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需4步,搞懂保险合同不再难!

 小勋3z4x5gfoiq 2020-09-14

提起买保险,经常听到保险营销员说,保障都是写进合同条款里的,你放心!

很多人听到这句话,也并没有很放心,因为保险合同吧,就……挺难看懂的。

保险合同搞不懂,以后理赔可能存在隐患啊……

别慌,今天咱们就撸起袖子,把保险合同给拆解明白了。(深呼吸

保险合同,总结起来就4个要素:

人、钱、时间、责任

第一个就是“人”:

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保险人:就是保险公司。

▲投保人:就是这份保险交钱的人,是保单所有者,投保人后期是可以更改的(需要被保险人同意)。

▲被保险人:保障对象,这份保险是给谁买的。

▲受益人:领取保险金的人。

受益人可以是法定,也可以是指定,还可以指定分配方式,比如是均分还是按照意愿比例分配。

比如,妈妈(投保人)给爸爸(被保险人)买了一份XX公司(保险人)的寿险产品,受益人是儿子。

第二部分,钱:

交多少钱,出险后赔多少钱?

▲保险费:投保人每次要交多少钱,可分趸交(一次性交完)和期交(分期交完)。

▲保险金额:出险后,保险公司要赔偿多少钱?

▲现金价值:就是保单所具有的价值,咱们只要记住:现金价值就是犹豫期后退保能拿到的钱

▲免赔额:就是保险公司在这个数额之下的费用不赔偿。

比如某款百万医疗险免赔额1万元,意思就是合同内约定的情况下,花费的医药费经过社保报销之后,剩余部分超过1万元的才能报销。

第三部分:时间

保险合同里必须关注的几个“期”。

▲生效日:就是哪天开始享有保障,以保险合同标明的生效日期为准。

▲保障期:就是这份保障保多久。

▲缴费周期:在“交费方式”里可见,交费年数,交费次数等。

▲犹豫期:购买保险后,一般有10或15日(自然日)的犹豫期,这段时间不想买了,要退保,可以拿回所交的保费。

▲等待期(观察期):购买健康类保险、寿险后,有30日/90日/180日(自然日)观察期。观察期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为了防止带病投保。

▲宽限期:从第二次交保费开始,有60日(自然日)天为宽限期,这期间交费不计息且仍享有保障。(针对分期支付保费的情况)如果忘了交费先别慌,只要在这60天交上,保障是不受影响的。

▲保单中止期:过了60天宽限期还没交费,则进入合同中止期。中止期间,合同将失去保障作用。

▲保单复效期:保单复效期为2年。补交保费、滞纳金及相关费用后,保单“起死回生”。如果2年之内还未补交保费、申请复效,保单就要与你说“再见”啦!

第四部分,责任

也就是这份合同保什么,不保什么,这部分是最难懂的。

▲保险类型:产品名称和保险种类。是买的寿险还是意外险,医疗险还是重疾险。

▲保险责任:就是这份保险合同保障内容,以及被保险人获得赔偿和给付金的依据和范围。比如买的重疾险,保障的就是合同约定的疾病,不是这些疾病或者状态,是不赔的。

▲责任免除:也就是除外责任,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比如出交通事故了,车损险可以赔,但是由于是酒驾,那保险公司就不会赔偿。

▲保险释义:释义是对保险合同中提到的名词进行进一步解释,又像是更详尽的“隐性责任和隐性免除责任”,尤其重疾险、意外险合同的释义,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下图就是合同“释义”部分对恶性肿瘤的进一步解释,下方“下列疾病不在保障范围内”,就是说,如果患这6种疾病将不作为重大疾病进行赔付。

话说回来,这四步可以让大家基本了解保险合同内容,但是有些条款真的是艰涩难懂。

在之前的调查采访中,不少消费者都呼吁保险公司提供的更专业的条款解读服务,毕竟看得懂才能买啊。

专业严谨与明白易懂之间有没有平衡点呢?您有哪些建议或者看懂保险合同的“小窍门”,欢迎留言区支招~



编辑✎冀晓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