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古莲文化街文字介绍第二部分:状元阁

 探秘桂北 2020-09-14

第二部分:状元阁

1、赵观文

    桂林市临桂县桥头村人,唐朝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成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官至翰林院侍讲。是“桂州三才子”之一,“桂州五贤”之一。当时权奸当道,欺君罔上,奴役民众,赵观文坚持清廉官风,不与权奸为伍,三番五次拒绝他们的收买和拉拢,最后愤然辞官不做,回归故里终老一生。

2、裴说

    桂林市临桂县人,唐朝天祐三年(公元906年)裴说与弟裴谐,两人同年进士及第,兄弟同科分列状元、榜眼。裴说任补阙、礼部员外郎,裴谐官至桂岭摄令,是五代初期岭南、粤西诗坛佼佼者。裴说中状元后在京城做官不久,唐朝灭亡,他不肯屈从篡夺唐朝皇位的朱全忠,便弃官带着家小离开洛阳,向南方逃难。《全唐诗》收其诗作五十一首传世。他关心民众疾苦,赞赏为官清廉,曾写诗《送人宰邑》:“官小任还重,命官难偶然。皇恩轻一邑,赤子病三年。瘦马稀餐粟,羸童不识钱。如君清苦节,到处有人传。”

3、王世则

桂林市永福县人,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状元,曾以右正言出使交州(今越南河内),还朝后,入值史馆,后因忤怒太宗,被贬知蒙州,至道二年(公元996),为永州太守,真宗即位,官复原职。

   跛脚的王世则家里穷,乞讨进京考中状元,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残疾人状元及唯一的连科状元。王世则因公道正直,被分派到谏院。谏院执掌规谏朝政缺失。王世则在谏院期间,谏议果断,对上对下都不亢不卑,对有过错的人和事都进行了有力的规谏,在官场享有“铁面王”的声誉。王世则主持殿试时,做到公正清廉,他在自家府门前挂一根弯竹,门两旁贴上一幅对联:“公本分明,拐脚却非私念;杖从节起,直木乃用尺量。”

4、李珙

     桂林市永福县毛垌里古河乡陂角村(今永福县堡里乡甲浪屯东)人,北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成为广西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官至桂州督抚副元帅、邕州团练使。公元1126年,金兵南侵,李珙招募广西勇士3000人,孤军前往抗敌,在衡州与敌展开激战。金军围住宋军后,派人劝降,李珙怒道:“汝休得多言,珙誓不敢有负国家!”言罢,撕下一角战袍,咬破中指,疾书数行:“草间虽可活,丈夫誓不为。今为忠义死,作鬼亦杀贼!”激战中,李珙壮烈殉国。

5、陈继昌

桂林市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人,清朝嘉庆二十年(公元1820年)状元,历任按察使、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

    中国科举史上“三元及第”者只有13人,其中清朝只有2位,他便是其中一位,也是最后一位。陈继昌曾在自家祠堂中自豪地写了两幅对联:“高祖当朝一品,玄孙及第三元。”“高祖六部少一部(指陈宏谋在朝廷六个部中的五个部做了尚书),玄孙三元多一元(他在察考也得第一)”。他为政清廉,想给自己家里的旧房屋维修都因缺钱拖了一二十年,但他关心民众疾苦,在为官时经常在除夕之夜带着两个家人挑上馒头、糍粑、菜肴,给街上挨饿的百姓作年饭。

 6、龙启瑞

    桂林市临桂县人,清朝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顺天乡试同考官、广东乡试同考官、湖北学政、江西布政使等,是清代文学家、目录学家,也是广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家之一,和朱琦、王拯、彭昱尧、吕璜并称“岭西五家”,还是杉湖十子之一。咸丰皇帝得知龙启瑞之死,哀其股肱折失,三日不朝。

  道光年间,龙启瑞途经岭南之地,时逢灾荒,饿殍遍野,他急赴怀远县递交一份诉状,为民请命赈灾,又昼夜兼程赶回桂林府,亲至衙门递呈诉状,请求赈灾救民,获批准,使灾民得以救济。

7、张建勋

     桂林市临桂县人,清朝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状元,官至云南乡试主考官、云南学政、黑龙江省第一任提学使兼民政使。他在殿试中以一篇《民以食为天》的策论,一举夺魁。“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很快传遍京城大街小巷,甚至有人探问今科状元是谁时,回答的人竟说是“民以食为天”。时至今日,这句振聋发聩的话仍然广为传播。

    在云南,针对各地教材良莠不齐的状况,他主持编校了一套较为系统、规范的教材,走遍了云南三十九座府、州、六十五县。离任时,滇民赠以“大启滇文”四字题榜。黑龙江置省以前,一直为军卫之地,当地只有一所沙俄学校,但不招中国人。张建勋到达后,一边组织人员编写教材,一边建校张贴招生榜文,先后办起了各类中等学堂165处,在校学生最多时达到6900人;各类小学堂272所,在校学生最多时达9000多人。

张建勋  殿试策

应殿试举人臣张建勋,年三十三岁,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由优廪生应光绪五年本省乡试中式,由举人应光绪十五年会试中式。恭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开具于后:

曾祖其禄,仕,故;祖  ,不仕,故;父世麟,不仕,故。

臣对:臣闻食者,民之天也。而用文以经之,武以卫之,蚕织以傅之,凡以本元元、光鸿化也。故《史(记)·平准书》曰:虚仓廪而货之粟,弛田泽而同其利。桓宽《盐铁论》曰: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管子》曰:厚和构四国以顺貌德。《苟子》曰:功被天下,为万世文,礼乐以成,贵贱以分之。四者,古先哲王,咸斟酌而损益之,勤恤民隐,均节财用,无一夫之不耕、一妇之不织。修之内者,纪纲灿然;外则月  日域,靡不宾服,橐弓脱剑,阴阳以和,朴皇质而雕唐文,此其权与也。

     钦惟陛下亲裁大政,首重耕桑,众和财丰,疆圉无事,更新百度,蒸蒸向风,而渊默雷声,地张□。既执大同,调泰鸿矣。 圣怀冲挹,蕲得直言,以辅郅治;置铎悬轺,犹惧其壅进。臣等于廷策以“救荒财、柔远、课蚕”诸政,且责其毋泛毋隐。昔刘勰有言:对策者,应诏陈政也。臣虽 昧,于政术善否、民生休戚,亦未尝切究;深惟欲陈而未有路,今尚匿能不献耶?

伏读制策有曰:“洪范八政,食货为先。平世三登,丰穰偶歉。因而求振荒转漕之法。”

臣案:荒政十二,仅见大司徒一职,古无专书也。宋董 始撰《救荒活民书》,明朱熊补著;元欧阳玄《拯荒事略》,明朱 《救荒本草》,周孔教、张陛《救荒事宜》,陈龙正《救荒策会》,陈继儒《煮粥参议》,王磐《野菜谱》,鲍山《野菜博录》,皆与活民书相表里。 《书》最核,而熊失之迂;山《录》差博,而磐失之格;《事宜》则张密周疏;《策会》、《事略》,则陈严欧诞。得失虽殊,便民一也。

    当涂通漕于陈□,拓拔转般于济梁。元运主海,明运主河,二者交讥,莫衷一是。今岁或不登,非不振 也。然有司玩民瘼,又为文告所拘,辗转相□,泽不上逮,且官无宿储,仰给他州,道里既悬,不以时达。诚如周礼司会,以王命施惠,则文告不能拘矣。遗人仓人掌委积及粟入之藏以颁之,则自太仓及县都乡里所在充 ,不仰给他州矣。自元以后,海外多故,专恃海运,惧蹈元之覆辙,河运又漕渠易梗,岁岁劳费,亦非策之得也。诚于畿辅兴水利,务仓储,常有十年之蓄,不颛南漕,又何  河海二运耶?皇上轸念民艰,凡行省偏灾,皆发币截漕以振之,则民生厚矣。

制策又曰:“自昔行师端需理饷,而因求榷税置冶之法。”

  臣按:汉武事外域,故孔仅铸作器;唐德敝诸镇,故杨炎改税法。又诸出内库,归左藏,议者称之。禹贡扬、荆二州皆贡金,豫贡错,梁贡银镂,亦金属也。班《志》铁官者四十郡,迁《传》铁冶者五家,后世开采所祖也。建炎榷场,统实钞,并损下益上,权制非经制也。陈寿《三国志》有《书》无《志》,故“食货”缺如;然后汉、晋二《书》,犹存百一。夫仅言利、析秋毫,又举所得者,属小府,人言有利藏,仅导之也。炎之两税,虽非敦本抑末之道,而左藏之归,则宫中经费皆掌有司,中宫不得持其柄,犹周司会之遗也。盖内币既盈,而无法式以限之,人主之侈心必生。内盈则外虚,民气必剥,又无以为非常之备。炎之识或不及此,然过仅远矣。冶铸之利,今尤尚之,然中国际数千年开采之后,地力既竭,非荒洲远岛比。贫民采之,足以资金;官司采之,不足以偿费。况鸠无籍之民,穴绝远之地,有利则聚而为奸,无利则散以为盗,其害又胜言耶?皇上躬行节俭,利用本于正德,上下交足,初无事海山之藏也。

制策又以大一统之世,必为亿万年之图,因求防边治戎之法。

  臣按:古者守在四夷,不勤远略。自汉张骞通葱岭以西,西北诸边遂常为中国蠹。唐长安二年,于西突厥置北庭都护府,永徽三年于处月诸月诸部置金满州,汉轮台地也。苏定方讨沙钵罗,至唐高宗时。速不台穷默尔奇,在元太祖时。吐蕃碑,开元中李宗刻;《筹海图编》,嘉靖中胡宗宪著;宋赵汝适《诸蕃志》,元刘郁《西使记》,纪载翔实,并史家之支流。舟师始汉之蒙冲,楼橹朱买臣创之。而孙武《火攻篇》所云“翼轸毕箕”,则占风之验也。《武备志》、《火器图》,率迂诞不经,不当行陈。昔李太亮曰:“中国如本根,四裔如枝叶,疲中国以奉四夷,犹拔本以益枝叶也。”范祖禹曰:“得之既以为功,失之必以为耻。故有征戍之劳,愧饷之烦,民不堪命。”综范,李之论,后之虚内事外,其□巳矣。兵械利钝,胜负所关,故晁错以器械不利为将不省兵之祸。今亦尚制器矣。然工作之良窳,藏之周疏,将不习也。制造多则朽坏易,朽坏易则改制烦,掷无艺之费,餍非族之欲,耗己以资敌,是自敝也。皇上义征不 ,远无弗宾,其于除戎器械不虞,诚得之矣。

制策又以古体先蚕是享,献茧登功,而因求树桑养蚕之法。

臣按:《尔雅》蚕属: 雠由 ,其食有樗棘、栾萧、不独桑也。《御览》引《永嘉郡记》,有八辈蚕,则以出之,先后名之。又引《吴录》称南阳郡一岁蚕八绩。《隋书》称:江淮之南,一岁蚕四五熟。与《记》并同。然《淮南子》云:王法禁原蚕,以其残桑。再登且不可,况四五熟,辈耶?不知蚕桑并喜温,而永嘉、南阳及江淮南,皆南维地,无嫌于一岁数登。故《吴都赋》亦云“乡贡八蚕之县”,安殆其常耳。谢承书、范充为桂阳太守,教民植桑养蚕。宋张泳令崇阳,亦拔茶植桑。此俗吏所能为耶?宋秦湛《蚕书》附陈 《农书》后,互相补苴。元初《农书辑要》及鲁明《农桑衣食摄要》,一辨物产,一时时令也。夫“嫔妇化治丝、 ,”为太宰九职之一。而张 曰:“诵服之无 之章,知周所以兴;诵休其蚕丝之章,知周所以衰。”盖蚕桑亦国本也。今饰绣纂组,为害女红,从事蚕织者鲜,安得闾师任女事赞长稽女功、使之社面赋事, 而献功,以补农之不足耶?皇上大昕之朝,卜三宫而使之,蚕政既兴,孰不率而展功绪欤!若此者,敦本善俗,兴事劝功,权三千年之通以制用,绥数万里之遐以权威。则古昔,斟时宜,琼手莫尚巳。

臣尤忧皇上几余典学,本经术为治术,准之《礼》以剂丰荒之年,参之《易》以明制度之节,体之《记》以章怀柔之效,稽之《国语》以宗劳速之原,而又无荒无怠,终始惟谨,以三代为必可复而不屑为末世苟且权宜之策,将以方轩迈 ,比舜陵妫。则我国家亿万年有道之长基此矣。

  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于冒昧宸严,不胜战 陨越之至!臣谨对。

8、刘福姚

  桂林市临桂县人,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状元,是广西科举史上13位文状元中的最后一位,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秘书郎,兼学部图书局总务总校。

与郑文焯、朱孝臧、况周颐并称“晚清四大家”,并被尊为“四大家”之首。刘福姚与张建勋等人,传出了“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千古佳话,一时震惊朝野,全国震动,以至当时全中国、甚至海外广西会馆的大门两边都贴上了这样一幅醒目的对联:“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他以写反侵略诗词而闻名,在八国联军侵陷北京时,满朝权贵纷纷逃离北京,刘福姚宁死不离京城,而是留在这里安抚民众,宣传爱国民族精神,其间创作了大量带有伸张民族正义、反抗侵略的词作,集成一部《庚子秋词》,这些词作,被后人誉为“反侵略文学”。他常对同僚和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为官可以无禄,不可无骨!”

宾泽文    蒋廷松

桂林古莲文化街文字介绍1:总述与爱莲文化村

太平军大战清军的蓑衣渡古战场,虽然荒废,却依旧美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