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进入家庭教育重大意义

 继贤阁书画社 2020-09-14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公立教育体系存在的严重缺陷的当下,家庭教育的地位更加凸显。众所周知,很久以来公立教育体系一直是应试教育,考试成绩、升学率是这个系统的唯一目标,而孩子的人格成长几乎被全面忽视。比如,逻辑推理、情感心理、组织策划、美育欣赏、社会伦理等等要么完全没有,要么根本不重视,而这些对人格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人格成长,是指人内在的涵养、修为、格局的不断提升,就是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最终成为国家栋梁。而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当然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此时身体正处于上升发育期,精力旺盛、记忆力最佳,这个时期若能打好基础,孩子及早的进入自我成长的良性轨道,未来修悟通达大智慧,工作生活应对自如,幸福人生可期。

可惜,由于很多家庭对此认识严重不足,以为孩子只要按部就班的上完学,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对孩子的修为素养、情感心理、思想发展变化等内在因素关注不足,只在意学生的成绩好坏、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安全等外在表现,错失了最佳时期后,再想促使孩子走上正轨则难上加难,以至于造成终身的遗憾。大家应该非常明确并清醒的认识到,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孩子的内在成长才是真正的关键,这是为人父母的头等大事,学校、教育体系根本不可能关注到,为人父母必须在这个关键之处坚决的负起责任。

也许有人说,人生是一个开放的全程游戏,人生很长且各有不同的成长周期,即便青少年时期没有打好基础,走上社会还依然有很多机会,大器晚成的案例不是也很多吗?我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辞,人性本身弱点非常之多,一旦走上社会绝大多数随波逐流而已,能二次觉醒并终成大器者一定是极少数案例,拿大器晚成的案例说事不过是想激励一下中老年朋友罢了。

国学经典对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国学主要指儒家和道家思想,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道德经、庄子是道家经典,这是国学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儒家和道家其终极诉求是人类幸福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理念是公道仁和,其核心路径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养性。

传统国学虽然体系庞大,但根本着眼点就在于人的内在人格养成。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每个人都带着上天赋予的特质,顺着天性成长就是道,即最合理。修道,就是发现人或者事物的发展偏离正道时予以及时修正。

能修道的是什么人呢?是老师,他能修道则必然先要悟道,然后才可以教导,所以古代老师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他能够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和思路,引导孩子步入自发成长的正轨。现在的老师,绝大多数根本不够格。

人格养成,达到自发成长的一个关键,就是在孩子成长初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年深月久后就能表现为我们常说的性格,而性格对人生关节点处的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命运就此改变。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说,人最初本性良善,性情也很接近,是后来的各种风俗习惯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距。

乐观积极向上,孝亲平和担当,是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也是社会对人才的期许,但是没有合理的教育体系进行引导,只怕是终成幻想。

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本身就是社会伦理、哲学思想、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等集大成的体系,历经三千多年历代圣贤的前赴后继终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钱穆、鲁迅、蔡元培、胡适、陈寅恪等文化大师们也都是因为人生早期的国学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终成国家栋梁。这些不容置疑的事实,反复证明了国学传统才最符合中国社会伦理道德,最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成长。我们现在很多人抱怨说没有大师,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学教育的缺失。

结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国学传统才是适合中国人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成为人格成长关键的今天,把国学教育引入家庭,针对孩子的天性设计相应的课程,可以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尽快走上自发成长的正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