等丰富情感,人们的所思所感,较之语言,更易寄于音乐。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很多,容易造成怒、惧、惊、忧等不良情绪,过激的情绪不利于人的健康,此时选择适当的音乐宣泄感情,在优美的旋律中使心理趋于平衡,使生理趋于协调,从而调整人体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某种平衡状态,自然能养生长寿。



        总而言之,音乐是大自然给人的惠赐,它给每个人带来幸福与健康。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人们都禁不住喜爱它。但是,不良声波的刺激不仅破坏正气,而且损害人的身体器官,强大的音响极易造成大脑机能的严重损伤,甚至造成头痛、昏迷。因此说,音乐才是修心养生的良善补药。



~~~~~~~~~~~~~~~~~~~~~~~~

关注中国音乐修心养生平台系统工程

陶冶人类精神文化美化人民和睦生活

~~~~~~~~~~~~~~~~~~~~~~~~


    

敬请诸位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