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性梦境喻(续二)

 太极刀 2020-09-14

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经验是,梦中的“我”与梦醒后的“我”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梦中的“我”与做梦的“我”是不同的。

我们通常是站在醒后的“我”的立场来看梦中的一切,所以认为梦是虚幻不实的,回首梦中的“我”的思考、语言、行为以及所感受的一切都会觉得荒诞、可笑。

但是,当我们正在做梦的时候,梦中的“我”不也是觉得自己以及正在经验的一切是真实不虚的吗?

如果以梦境作类比,白天的“我”以及正在经验的一切会不会是一场大梦呢?只是因为没有醒来,所以不知道我们正在经验一场几十年名之为“人生”的大梦。如果白天的几十年的人生真的是一场大梦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的思想、语言、行为不也是很荒诞可笑的吗?

只是少有人去探究白天这场大梦而已,而是轻易地接受了人生真实的认定。

古今圣贤都说人生就是一场大梦。也就是说,不仅晚上梦中的“我”以及梦中经验的一切是不真实的,就是白天我们一直执着为真实的“我”以及正在经验的一切其实也是虚幻的。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什么才是真相?什么才是真我?或者说,如何才能使白天这场大梦醒来?

佛法是研究这件事情的专门学问。不过,学佛这件事,恰如古人所言:“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也”,这确实不是此处纸上谈兵可以解决的事。

不过,古人又云:“道在平常日用中。”《易经》曰:百姓日用而不知。也就是说,其实,可能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了解这件事的机缘中,只是“不知”而已。比如,白天无论我们在经验什么,心里都“知道”,仿佛有一个见证者在见证、目睹着一切。比如,我们常常感叹自己老了,这句话就反映了,我们心里有一个“觉知”在见证着自己过去的年青与现在的衰老的变化。又比如,在打坐的时候,无论心里在经验什么样的妄想,别人都不知道,但自己“知道”,这个“知道”的心是什么?从这个地方入进去,或许是个消息处。

另外,佛法中有相关的“梦幻观”的见地与修持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生大梦的真相。比如,龙钦巴尊者《三休息》中的《虚幻休息》中就有“梦幻观”的观修方法。

本来,《虚幻休息》中“梦幻观”的观修,原是行者见性后保任见地不失的一种修持。但是,它的初级部分,一般人只要有正信的佛法基础,其实也都可以练习。就像一个人要去车站接一位从未谋面的客人,他可以先熟悉此人的照片,反复熟悉后,再去对应此人真面目,则驾轻就熟。即使没有见性,练习初步的“梦幻观”,也可以为日后见性打下基础,因为,它破除执着的力用是非常强的。

所以,在此,对《虚幻休息》的初步作个介绍,因为简单、安全,所以,完全可以供有兴趣的人玩味、练习。

 

首先,可以选一处高地,比如高楼上,放松站立,无心远视,此时,目之所视之高楼、马路、树木、行人、车辆等,都视为梦境。其他四根之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味,身所触,也都视之为梦境,想像自己就处在由这五根对五境所构成的梦幻之境中,连正在想像这一切都是梦境的自己,也是梦境中一份。

其次,在生活中,无论身处何处,或正与人交谈,或正饮食中,或正做事情中,或娱乐中等,都视当下的情形如梦幻,连正在想像这一切都是梦境的自己,也是梦境中的一份。

再次,在打坐中,视一切内心的思虑、起心动念、情绪想法、境界等如梦幻,正打坐时,身体的一切觉受都如梦幻,连正在打坐的自己也是梦中身。

总之,你正在经验的一切,都视之为梦境,只有现象的显现,本质都不真实。

虽然,对于未见性的人来说,这只是一种理性的理解或想像,但确实可以把我们平时视一切为真实的执着慢慢松动与放下。如此练习一周,就会发现身心有很微妙的变化。

尤其对于很多“修行人”,可能他认为已经把世俗的东西都放下了,但对修行及其相关的事却根本不能觉察自己的执着。而这个“梦幻观”的练习却可以让他发现自己对“修行”的执着,而不至于索隐行怪,紧张兮兮,甚至妄生骄慢,至少可以免于罹患宗教综合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